(共19张PPT)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化学的研究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性质和变化、用途和制法的基础自然科学。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物质的变化:
1、粉笔折断
2、铜丝折弯变形
3、矿石粉碎
4、冰 水 水蒸气
这些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吗?
变化后都无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特征:无新物质生成
注:任何物质的三态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1、纸张燃烧
2、铁生锈
3、石头放入稀盐酸中
共同点
变化后都生成了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特征:有新物质的生成。
注:任何物质的燃烧都是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
这些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如发光、放热、变色、发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放出能量:例蜡烛燃烧将化学能转变为光能、热能
吸收能量: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木条折断、铁矿石的粉碎
铁制成铁锅、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木条燃烧、铁矿石炼成钢铁
铁生锈、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定义和特征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形状、状态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实验:蜡烛的燃烧
⑴蜡烛一般是用石蜡加入棉纱烛芯制成的。蜡烛在点燃时会出现哪些现象,发生什么变化?
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火焰轻轻摇曳,烛泪流淌。如果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以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随着光和热的释放,蜡烛渐渐被消耗。
⑵石蜡燃烧变成了什么?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还能看到什么?
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与水,在吹灭蜡烛的瞬间,还能看到有白烟生成。
1、蜡烛燃烧是什么变化?
2、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没有物理变化发生?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关系?
二者关系: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各种物质在变化中表现出各自所具有的性质
物质性质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变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溶解性等。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毒性等。
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煤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通常情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的气体。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一些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醚。当有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从硫醚的气味觉察到煤气泄漏了,以便采取措施。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小。一氧化碳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1 2 3 4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1
2
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常温下是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小
有毒
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什么区别呢?
请用物理变化、物理性质、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填空。
1、水结冰了( )
2、水易结冰( )
3、铁能生锈( )
4、铁生锈了( )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总结:
物质的变化描述的是一个过程;
而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常带有“能”“易”“会”“具有”“可以”等字眼
填空:
将A、物理性质 B、化学性质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在下列括号内。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成铜绿( ),铜绿是一种绿色粉末( ),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 );氧化铜为黑色粉末( );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不可燃( ),但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B
A
D
A
C
A
B
B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活动探究:萄葡糖、砂糖、面粉的加热。
总结:不同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成分--元素。不同的物质结构不同,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微粒构成。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小结:
化学的研究对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性质和变化、用途和制法的基础自然科学。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物质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质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变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导热性、挥发性、溶解性等。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毒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