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9-03 15:5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共4题;)
1.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变化”是物质世界的规律。那么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有着本质不同的是( )
A.?“顽石”变“钻石”,真爱永留传??????????????????????B.?“五粮”变“美酒”,香飘全世界 C.?“大米”变“米饭”,营养还有味??????????????????????D.?“大豆”变“香醋”,营养更丰富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以下教材图片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山融化 B.?用生铁炼钢 C.?海水晒盐 D.?用墨汁画画
4.古典文学是国之瑰宝,下列古诗句中哪些涉及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请填入横线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____.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________.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________
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共3题;)
5.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酚酞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⑧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
(1)物理性质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化学性质有________;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
(4)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
(5)用途有________。
6.在一些重要活动或一些商业庆典时,常悬挂一些氢气球,但有时气球破裂遇到明火时很容易发生爆炸或引起火灾,因此有人用密度稍微比氢气大的稀有气体氦气充填气球,这样既可以使气球上升,又杜绝了安全隐患.请据此简要回答: www-2-1-cnjy-com
(1)从以上事实中可以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化学性质有________.
(2)用氦气充填气球的优点是:________.
7.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 【来源:21cnj*y.co*m】
(1)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________;②熔点 ________;③密度 ________;④颜色 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2)该金属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
三、真题演练(共4题;)
8.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D.?食品包装中充氮气用于防腐【版权所有:21教育】
9.2019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木质屋顶燃烧???????????????????????B.?消防用水汽化???????????????????????C.?电线拉断???????????????????? ???D.?拱柱摔碎
10.下列常见的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面包发霉?????????????????????????? ?B.?汽油挥发?????????????????????? ??? ??C.?瓷碗破裂???????????????????????????D.?冰块融化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天然气用作燃料????????? ????D.?氧气用于气焊
答案解析部分
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1. C
解:A、燃放烟花爆竹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梨花开放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21·cn·jy·com
2. A
解:A.顽石变钻石是将顽石表面打磨,使其表面光滑,光彩夺目,为物理变化
B.五粮”变“美酒”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C.“大米”变“米饭,加热发生了化学变化
D.“大豆”变“香醋”粮食酿醋,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A 【分析】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要看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3. B
解:A、冰山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用生铁炼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符合题意;
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用墨汁画画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4.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解:蜡炬成灰指的是蜡烛的燃烧,反应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变化;铁杵磨成针只是铁杵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变化;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指的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后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变化。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5. (1)①②③④⑤ (2)⑥ (3)⑧ (4)⑨ (5)⑦
解:(1)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这些都是酒精的物理性质,故填①②③④⑤;(2)酒精易燃烧是酒精的化学性质,故填⑥;(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酒精在灯芯上边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⑧;(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酒精在灯芯上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故填⑨;(5)酒精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属于酒精的用途,故填⑦。 【分析】(1)根据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节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即物理性质分析,如色态味、密度、溶解性、硬度、挥发性等; (2)根据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即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3)(4)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即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 (5)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物质的用途。21cnjy.com
6. (1)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具有可燃性 (2)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使用安全,不会发生爆炸
解:(1)从以上事实中可以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有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有具有可燃性;(2)用氦气充填气球的优点是: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稳定。 【分析】(1)氢气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氢气球可以漂浮到空中,说明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氢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指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氢气遇明火发生爆炸,发生了化学变化,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 (2)氦气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发生爆炸,使用安全。21·世纪*教育网
7. (1)小;低;比水小;银白色 (2)能与水反应(能与水剧烈反应)
解:(1)①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说明该金属的硬度小,故填小;②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说明该金属的熔点较低,受热就能熔化为液体,故填低;③熔化成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说明该金属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填比水小;④银白色的小圆球说明该金属是一种银白色的物质,故填银白色。 (2)实验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说明该金属能与水反应,故填能与水反应(能与水剧烈反应)。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2-1-c-n-j-y
三、真题演练
8. A
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来切割玻璃,硬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 2
B、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小苏打能和盐酸反应,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把金属从金属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
D、由于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和食品反应,所以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分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21*cnjy*com
9. A
解:A、木质屋顶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
B、消防用水汽化,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电线拉断只是将其断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不符合题意
D、拱柱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
10. A
解:A、面包发霉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汽油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瓷碗破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冰块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11. A
解:A、铜用于制作导线,利用其物理性质导电性,A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利用其化学性质还原性,B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用作燃料,利用其化学性质可燃性,C不符合题意;
D、氧气用于气焊,利用其化学性质助燃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就是物理性质,据此分析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