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科学观察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科学观察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26 17:2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 1.3 科学观察
一、基础题(共7题;)
1.认识自然现象可能需要(  )
①用眼睛看 ②用脑思考 ③用仪器实验
A.?只有①????????????????????????????????B.?只有②????????????????????????????????C.?只有③????????????????????????????????D.?①②③
2.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的选择不恰当的是(  )
A.?观察蜗牛时用放大镜???????????????????????????????????????????B.?现察面包霉菌菌落时用显微镜 C.?观察月球时用天文望运镜????????????????????????????????????D.?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用显微镜
3.做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时,在蚕豆种子的子叶上滴上碘液,两组同学分别观察到“变蓝”和“不变蓝”两种不同的现象,他们纠结着该记录哪个观察结果。 你支持的做法是(  )com
A.?记录各自观察到的现象???????????????????????????????????????B.?都记录“变蓝和不变蓝” C.?根据老师说的结果记录“不变蓝”??????????????????????D.?去网上查,记录权威网站上的观点
4.不借助仪器凭眼睛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
5.观察如图所示中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哪个大?_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再动动脑想一想,你可以有几种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__。 www.21-cn-jy.com
6.光凭人的感觉器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________? 的判断,因此,要借助一些??________和工具等的帮助来进行正确判断。【出处:21教育名师】
7.鸡蛋的形状是________?,内部有一个空气囊,它在鸡蛋的_________?端;将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处于________? ;若往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慢慢________?。若将鸡蛋放在较多的食醋中观察到?________?,长时间后又会发现??________?,你认为发生的理由可能是???________?? 。
二、中档题(共6题;)
8.下列测量中属于借助仪器帮助我们作出准确判断的是(  )
A.?用手摸发烧病人的额头???????????????????????????????????????B.?用手掂球的轻重 C.?用酒精灯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D.?用手表了解时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下表中不同形状的脸部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通过细致观察,你认为空格中的脸部形态应是(  )
A.?????????????????????????????????B.?????????????????????????????????C.?????????????????????????????????D.?
10.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一定要借助于工具进行??????????????????????????????? ?B.?观察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一种重要方法 C.?观察除了用眼看,用耳听外,更需用脑想???????????D.?为了扩大观察范围,可以借助工具进行观察
11.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记录了发现潮虫的数量(如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潮虫只数
水泥路上
3
水槽边的石头上
2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7
干草地上
2
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
12.菊花一般在秋天开花。影响菊花开花的生态因素是什么?科学兴趣小组对“菊花是否开花与日照长短的关系”进行了探究。2·1·c·n·j·y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实验:取十盆大小、长势都差不多且未开花的菊花,放在其他环境条件都适宜且相同的地方,其中五盆放在日照时间短的地方,另五盆放在日照时间长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开花情况。该实验的主要变量是________;?21教育网
(3)如果他们的假设成立,观到的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________和严密的逻辑,也需要丰富的________.尝试从下列现象或证据中,通过分析和逻辑判断,做出合理的推测. 21*cnjy*com
现象或证据
推测
1969年9月坠落在澳大利亚东南部亚高逊镇的陨石,经分析发现含有多种氨基酸,其种类与含量同米勒放电实验生成的相当一致.
最近发现火星上除两极有少量的冰以外,深处还埋有水.水是一切生命形式生存的基本条件.
十七世纪中叶,英国人罗伯特.虎可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发现软木薄片是由许多小室构成的,他把这些小室叫做细胞.
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对动物和植物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拓展题(共1题;)
14.请你完成下列家庭小实验。
(1)点燃一支蜡烛,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放大镜观察家中远近不同的物体,并回答:放大镜一定是起放大效果的吗?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题
1. D
解: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思考,最后获得的科学知识
2. B
解:观察法和实验法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观察过程中常用的仪器是放大镜和显微镜,其中肉眼可见,但又看不清楚的用放大镜;肉眼不可见的用显微镜。 【分析】A、观察蜗牛时用放大镜,是正确的; B、观察面包霉菌菌落时,用放大镜,而不是显微镜,故错误; C、观察月球时用天文望运镜,是正确的; D、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用显微镜,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3. A
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淀粉遇碘液变成蓝色。淀粉有遇到碘液变成蓝色的特性,常用此来检验淀粉的存在。实验结果需要如实记录,在与理论验证,分析讨论。21·cn·jy·com
【分析】在蚕豆种子的子叶上滴上碘液,两组同学分别观察到“变蓝”和“不变蓝”两种不同的现象,需要如实的记录各自观察到的现象,与理论比较,分析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讨论和分析。
故选A
4. D
解: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21·世纪*教育网
【分析】
A、用显微镜可扩大观察范围,显微镜能让我们看到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的物体,扩大观察的范围,说法正确,A错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天文望远镜能让我们看到遥远的星体,获得准确的数据,说法正确,B错误;【版权所有:21教育】
C、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放大镜能将细小的指纹放大使观察更清晰,说法正确,C错误;
D、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仪器和工具能帮助我们对事物做出准确的判断,但仪器操作有时会有错误和不可避免的误差,仪器的精密程度也会影响观察的结果,所以以上说法是错误的,D正确。
故选D
5.一样大;说明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重合处理、使用刻度尺测量等
解: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分析】不借助于仪器进行观察,我们所看到的甲环的外圈比乙环的内圈要小,我们把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进行重合处理或用刻度尺测量等方法可以发现是一样大的。这个现象说明: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故答案为:一样大;说明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重合处理、使用刻度尺测量等
6. 准确;仪器
解:本题主要从感觉不一定准确,说明借助仪器进行测量和实验室重要性。
【分析】科学探究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而人的感觉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往往判断不准确,所以要借助一些仪器进行测量和实验来进行正确的判断
7.卵圆形;圆;下沉状态;上浮起来;鸡蛋壳表面上产生小气泡;鸡蛋上浮起来;气泡使鸡蛋体积变大等(合理即可)
解:此题通过考察鸡蛋浮沉的相关实验来了解同学们观察时的仔细与认真情况。 【分析】鸡蛋的形状是卵圆形,内部有一个空气囊,它在鸡蛋的圆端;将鸡蛋放入清水中,由于鸡蛋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鸡蛋处于下沉状态;若往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由于盐水的密度逐渐增大,鸡蛋会慢慢上浮起来。将鸡蛋放在较多的食醋中,醋酸会与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会观察到鸡蛋壳表面上产生小气泡 ;长时间后气泡会越积越多,由于气泡使鸡蛋体积变大,使得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大于鸡蛋受到的重力,鸡蛋会上浮起来。
故答案为:卵圆形;圆;下沉状态;上浮起来;鸡蛋壳表面上产生小气泡;鸡蛋上浮起来;气泡使鸡蛋体积变大等(合理即可)
二、中档题
8. D
解:用手摸发烧病人的额头、用手掂铅球的轻重都是凭感觉来作出判断,感觉是不可靠的。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液体加热不是用来对物体作出判断,是使液体的温度发生变化。
9. C
解:仔细观察图形可看出题中主要包含三种脸形是由嘴的形状决定的,寻找脸部的排列规律时可以从表格的行与列去找,也可以从对角线进行寻找。2-1-c-n-j-y
【分析】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表格中的前两列或前两行都是由三种不同脸形组成的,可推知第三列或第三行也应该包含三种不同的脸形,根据已有脸形可知,缺少C选项的脸形,所以C选项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C
10. A
解: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是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中。21*cnjy*com
【分析】观察不一定要借助于工具进行,有些可以直接观察做出判断。故A错误。
????????????? 观察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一种重要方法。故B正确。
????????????? 要用心观察,除了用眼看,用耳听外,更需用脑想。故C正确。
????????????? 有些时候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要借助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故D正确。【来源:21cnj*y.co*m】
故选A。
11. B
解:结合的潮虫只数与生长地点环境的关系分析。
【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当潮虫生活在种花的湿花盆底下时,数量是最多的,而湿花盆底下是一种阴暗潮湿的环境,故可知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 (1)菊花开花与日照长短的可能有关。 (2)日照时间长短。(或日照长短) (3)放在日照时间短的地方早开花
解:此题考查对照实验的概念。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菊花秋天开花,这种差别主要是光照不同造成的。 (2)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一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单一实验变量.因此,两个实验中,如果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则这两个实验就成为对照实验。 故本实验的变量为日照时间长短。(或日照长短)。 (3)菊花的开放与光照时间的长短有关,只有光照短到某一特定的数值时,菊花才开放。放在日照时间短的地方早开花。 故答案为:(1)菊花开花与日照长短的可能有关。(2)日照时间长短。(或日照长短)(3)放在日照时间短的地方早开花。
13. 证据;联想和想象;地球上的有机物或原始生命可能来自星际空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解:科学推测是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对事物发展趋势的科学推测和判断,通过分析和逻辑判断,从某些现象或证据中,做出合理的推测.分析解答.
【分析】解:推测时不能胡乱推测,科学的推测:①需要有确凿的证据,凭空想像是站不住脚的;②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③也需要有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分析表中的第一个证据:陨石含有多种氨基酸,火星上有水,水是一切生命形式生存的基本条件.可以推测:地球上的有机物或原始生命可能来自星际空间.
分析表中的第二个证据: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施莱登和施旺发现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可以推测: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故答案为:证据;联想和想像???
推测一:地球上的有机物或原始生命可能来自星际空间.
推测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三、拓展题
14.(1)出现黄色火焰,蜡烛量越来越少,有蜡油出现 (2)不一定,还有可能起缩小效果,或是不放大也不缩小 www-2-1-cnjy-com
解:(1)蜡烛,是一种日常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火焰的温度决定火焰的颜色,低温的时候是红外线,随着温度的上升,火焰从红色橙色(3000度)到黄色白色(4000度)到青色蓝色(5000-6000度)到紫色(7000以上)到最后看不见的紫外线(几万度),颜色会不断改变。 (2)放大镜的本质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虚像,也可以成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分析】(1)点燃一支蜡烛,会看到出现黄色火焰,蜡烛量越来越少,有蜡油出现. (2)用放大镜观察家中远近不同的物体,不一定会看到放大的物体,还有可能起缩小效果,或是不放大也不缩小的物体。 故答案为:出现黄色火焰,蜡烛量越来越少,有蜡油出现;不一定,还有可能起缩小效果,或是不放大也不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