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观察生物 达标检测 2.1--2.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观察生物 达标检测 2.1--2.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9-23 17:1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册 生物与非生物 2.1--2.3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春种一棵粟,秋收万颗籽”描述的生命现象是(  )
A.生物能由小长大? B.生物能繁殖后代?
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2.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一猪生九仔,九仔各不同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芝麻开花节节高
3.下列有关生物的特征与列举实例搭配不当的是(  )
生物的特征 生活实例
A 生活需要营养 兔吃草、猫吃老鼠
B 能进行呼吸 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C 需要排出体内废物 人体排尿
D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植物向光生长
A.A???????B.B????????C.C????????D.D
4.①飞奔的汽车 ②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③会说话的鹦鹉 ④会做家务的机器人,以上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有(  )
A.1项???????B.2项??????C.3项????????D.4项
5.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点击电脑的键盘,屏幕上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电脑能对刺激作出反应,电脑是生物。???
B.上课时,屏幕上出现一只公鸡,会走会飞还会叫,这只“鸡”是生物。
C.溶洞里的石笋能长粗长高,是生物。???????
D.不能从生长、运动、或应激性等某一个特征就确认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
6.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哪个细胞结构在起作用(  )
A.细胞质??????B.细胞膜??????C.液泡??????D.细胞壁
7.某同学为进一步放大如图所示的显微镜下叶片上表皮结构中的 A 细胞,他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移动装片???B.调节粗准焦螺旋???C.转动物镜转换器????D.调节细准焦螺旋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小明用亚甲基蓝溶液给临时装片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在①处,将装片左端略提起????????B.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④处
C.滴在①处,吸水纸放置在③处????????D.滴在①③处,将装片左右晃动
9.下图为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与图中序号相对应的结构名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叶绿体????B.②表示液泡????C.③表示细胞核????D.④表示细胞膜
10.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清晰物像,这时如果转动转换器改用高倍镜观察,下列情况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
A.视野内的细胞变少,变大???B.视野变亮??C.物像变模糊??D.物像不在视野正中央
11.在对光完成后,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
②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为止
④看到物像时,再微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12.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
①较大的光圈 ②较小的光圈 ③反光镜的平面镜 ④反光镜的凹面镜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3.某同学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在其他相关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该同学用两个不同物镜观察同一张血涂片,结果观察到乙视野比甲视野明亮。下列相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
A.若玻片往右移,甲中的物像往右移而乙中的物像往左移?????????
B.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均可观察到
C.观察到甲中的红细胞比乙中的红细胞大?????????????
D.若乙中的物像很模糊,则直接转换成甲,物像就会变清晰
14.按照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②→③→⑤
C.⑤→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⑤
15.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消化系统是由多个功能相近的器官有序排列执行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系统??????
B.消化系统中的唾液腺和肝脏都是器官
C.消化系统独立完成消化和吸收,不受任何控制??????????
D.唾液腺、胰腺、肝脏都具有分泌消化液的功能,所以它们一定都含有上皮组织
16.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或植物器官的是(  )
①一朵月季花 ②一块洋葱表皮 ③一个肾脏 ④一试管血液 ⑤一颗心脏 ⑥一块皮下脂肪
A.①②③⑤??????B.①③⑤?????C.②③⑤⑥?????D.①④⑤⑥
17.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  )
A.输导组织?????B.营养组织?????C.分生组织????D.保护组织
18.人类胚胎干细胞能形成人体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科学家描述: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与伦比。这里的“可塑性”主要是指(  )
A.细胞分裂能力???B.细胞变形能力???C.细胞生长能力????D.细胞分化能力
19.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发现:受精卵去掉细胞核后还能进行正常的分裂,但是到了原肠期(此时细胞开始分化)就停止了发育。下列关于这种现象的分析和推理,有误的是(  )
A.细胞的分裂可能不受细胞核的控制??????
B.原肠期之前胚胎发育可能受细胞质的控制
C.细胞质可能是细胞分裂与分化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对细胞发育的作用可能发生在原肠期及之后
20.关于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能够无限地生长????????????
B.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
C.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遗传物质不同??
D.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共5题;共24分)
21.《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请你说出《天净沙·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
(2)曲中的非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每空写出一种)
22.①计算机的鼠标;②水中的水母;③山上的竹笋;④山洞里的石笋;⑤飞行的蜻蜓;⑥奔跑的斑马;⑦洋娃娃。以上各项中,请你仔细认一认,其中属于生物的有________。
23.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____图,属于动物细胞的是________图,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
(4)有的植物细胞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在[________]________中含有叶绿素。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4.如果在目镜为5×、物镜为10×时,显微镜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如右图所示。那么,在物镜放大倍数不变的情况下,把目镜改为15×,视野里可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是________
25.如图是动物体内的几种组织,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各种组织的名称。
A________组织;B________组织;C________组织;D________组织。
(2)宠物狗见到自己的主人时会主动靠近,而见到生人会躲开,这时传导兴奋起主要作用的组织是图中的________;将小狗皮肤与皮肤下的骨骼、肌肉连接在一起的组织是图中的________。(横线上填字母)
(3)图中B组织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功能。
(4)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0分)
26.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后,小明对细胞膜的功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通过实验探究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探究:
实验材料:1 000毫升大烧杯、清水、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红色苋菜等。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吗?
(2)做出假设: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两个相同的大烧杯,编号为甲、乙;
②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________的清水,并把甲烧杯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乙烧杯________;
③把新鲜的红色苋菜叶片分别放入甲、乙烧杯中;
④观察并记录烧杯中的现象。
(4)实验现象:甲烧杯中的水________;乙烧杯中的水________。
(5)原因分析:甲烧杯中苋菜叶细胞的细胞膜________,乙烧杯中苋菜叶细胞的细胞膜________。
(6)实验结论:________。
27.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明明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明明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是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____;
(2)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2中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________;

(3)观察装片时,要将如图的视野甲调至视野乙,则还需调整________(填“粗准焦螺旋”或“细准焦螺旋”),从而获得清晰的物像;
(4)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28.科学家为了探究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的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4
实验Ⅱ: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等不同物种的体细胞在体外培养,结果如图所示。

实验Ⅲ: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后者分裂旺盛。
(1)每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Ⅰ: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________(选填“减弱”或“增强”);
实验Ⅱ:细胞分裂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一般来说,寿命越________的物种体细胞分裂次数越高;
实验Ⅲ:细胞结构中的________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________等。
四、解答题(共3题;共16分)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南宋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红杏出墙”现象。
(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
(2)“红杏出墙”后,可以充分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从这个意义上讲,红杏具有________的特征。
(3)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这反映了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征。
(4)“红杏出墙”后可以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从这个意义讲,红杏具有________的特征。
(5)从“红杏出墙”反映的以上各种特征来看,红杏属于__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
30.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据图回答:
(1)步骤1说明________成功.
(2)步骤4的操作是向________移动装片.
(3)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________倍.
(4)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________倍物镜.

第30题图 第31题图
31.秋天来了,到处是丰收的景象,硕果累累,同学们可知道每个果实都是来之不易的,如图是一颗番茄和组织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a过程表示________,b过程表示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变化而进行了________。
(2)细胞分裂时变化最明显的是母细胞中会出现________,最终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3)番茄酸甜可口,我们吃的果肉是________组织。
(4)整个番茄果实在植物体结构层次中属于________。
(5)图乙中属于番茄的营养器官的是________(用数字表示)。
(6)从受精卵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人体有而植物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B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 C
【解析】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选项不正确 ;
B、一猪生九仔,九仔各不同描述的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B也是错误的;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能繁殖后代,C选项正确;
D、芝麻开花节节高描述的是生物的生长现象,D错误。
3.B
【解析】A、生物需要营养,所以要吃东西;故A正确;
B、庄稼浇水、施肥是为了补充营养物质,与呼吸无关;故B错误;
C、人体排尿是排出体内废物的一种;故C正确;
D、植物向光生长,是对光照作出的反应;故D正确。
4. A
【解析】①飞奔的汽车会运动,然而会不会运动并不是生物非生物的区分标准,不属于生物
?②慢慢长大的钟乳石,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又再次转变成碳酸钙析出形成钟乳石,并不能与生物的生长相等同。钟乳石不属于生物
?③会说话的鹦鹉,能够进行生命活动,属于生物。
?④会做家务的机器人,尽管能够做家务,但是并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也不属于生物。
所以只有一项生物。
5. D
【解析】A.点击电脑的键盘,屏幕上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电脑能对刺激作出反应,电脑是生物,电脑是依靠程序,通过指令触发运行的,不是生物的刺激,A错误;
B.上课时,屏幕上出现一只公鸡,会走会飞还会叫,这只“鸡”是生物,屏幕中的会飞的鸡只是一段录制好的视频,不是真正的生物,B错误;
C.溶洞里的石笋能长粗长高,是生物,石笋的长粗长高只是一种化学沉降,与生物的生长是不同的,C错误;
D.不能从生长、运动、或应激性等某一个特征就确认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判断生物应该从多个特点综合考虑,D正确。
6. B
【解析】牡蛎体内的锌元素高于海水,而物质进出细胞主要是由细胞膜来控制的;故B符合。
7.B
【解析】A、要进一步放大图像时,应先将A细胞移到视野中央;故A错误;
B、粗准焦螺旋是大幅度升降镜筒的,在观察过程中不需要使用;故B正确;
C、要放大图像,要换高倍镜,所以需要转动物镜转换器;故C错误;
D、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时,视野会模糊,所以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故D错误。
8. C
【解析】细胞的染色时,要在一侧滴加染色剂,需要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从而给细胞染色;故C符合。
9. D
【解析】④是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故D错误.
10. B
【解析】用低倍镜观察到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清晰物像,这时如果转动转换器改用高倍镜观察时:
A、由于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故视野内的细胞变少了,变大了,A正确;
B、由低倍镜换到高倍镜,会使光线进入显微镜内较小,故视野会变暗,B错;
C、由于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物像会变得模糊,需要调节细准焦螺旋来得到清晰的物像,C正确;
D、由于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会导致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故在换高倍镜之前,应首先将要观察的物像调至视野中央,在换用高倍镜观察,D对。
11. B
【解析】在对光完成后,观察玻片标本的正确的操作步骤: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标本为止,但不要碰到载玻片,然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睁开,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12. C
【解析】视野内光线太强要调暗光线,需要选小光圈、平面镜,C正确,A、B、D均错误。
13. C
【解析】“在其他相关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该同学用两个不同物镜观察同一张血涂片,结果观察到乙视野比甲视野明亮”说明甲用的是高倍镜,乙用的是低倍镜。
A.显微镜下看到的像都是倒像,玻片往右移,物像均往左移,A说法错误,A错误;
B.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比低倍镜观察到的少,B说法错误,B错误;
C.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体积比低倍镜观察到的大,C说法正确,C正确;
D.高倍镜与低倍镜的区别没有清不清楚这一项,D说法错误,D错误。
14. B
【解析】①是上皮组织,层次为组织②是胃,属于器官层次,③是人体的消化系统,属于系统层次,④是肌肉细胞,属于细胞层次,⑤是人体,属于个体层次,人体从微观到宏观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故A、C、D错误,B正确。
15. C
【解析】A.消化系统有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功能构成,完成消化与吸收,A正确;
B.唾液腺和肝脏都属于器官这一层次,B正确;
C.消化系统是会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C错误;
D.上皮组织的功能就包含保护,分泌的功能。D错误。
16. B
【解析】①是植物的花。是植物的营养器官,②是植物的组织,是保护组织。③是动物的器官,④是动物的组织,属于结缔组织,⑤是动物的器官,⑥是动物的组织,属于上皮组织,故选B,A、C、D错误。
17. A
【解析】将带花的白玉兰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花瓣变成红色。主要是通过导管将红墨水运输到了花,所以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组织是输导组织,A选项正确。
18. D
【解析】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都是来自中胚层.但是,后来红细胞能够合成血红蛋白,而心肌细胞则能够合成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这两种细胞的稳定性变异是不可逆转的.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与伦比.这里的“可型性”是细胞的分化能力.
19. C
【解析】A、细胞核去掉后还能进行分裂,说明没有细胞核也可以进行分裂;故A正确;
B D、细胞没有细胞核能够正常分裂,但原肠期后就停止发育了,说明原肠期后的发育需要细胞核的参与,而原肠期之前的发育细胞质可以控制;故B、D正确;
C、去掉细胞核后能够分裂,但在分化的时候就停止了,说明细胞质能够控制分裂,不能控制分化;故C错误。
20. B
【解析】A.细胞不能无限制地生长,A错误;
B.分裂时,染色体先复制加倍,然后再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B正确;
C.分裂后,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C错误;
D.分化前后,细胞的结构形态发生了变化,D错误。
二、填空题
21.(1)瘦马;昏鸦
(2)小桥;流水
【解析】(1)生物的最基本特征是能够进行新陈代谢;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都可以进行新陈代谢,因此属于生物,任意选填两个即可;故答案为: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任意两个);
(2)没有生命的有: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故答案为: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任意两个)。
22. ②③⑤⑥
【解析】根据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判断,①计算机的鼠标,不需要营养,不属于生物;②水中的水母,需要营养属于生物;③山上的竹笋,能生长成竹子,能繁殖,属于生物;④山洞里的石笋,石笋的长长是一种化学沉淀,不属于生物;⑤飞行的蜻蜓,需要营养,能繁殖,属于生物;⑥奔跑的斑马,需要营养,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⑦洋娃娃,不需要营养,不会生长和繁殖,不属于生物。所以②③⑤⑥是生物。
23.(1)甲;乙;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
(2)BCD
(3)D;细胞质
(4)E;叶绿体
【解析】(1)植物细胞会有细胞壁、叶绿体等结构,且形状会比较规则;而动物细胞则没有,且形状不规则;故答案为:甲;乙;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
(2)由图可知,甲乙两图共有的结构是BCD;故答案为:BCD;
(3)细胞生命活动的场所是细胞质,即D;故答案为:D;细胞质;
(4)细胞之所以呈绿色,是因为叶绿素的存在,而叶绿素主要在E叶绿体中;故答案为:E;叶绿体。
24. 5
【解析】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把目镜改为15×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5×10)÷(5×10)═3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即横、竖各9÷3═3个,结合图中特点有一个细胞是重合的,因此一共看到了5个细胞。
25.(1)肌肉;上皮;神经;结缔
(2)C;D
(3)保护;分泌;吸收
(4)器官
【解析】(1)由图片中细胞形态可知,A是由肌细胞构成的肌肉组织;B细胞排列紧密是上皮组织;C是由神经细胞组成的神经组织;D是结缔组织。
(2)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所以起主要作用的组织是图中的C;结缔组织具有运输和支持等多种功能,将小狗皮肤与皮肤下的骨骼、肌肉连接在一起的组织是图中的结缔组织D。
(3)B组织是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的功能。
(4)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组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
三、实验探究题
26.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等量;不加热;变成红色;不变色;被破坏;完好无损;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解析】(2)假设要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作出,一般情况是将提出的问题改为陈述句,故答案为: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单一变量原则,故答案为:等量;设置对照试验,甲已经加热,乙就不用加热,故答案为:不加热;
(4)(5)甲由于加热使细胞膜被破坏,所以水变成红色,乙细胞膜完好无损,所以水不变色;
(6)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7.(1)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2)C
(3)细准焦螺旋
(4)C
【解析】(1)口腔上皮细胞原来的环境是生理盐水,如果放在蒸馏水中,细胞会吸水胀破,故原因是: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2)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会产生气泡。图1中出现了气泡所以是图2中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引起的,C选项正确。
(3)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是变清晰了没有其它变化,所以是调整了细准焦螺旋。
(4)在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视野中的像和亮度都会发生变化。像的个体变大,数量减小,视野变暗。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C选项视野中的细胞个体最大,数量最少,所以C放大倍数最大,视野是最暗的,C选项正确。
28.(1)减弱;长;细胞核
(2)生物的物种、年龄和细胞核
【解析】(1)从实验记录的现象可得到结论:实验Ⅰ:细胞分裂能力随着生物体的年龄增大而减弱;实验Ⅱ的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寿命越长的生物细胞分裂次数越多;实验Ⅲ: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细胞核融合后细胞不分裂,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细胞核融合后分裂旺盛,可知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2)从三个实验可综合得到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生物的物种、年龄和细胞核。
四、解答题
29.(1)应激性
(2)新陈代谢
(3)繁殖
(4)生长
(5)生物
【解析】(1)生物的应激性是指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红杏出墙”是受墙外阳光刺激引起的,因此红杏出墙体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的特征;
(2)利用光照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这是植物的光合作用,体现了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
(3)红杏出墙的枝条能够开花结果,指生物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新一代,这体现了生物具有能繁殖后代的特征;(4)由一棵小树长成参天大树,体现了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的特征;
(5)红杏具有生物的特征,故红杏属于生物。
30.(1)对光
(2)向右
(3)200
(4)高
【解析】(1)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①首先是对光,眼睛注视目镜内,同时转动D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的视野;步骤1说明对光成功,因视野是白亮的.(2)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细胞物像位于视野右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右方移动.步骤4的操作是向右移动装片.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所以转动转化器使物镜F对准通光孔,可以看到体积较大的细胞.该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大是A目镜5×40=200倍,故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200倍.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高倍物镜.
31.(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2)染色体复制
(3)营养
(4)器官
(5)3、4、5
(6)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系统
【解析】(1)从圆到圆,细胞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表示细胞的分裂,从圆到三角形,表示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功能发生了变化,是细胞的分化;
(2)细胞在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加倍再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3)植物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属于营养组织,
(4)果实属于器官.
(5)植物的营养器包括根、茎、叶,
(6)植物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