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3 10:0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指导方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交流、总结运用预测策略的好处,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运用预测策略。
2.能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典、基”等7个生字。
3.能结合语境读准“假、几”等多音字的读音。(重点)
4.能说出“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其他类似的成语。(重点)
5.能了解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6.朗读、背诵与团结合作有关的俗语。(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与合作有关的俗语警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阅读了几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我们知道,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顺着故事情节猜测。说一说运用预测策略有哪些好处。
预设:(1)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意思。
(2)能帮助我们读得更全面,注意更多的细节。
(3)能激起我们的读书兴趣。
(4)能帮助我们有选择地高效阅读。
2.预测时要注意什么呢?预测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哪些学习活动中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你的好方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交流。
3.请小组上台交流。
4.在学生交流到相关方法时,教师引导学生举例子来说说。
如:在图书馆找书时,你是怎么用预测的方法来选书的?
在查找资料时,面对那么多的资料,你是怎么用预测的方法来选择的?
5.小结:预测是阅读故事的一个好办法,但也可以用在其他学习活动中,关键是要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好习惯。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要认识的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读读认认,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同桌间互相认认读读,纠正读音。
4.集体检查,请学生开火车读词语。
5.打乱顺序齐读词语:字典、基础、阁楼、佳节、盲人、唐朝。
6.说说你在什么场合听到过或看到过这些词语中的哪个词。
7.出示带点的字,请学生认读:典、基、础、阁、佳、盲、唐。
8.相互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9.同桌间互相认读这些字,巩固认识。
三、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的内容,自由读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上面的拼音。
2.教师范读。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节奏。
4.齐读,读出节奏。
5.再读句子,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句话。
6.请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读懂的讲给同学听。
7.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大致理解句子的意思。
8.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再次齐读,思考:这四句话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
9.练习背诵。男女生对读,对背。小组赛背。
10.你还知道哪些与合作有关的俗语警句?集体交流,教师补充。
四、作业设计
把俗语警句背给爸爸、妈妈听,课后再积累一些这样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辨析多音字
1.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一组内容。
2.要求学生读读每组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再想想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可以与同桌相互请教。
3.指名读每组词,指导读准字音。
4.说一说你从每组的带点字中发现了什么。(多音字在不同的词语中,表示的意思不同,读音也就不同。)
5.说说多音字“假”不同读音的不同意思。再分别用两个读音说几个词。
6.说说多音字“几”“中”“处”的意思,再用另外一个读音说几个词。
7.齐读书本词语,加深印象。
8.补充练习其他的多音字,如“好”。
二、积累与数字有关的成语
1.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二组内容。
2.多种形式读词语。
(1)自由读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发现本组词语的特点。
(3)指名朗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3.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尝试正确运用。
4.想一想其他含有数字的成语。
5.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交流。
三、认识引号的用法
1.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三组内容。
2.自由读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句子,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4.说说你的发现。(都是说的话;说的话用引号标出来了;引号分为前面的和后面的两部分;提示语的部分位置不同,后面的标点也不同。)
5.再次朗读句子,加深印象。教师讲解标点符号的用法,让学生了解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间时的不同用法。
6.巩固练习。
(1)出示句子,请学生加上标点。
(2)集体交流。
(3)请学生试着写一写自己与同学、家长、老师的一次对话,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
(4)请学生交流,教师评议,学生评价,看看标点的使用是否恰当。
(5)同桌两人交流自己写的对话,互相评价标点是否使用正确。
7.小结:引号的用法多样,最常见的就是用在对话中。提示语位置改变,提示语后面的标点就相应变化,但说话内容都要用引号标出。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积累含有数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