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高频考点专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高频考点专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23 14:1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高频考点专练
类型一 日本大化改新
要点提炼
1. 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 开始时间:646年。
3. 改革者:孝德天皇。
4. 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5. 历史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考点链接
1. 公元7世纪时,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
A. 希腊共和制度 B. 中国明清制度 
C. 中国唐朝制度 D. 罗马元首制度
2.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下面对“转折点”的解释准确的是(  )
A.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废除了贵族世袭制
C. 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D. 进入了封建社会
3. 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这表明大化改新废除了(  )
①“班田收授法” ②土地私有制 ③部民私有制 ④中央集权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全球通史》中写道:“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重大”指的是(  )
①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②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了第一个老师,向老师学习。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1)日本的“第一个老师”是谁?列出日本在近代对“老师”实行入侵的史实。
材料二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请你说出大化改新在经济上采取的主要措施。
(3)曾向中国学习的日本,而今人均GDP却远高于中国。对此,你有何感想?
类型二 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
要点提炼  
1. 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过着游牧生活,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阿拉伯半岛的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麦加等地信奉安拉,但并不排斥其他神灵。
2. 创立时间:7世纪初。
3. 创立者:穆罕默德。
4. 创立地点:阿拉伯半岛(麦加)。
5. 信徒:穆斯林。
6. 圣地:麦加。
7. 传播:①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遭到当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②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8. 作用: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考点链接
6. 他作为精神领袖,创立了世界性的宗教;作为政治领袖,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的统一。“他”是(  )
A. 亚历山大  B. 屋大维  C. 穆罕默德  D. 克洛维
7. 伊斯兰教最早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建立在(  )
A. 麦加   B. 巴格达 C. 麦地那  D. 耶路撒冷
8. 下列宗教,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和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9. 世界三大宗教的形成,影响了世界各大古典文明体系的特点。下列关于世界三大宗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佛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地在亚洲,基督教的产生地在欧洲
B. 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主张“众生平等”
C. 基督教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D. 伊斯兰教的创立与建立统一的国家有机结合
10. 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是因为这一年(  )
A. 穆罕默德诞生 B. 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
C. 伊斯兰教形成 D. 阿拉伯半岛实现了统一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宗教信徒有五条义务,也是五条基本信条:(1)念诵“除了安拉,再没有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2)每日必须按规定仪式祈祷;(3)每年在规定的月份斋戒;(4)缴纳天课即施舍财物;(5)到麦加朝拜。
(1)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谁?为什么“到麦加朝拜”?
(2)“除了安拉,再没有神”体现了怎样的宗教思想?
材料二 你们当全体坚持真主的教诲,不要自己分裂;你们当铭记真主所赐你们的恩典,当时,你们原是仇敌,而真主联合你们的心,你们借他的恩典才变成教胞;你们原是在一个火坑的边缘上的,是真主使你们脱离那个火坑。
——《古兰经》
(3)伊斯兰教的兴起有何历史意义?
12. 7世纪,日本与阿拉伯帝国面对社会危机,选择了独特的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化5年(公元649年),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并建立“置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
——摘自华师大版九年级世界历史教科书
(1)材料一反映了日本古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概括材料所涉及的改革措施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现在,他给它带来了一个宗教和一部天启的经典,带来了一个具有良好的组织和武装、统治了整个半岛的社会和国家。一个世纪内,他的信徒们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并传播了他的教义。如今,这一宗教在世界上拥有5亿信徒。如果以对事态发展的影响为标准,那么,穆罕默德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位巨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作出“穆罕默德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位巨人”这一评价的标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他作出这一评价的史实。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7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材料二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
(1)面对材料一和材料二所述局势,在日本和阿拉伯半岛分别涌现出了哪两位力挽狂澜的人物,化解了危机?
(2)日本的这位历史人物解决矛盾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有何影响?
(3)阿拉伯半岛的这位历史人物解决矛盾的主要途径是什么?有何影响?
参 考 答 案
1. C 2. D 3. C 4. D
5. 答:(1)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2)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我们要不断学习先进文明成果,适时改革;改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促进社会的进步,改革是强国之路等。
6. C 7. C 8. D 9. A 10. B
11. 答:(1)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622年离开麦加,630年率兵征服麦加,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城。
(2)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
(3)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形成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2. 答:(1)事件:大化改新。措施: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巩固了天皇制中央集权。
(2)作者以对事态发展的影响为标准。史实: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被阿拉伯人接受并不断向外传播,成为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基本完成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为建立阿拉伯帝国准备了物质、组织和精神基础。
13. 答:(1)孝德天皇。穆罕默德。
(2)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创建伊斯兰教。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