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鸡兔同笼》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25 09:1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最早出现在大约1500多年前的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这一题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课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鸡兔同笼”问题,激发学生解题兴趣。注重体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同时拓宽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明确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假设和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原题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理解题意
3.揭示课题
板书:鸡兔同笼
二、合作探索,主动构建
1.出示例1
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理解题意
3.探索策略
(1)猜测法
学生试猜,汇报,评议。
(2)列表法
a.小组合作,推理出鸡兔的只数。
b.交流汇报。
(3)假设法
a.假设全部是鸡
8×2=16(只) 26-16=10(只)
兔:10÷2=5(只) 鸡:8-5=3(只)
b.假设全部是兔
8×4=32(只) 32-16= 6 (只)
鸡:6÷2=3(只) 兔:8-3=5(只)
(4)方程法
a.学生试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b.交流,汇报
三、分层练习,拓展延伸
1.解决原题
2.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