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材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山东民歌》
【课题】 醇厚的中原韵——山东民歌
课标内容
聆听《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其音乐风格;探究、认识“鱼咬尾”、“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和民歌的创作特征。
课标分解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聆听《沂蒙山小调》不同版本,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了解民歌的风格特征。
2、探究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结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演唱和分析《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和歌词,把握民歌的部分特征,并进行加工创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聆听《沂蒙山小调》不同版本,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了解民歌的风格特征。
2、探究民歌的创作方法——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结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唱和分析《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和歌词,把握民歌的部分特征,并进行加工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最初流行在山东临沂地区,现在已传遍全国。歌曲创作之初是为了揭露反动武装组织黄沙会的反动本质,后经过音乐工作者的加工创作,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增补了赞美沂蒙风光的内容,这首民歌最终定型。本节课将它作为欣赏的唯一曲目,为了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概括总结出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和创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通过鉴赏《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概括总结民歌的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赏析《沂蒙山小调》,探究中原民歌的创作方法。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二胡、扇子、手绢花
探究活动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四大探究活动,一是聆听《沂蒙山小调》,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二是通过分析旋律和歌词、欣赏不同版本的《沂蒙山小调》,探究民歌的风格特征和创作方法;三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表演。四是通过欣赏《相亲相爱》,预习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关系,加深对《沂蒙山小调》的理解,激发爱国热情。
探究活动一:
聆听民歌《沂蒙山小调》王世慧的演唱版本和彭丽媛的演唱版本,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
探究目的:通过聆听体验歌曲的不同情绪,总结音乐风格。
探究步骤:1、聆听王世慧演唱版本;2、欣赏彭丽媛演唱版本
预期效果:学生可以分辨出两个演唱版本的不同风格和情绪。
探究活动二:
分析《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和歌词,欣赏不同的演唱版本,探究民歌的风格特征和创作手法。
探究目的:通过分析旋律和歌词,总结民歌创作的特征和方法。
探究步骤:1、唱谱,分析旋律;2、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分析歌词内容; 3、欣赏彭丽媛的不同演唱版本。
预期效果:能概括总结出民歌的风格特征和创作方法。
探究活动三:
学生根据之前的欣赏和分析,对《沂蒙山小调》进行创作表演。
探究目的:了解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程度,对作品进行创新表演。
探究步骤:1、结合老师讲解讨论对音乐的理解;2、创作表演。
预期效果:能编排出一个完整作品。
探究活动四:
欣赏并参与表演歌曲《相亲相爱》,加深对《沂蒙山小调》的理解。
探究目的:通过欣赏和表演,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预习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关系,
探究步骤:欣赏并参与表演歌曲《相亲相爱》
预期效果:初步了解民歌与创作歌曲的关系,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案例设计
《沂蒙山小调》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音乐鉴赏》(必修)第二单元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中的必赏曲目。教学过程中,通过聆听歌曲的不同演唱版本,体验民歌的音乐情绪,通过教师的启发分析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概括总结出民歌的风格特征和创作方法,从而掌握鉴赏音乐的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创新表演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
故
知
新
问题1:上个单元欣赏了哪三个民族的音乐?
问题2:今天的中原地区包括哪些地区?
问题3:这节课将要去哪?欣赏什么民歌?
学生集体回答问题1;
一名学生回答问题2
一名学生表演山东快书《武松打虎》片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导入新课。
感 受 民 歌
活动一:
欣赏王世慧演唱的《沂蒙山小调》版本后提问:
欣赏后什么感受?
歌曲体现什么样的风格?
3、提问歌曲产生背景?
两名学生回答问题1,说出不同感受;
一名同学回答问题2;
一名学生回答创作背景(问题3)。
齐唱民歌
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知识的由来不是一味灌输而是通过适当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体会音乐情绪。
活动二:
欣赏彭丽媛演唱的《沂蒙山小调》版本后提问:
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
3、歌曲演唱有何特点?
一名学生回答问题1;
一名学生回答问题2;
两名学生回答问题3。
一名学生独唱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音乐特点的能力。
鉴
赏
民
歌
活动一:
演唱谱例,分析旋律后提问:
歌曲由几句组成?每句几小节?节奏?调式?结构?
前一句的句尾和下一句的句首是什么关系?在文学创作中叫什么?
每句的尾音组合,形成什么结构?
得出民歌的什么风格特征?
学生集体回答问题1;
、一名学生回答问题,并举例说明;
一名学生总结出一条风格特征
通过集体回答,检查学生音乐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通过提问加强学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总结与探究能力,从另一层面发现音乐之美。
活动二:
朗读歌词,逐段分析歌词内容
第一段描写什么?第二段描写什么?第三段描写什么?
分析后结合讲解,得出民歌什么风格特征?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并与其它学科相联系。
活动三:
欣赏彭丽媛2006年春节歌舞晚会演唱版本后提问民歌另一风格特征是什么?
学生集体回答
养成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拓
展
练
习
活动一:
创作表演《沂蒙山小调》
学生独立创新表演,编排节目,
加深对欣赏内容的理解,对所学知识进行呈现
活动二:
欣赏2010年全运会主题曲《相亲相爱》
集体参与演唱和表演
全员参与,活跃课堂气氛,铺垫下节课内容,激发学生民族热情和爱国主义精神
课
堂
小
结
1、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了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2、总结了民歌的部分特点
3、学会欣赏与分析音乐的步骤和方法
学生集体回答本课所学,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梳理本节内容
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布
置
作
业
欣赏《沂蒙山小调》其它版本
搜集孟姜女的相关资料
学唱河北、江苏、河南任一地区的一首民歌。
参与到音乐欣赏中来,搜集资料
切身投入到音乐欣赏中,提高学生参与度,为下节内容作好铺垫
【课堂评价】
本节教学较为成功的做法:
1、整个课堂中充分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通过集体演唱旋律、朗诵歌词,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逐步地发现总结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感觉。
2、本节讲授注重学生参与的过程,以欣赏同一曲目不同演唱版本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深度挖掘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和创作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在进行创作表演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营造了一个和谐、积极、快乐的课堂氛围。通过对创作歌曲《相亲相爱》的欣赏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加深对中原民歌民族文化的理解。
3、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以学习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本节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评价:
(1)用课堂活动评价记录表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评价
优(9—10)
良(8—9)
中(6—8)
自评
互评
感受民歌(10分)
1、能积极主动聆听音乐,积极回答问题;
2、在表述音乐情绪时,语言简练,用词丰富,善于思考,并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1、能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2、在表述音乐情绪时能表达自己的看法;
1、能聆听音乐,不主动回答问题;
2、在表述音乐情绪时,词汇量少
鉴赏民歌(10分)
1、能积极地演唱歌谱,带感情地朗诵歌词;
2、能根据讲解准确表述歌曲风格特征和创作方法
1、能演唱歌谱,朗诵歌词;
2、能根据讲解表述歌曲风格特征或创作方法
1、能演唱歌谱,朗诵歌词
2、在同学帮助下表述歌曲风格特征或创作方法
表达民歌(10分)
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有参与表演活动的欲望;
2、能理解音乐风格特征,积极地参与到欣赏活动中,舞起来。
1、能参与讨论,参与表演活动;
2、能理解音乐风格参与到欣赏活动中,舞起来。
1、能参与讨论,没有表演欲望;
2、理解音乐风格特征,不参与表演活动
自评评语
互评评语
(2)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性的口头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回答是否深入,是否能主动地参与学习,是否能认真听讲,在课堂中是否能积极发言”等方面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可以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让学生能在教师的评价中获得自信,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
课件16张PPT。温故知新蒙古族民歌维吾尔族民歌藏族民歌醇厚的中原韵——山东民歌◆欣赏后什么感受?
◆歌曲体现什么样的风格?◆ 歌曲创作背景◆《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抗战时期,为配合八路军打击反动地方武装组织“黄沙会”,由团员李林谱曲,阮若珊作词,创作了民歌《反对黄沙会》。
◆ 后来经过不断地修改加工,便成了今天传唱大江南北的《沂蒙山小调》
◆这首歌曲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有何特点? 4个乐句,每句2小节,徵调式,一段体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称为“鱼咬尾”的结构,也叫“衔尾式”或“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第一句是“起”,指的是核心乐思的首次陈述。
第二句是“承”,指的是其重复巩固。
第三句是“转”,指的是对比变化。
第四句是“合”,指的是各种因素的总结、再现和升华。起合转承◆民歌的特征◆曲式结构短小,篇幅不长
◆民歌的特征◆曲式结构短小,篇幅不长
◆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民歌的特征◆曲式结构短小,篇幅不长
◆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同体变异”现象 ——变异性
◆拓展练习◆学生创作表演
◆课堂小结 ◆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了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总结了民歌的部分特点
◆学会欣赏与分析音乐的步骤和方法 ◆作业◆继续欣赏《沂蒙山小调》其它版本
◆搜集孟姜女的相关资料
◆学唱河北、江苏、河南任一地区的一首民歌同学们,再见!
《醇厚的中原韵——山东民歌》
评测练习
1 你还知道哪些中原民歌?找几首创作方法为鱼咬尾式的唱给大家听。
2 练习
(1)、“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根据歌词回答问题此歌曲调取自 ?
A 河南民歌 B 河北民歌 C 山东民歌 D 广西民歌
(2)、 《沂蒙山小调》其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曾被填上《打黄河会》的歌词,这首新民歌被称为“小调”,但是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风格。
A 民谣 B 童谣 C山歌 D信天游
(3)、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沂蒙山小调》、《嘎达梅林》、《对鸟》分别属于我国哪些地区的民歌?
A?云南 西藏 湖北 B?河南 内蒙古 浙江 C?山东 内蒙古 浙江
3填表格
中原民歌风格特征
中原民歌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