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大禹治水
一、教材分析
《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课文讲述了大禹十三年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开通河道,治水成功,为百姓造福的故事。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为世人所敬仰。全文结构清晰,语言精练,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课文描述的治水前后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大禹的奉献精神和疏导治水的智慧。选编本文,旨在引领学生在读故事、讲故事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在本文教学时,要以读为主线,通过“初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细读,借助关键词句,了解故事内容——讲述,借助关键词句,练习表达”的教学板块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按照提示语,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2.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通过图片识记会意字“灾”,想象画面认识“洪、毒”等字。
3.指导会写“洪、灾”等8个字,重点指导“洪、难、认、被”四个左窄右宽的字,会写“洪水、经常”等16个词语,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4.理解“泛滥、挡水”等词语的意思,利用联系下文的方式理解“泛滥”的意思;利用猜一猜、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挡水”等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可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帮助下搜集“禹”的资料。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引入新课
1.看图片猜人物,了解“禹”。
(禹,传说是我国部落联盟的领袖,曾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是为民造福的英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尝试自学
1.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边听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4.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全班交流。
师引导方法:利用课文题目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生合作,集中识字
1.借助拼音、去掉拼音读准词语。
可采用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词语可分组出示。
2.同桌合作读。
3.分组出示词语,利用语境认识词语。
第一组:洪水 毒蛇猛兽 伤害 灾难
利用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的办法认识词语。借助字理认识“灾”,并随机指导写“灾”字。
第二组:教训 消退 恢复
利用选词填空的形式认识词语。课件出示:
吸取( ) ( )农业生产 洪水( )
第三组:仍然 继续 认为 被动
强调“仍”字的读音。联系生活说句子认识“继续”。
4.游戏“摘气球”识字。
(四)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泛滥”的意思,了解治水前的景象。
⑴自读课文,思考: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
利用联系下文的方法了解“泛滥”的意思。借助图片理解“淹没田地”、“冲毁房屋”的意思,进而了解“泛滥”的意思。
⑵想象画面读。可以自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⑶展示读。
⑷齐读。
⑸用一句话说说这一段的内容。(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五)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指导写“洪、难、认、被”四个左窄右宽的字。
重点指导“被”的写法。“被”的“衤”极易写错,动画演示笔顺,强调:点要写平,横撇上扬,横在点下写撇,撇不超过横的左边。竖在撇的中间靠右处起笔。
教师先引导观察,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
2.抄写词语,做到端正,整洁。
课件出示:
洪水 经常 到处 百姓 灾难 当时 家乡 可是 认为 采用 千千万万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
洪水给百姓带来了无数的灾难,必须治好它。下节课我们探究鲧禹治水!
2.布置作业。
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洪水泛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
1.拼一拼,写一写。
hónɡ shuǐ zāi nàn rèn wéi bèi dònɡ
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反馈评价。
2.读一读,记一记。
课件出示:
洪水 防洪 毒蛇 毒害 猛兽 凶猛
灾难 火灾 继续 连续 农业 农民
3.读课文,分别画出描写鲧和禹治水的句子。
(二)引读课文,重点探究
1.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挡”“继续”的意思,感受鲧的治水办法及结果。
⑴自由读第2自然段,思考:鲧是怎么治水的,结果如何?
运用猜一猜和查字典的方法了解“挡”的意思。抓关键词语“仍然”和“继续”了解治水失败,并联系生活实际用“继续”造句。
⑵展示读,可采用自已练读,同桌读、指名读的办法。
⑶齐读。
⑷用一句话说说本段的内容。
(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2.学习课文的第3、4自然段,了解“疏导”的意思,了解禹的治水办法及结果。
⑴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禹是怎么治水的,结果如何?
运用联系下文和查字典的方法理解“疏导”的“疏”的意思,借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感受禹开通河道,引洪水入海的过人智慧。抓关键词语“终于”体会禹治水成功的艰辛。
⑵再读第3、4自然段,从哪些词语体会到大禹治水的艰辛?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抓“十三年、三次、一次”体会“治水时间之长、之艰辛、之急切”,补充文外资源:三过家门,(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并创设情境朗读。引导学生练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第3自然段的内容。借助图片,感受禹治水的艰辛。
课件出示:
据说禹的儿子很大了,还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
为了治水,禹到处奔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
⑶读第4自然段,画出表达“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
借用图片理解“安居乐业”的意思,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联系上文,对比读治水前的景象。
⑷展示读,可采用自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形式。
⑸配乐指名读,齐读。
(三)综合练习,运用实践
1.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件出示:
按照下面的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2.指导写“道”“业”“产”三个字。
重点指导“道”的结构,“业”竖的长短。
教师先引导观察,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
3.拓展阅读。
女娲和人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大地上有了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世界有了些生气。女娲想,应该再添一点儿什么,让这个世界更加生气勃勃。
她来到一个水池旁,挖了些黄土,掺和了水,仿照自己的样子捏成了一个小东西。女娲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人”。说也奇怪,这个小东西一落到地上,就活了起来,高兴地叫着,欢喜地跳着。女娲心里充满了惊讶和喜爱。她捏呀,捏呀……许多活泼的小生灵从她手里落到地上。她捏累了,就找来一根藤条,蘸上泥浆向地面上挥舞,溅落的泥点居然也变成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从此,大地上就有了许许多多的人,世界就生动活泼起来了。可是,人总是要死亡的,怎样才能使人类延续下去呢?
女娲又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让他们结合在一起,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人类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
思考交流:
女娲是怎么造人的?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课文。
人们非常感谢禹的功绩,因此尊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流传千古。
2.布置作业。
⑴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⑵拓展阅读《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
作业超市
课堂作业:
1.写一写。
hónɡ shuǐ zāi nàn rèn wéi bèi dònɡ
chǎn yè shēnɡ chǎn hé dào zuò yè
2.读一读,记一记。
洪水 防洪 毒蛇 毒害 猛兽 凶猛
灾难 火灾 继续 连续 农业 农民
3.讲一讲。按照下面的提示,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4.抄一抄。
洪水 经常 到处 百姓 灾难 当时 家乡 可是 认为 采用 千千万万 河道 土地 农业 生产 安居乐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作业:
1.读一读。
我读了( )遍就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
2.查一查。
禹是什么人?
3.讲一讲。
把“大禹治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4.读一读。
《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