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狐狸分奶酪
一、教材分析
《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故事中的狐狸非常狡猾,它从一开始就打着“如意算盘”想吃掉奶酪,而小熊们却傻乎乎地不明就里,总在奶酪的大小上斤斤计较,看不清狐狸行为的用意。文中配的课文插图——狐狸自信得意,两只小熊一脸的困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分奶酪过程中人物的内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相处不要斤斤计较,否则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分角色朗读课文。以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的发展,是本课的表达特色。二是读懂狐狸两次“笑”的含义,能对狐狸的说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狐狸两次“笑”的含义,能对狐狸的说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指导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识记“酪、捡”等12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借助图片认识“酪”,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嚷”。
3.指导书写“奶、始”等8个生字。重点联系学过的“您、想”“弟”,于比较迁移中指导 “急”“第”这两个上下结构的字。会写“哥哥、开始”等7个词语。
4.理解“奶酪”“小哥儿俩”“拌嘴”3个词语的意思。重点指导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拌嘴”。拓展积累“开始、起始、始终”等词语。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在大家读过的故事中,狐狸大都是怎样的?用一个词来说说。(全班交流)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还与狐狸有关。
板书课题。顺势指导“奶”的写法。(强调“乃”的笔顺: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识记“酪”,借助图片,理解“奶酪”。(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
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预设:狐狸给谁分奶酪?他是怎么分的奶酪? (板书:?)
(二)初读课文,尝试自学。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注意听准字音以及长句的停顿。
2.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及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接读课文,随机指导读好长句。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
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随机指导。可借助范读,根据划出的停顿,指导读好句子。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课文讲的是( )帮( )和( )分奶酪,最后自己却把奶酪( )的故事。
可让学生先试着自己说说,然后全班交流。(板书:狐狸 熊哥儿俩)
(三)师生合作,集中识字。
课件出示:
捡到 哥儿俩 开始 拌嘴 帮忙
不匀 瞧了瞧 方便 剩下 整块
借助拼音、去掉拼音读准词语。
可采用学生自由读、男女交替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课件出示:捡 俩 始 拌 帮 匀 瞧 便 剩 整
同桌合作读。
重点指导难认生字。
可联系生活(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带有“便”的图片)认识“便”;利用字源(会意字,本义“少”。“勹”像人曲形有所包裹,“二”表示所裹不多。)认识“匀”。
看图片猜字游戏。
(四)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学习1-4自然段,理解“哥儿俩”“拌嘴”的意思,体会狐狸假装热情的用意。(课件出示:第1-4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熊哥哥和熊弟弟为什么要让狐狸来分奶酪?了解分奶酪的原因。
联系上下文理解“小哥儿俩”。进而知道“俩”的意思,拓词积累“姐俩”“爷俩”“娘俩”。
2.再读,发现熊哥哥和熊弟弟的心情变化。
联系下文理解“拌嘴”。展开想象:这哥儿俩会在吵些什么呢?
认识“可是”的用法。(“可是”表示意思的转折,用“可是”这个词把熊哥儿俩前后的心情变化连接起来,语意连贯)
3.朗读对话,体会狐狸假装热情的内心。
⑴自由读。联系下文展开想象:狐狸会怎样地问?小熊又会怎样的答呢? (相机板书:假装热情 为难着急)
⑵加提示语,分角色朗读。
4.学生展示读1-4自然段,师生评价。
(五)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砸金蛋游戏,巩固生字。
2.指导书写“始、吵、仔、咬”这4个左窄右宽的字。强调左右的穿插避让。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几个字的书写规律,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
3.读一读,记一记。
课件出示: 开始 起始 始终 帮忙 帮助 帮手
方便 便利 轻便 工整 整体 完整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2.和学习伙伴玩“一字开花”游戏。(比赛给生字组词,看谁组的词多。)
板书: 22 狐狸分奶酪 ?
狐狸 熊哥儿俩
假装热情 为难着急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温故知新。
1.“一字开花”游戏。(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给“始、拌、剩、整”生字组词。)
2.拼一拼,写一写。
nǎi kāi shǐ chǎo zǐ xì yǎo zhù
酪 闹
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反馈。
(二)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5、6自然段,识记“嚷”,理解狐狸“笑”背后的含义。
⑴自由读,思考狐狸第一次分奶酪是怎么分的。全班交流。
⑵同桌两人练习分角色朗读,初步体会狐狸“笑”的含义,理解“嚷”的意思,指导读好人物对话。
读后采访“狐狸”:你这么分是有意还是无意?你为什么笑?你心里在想些什么?(联系下文,读懂“笑”的含义;也可让学生做做“笑”的表情,想想两者之间的不同。)
采访“熊哥儿俩”:看到狐狸这一掰,分得不匀,你们心情怎么样?
随机教学“嚷”,观察字形猜字义,理解“嚷”就是大叫。
⑶分角色朗读,师生评价。
⑷小结:要想读懂故事,就要揣摩人物的内心,听听“话外音”。
2.小组合作学习7-11自然段,读懂狐狸第二次“笑”的含义。
⑴提出要求,自主探究。(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内尝试着分角色朗读。
2.讨论交流:
狐狸明明故意分得不匀,为什么还“仔细瞧了瞧”?
狐狸这样分奶酪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熊哥俩知道狐狸的心思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第1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中狐狸的“笑”有何不同?
⑵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仔细瞧”是假装发现,故意掩饰自己的有意;狐狸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吃掉奶酪。熊哥俩不知道狐狸的用心,一看分得不匀就吵嚷起来,最终看到奶酪被狐狸吃光了,它们很生气地责备狐狸;第5自然段的笑是心生诡计,用“笑”来掩饰;第11自然段的“笑”是得逞之后的暗自得意。)
⑶读懂故事,表达观点。
讨论:狐狸说它分得很公平,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板书:公平?)如果你是小熊,怎么做才不至于让狐狸把奶酪吃光呢?
学生个性化解读,教师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相机板书:不斤斤计较)
⑷分角色朗读展示。
(三)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拓展阅读。
狐狸和乌鸦
乌鸦在大树上做了一个窝。大树底下有个洞,洞里住着狐狸。
有一天,乌鸦飞出去给它的孩子找东西吃。它找到一片肉,叼了回来,站在窝旁边的树枝上,心里很高兴。
这时候,狐狸也出来找吃的。它抬起头,看见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馋得直流口水。
狐狸想了想,就笑着对乌鸦说:“您好,亲爱的乌鸦!”乌鸦不做声。
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孩子好吗?”乌鸦看了狐狸一眼,还是不做声。
狐狸又说:“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您就唱几句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得意极了,就唱起歌来。
“哇……”乌鸦刚一张嘴,肉就掉下来了。狐狸叼起肉,钻到洞里去了。
可先让学生自由读,之后讨论交流:狐狸是怎样骗取乌鸦嘴里的那片肉的?你从乌鸦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2.指导书写“急”“第”“公“3个上下结构的字。(课件出示:急、第、公)
教师可联系以前学写的字,在比较迁移中指导书写。如“急”可联系“您、想”, “心字底写得扁而宽,托住上面的部分;“第”可联系“弟”,发现变成了竹字头,底下的横要写的紧凑;“公”可联系“分”字,上部要舒展。学生练写时可巡视指导。
3.抄写词语,做到端正、整洁。
哥哥 开始 这时 过来 怎么 仔细 公平
教师巡视指导,评价反馈。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
读《狐狸分奶酪》这个童话故事,让我们知道和同伴相处时,不要斤斤计较,否则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2.布置作业。
在大人的帮助下,小组内排演课本剧。
板书:
22 狐狸分奶酪
公平?
不斤斤计较
作业超市
课堂作业:
1.拼一拼,写一写。
nǎi kāi shǐ chǎo zǐ xì yǎo zhù
酪 闹
zháo jí dì jǐ ɡōnɡ pínɡ
2.照样子,做一做。
例:瞧了瞧 了 了
例:咬着咬着 着 着 着 着
3.一字开花。
4. 抄一抄。
哥哥 开始 这时 过来 怎么 仔细 公平
课外作业:
1. 玩一玩。
和学习伙伴玩“一字开花”游戏。(比赛给生字组词,看谁组的词多。)
2. 读一读。
《酸的和甜的》
《我喜欢你,狐狸》
3. 讲一讲。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妈听。
4. 演一演。
在大人的帮助下,小组内排演课本剧。
∥
拌
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