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纸船和风筝
一、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童话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写松鼠和小熊通过风筝和纸船互送祝福而成了好朋友,再写它们吵架后都感到很难过,最后写它们又和好如初。课文配有一幅跨页的大插图,生动地展现了两个小伙伴用纸船和风筝传递友情的美好场景。
本文是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因此,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读懂故事内容。通过观察字形、结合语境等方法让学生区分“漂”“飘”的不同意思,并体会 “漂哇漂”“飘哇飘”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继续学习默读,掌握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感受松鼠和小熊友谊失而复得的喜悦,体会友谊的珍贵。运用对比朗读,体会“漂哇漂”“飘哇飘”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识记“筝、鼠”等11个生字;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字源认识“鼠”,通过理解字义认识“扎”,通过与熟字“辛”比较认识“幸”。
3.指导书写“折、纸”等8个生字;通过指导“折、抓、纸、张”进一步巩固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4.理解“漂”与“飘”的不同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纸船风筝的字卡、松鼠和小熊的贴图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引入新课
1.欣赏风筝图片,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指导“筝”在词中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尝试自学
1.自由读课文,圈画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插图、字形特点、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以及生活经验进行猜读。
2.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提炼猜读生字字音的方法,发展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如“鼠”可以通过观察插图猜读,“筝”可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规律进行猜读。
3.听课文录音或老师范读,纠正字音,标自然段的序号。
(三)师生合作,集中识字
课件出示:
扎风筝 松鼠 折纸 抓住
幸福 但愿 大哭 取下 漂流
1.借助拼音、去掉拼音读准词语。
可采用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课件出示:
筝 鼠 折 漂 扎 抓 幸 但 愿 哭 取
2.同桌合作读。
3.重点指导难认的生字。
引入古字,理解字意,识记“鼠”;与熟字“辛”进行比较认识“幸”;与方言进行区分,通过字义认识“扎”,扎:捆,缠束。通过组词“扎风筝”“包扎”“扎小辫”熟记“扎”在这类词语中的读音。
4.“放风筝”识字游戏
(四)默读课文,提取信息
1.引导学生回顾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
2.默读课文,用直线画出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以及是什么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
课件出示:
松鼠住在 ,小熊住在 ,他们俩通过 和 成了好朋友。有一天,它们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 和 又让它们和好了。
完成课文内容填空检查学生是否认真默读,达到默读要求。引导学生明白通过默读,可以快速的提取课文中的重要信息。
3.再次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感人的句子或段落,初步体会其中的情感。
小组交流标画的句子,初步聊聊自己的体会。通过默读,让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五)综合练习,实践应用
1.指导书写“折”“抓”两个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的字。注意强调左右的穿插避让。
教师可先引导观察发现这两个字的书写规律,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习,评价交流。可根据这类字,出示:“祝”“但”,进行观察、书写练习。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巩固识字。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默读这个故事,运用猜读的方法猜一猜你不认识的字。
小鲤鱼找朋友
钧哲
?小鲤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找朋友。
“小鲤鱼,我和你做朋友吧!”一只小乌龟爬过来,对小鲤鱼说。小鲤鱼看了小乌龟一眼,把嘴一翘,说:“你能和我做朋友?黑不溜秋的。”她傲慢地从小乌龟的身旁游走了。
“小鲤鱼,我来和你做朋友吧!”一只小螃蟹爬过来,对小鲤鱼说。小鲤鱼看了小螃蟹一眼,说:“你不配做我的朋友,你的脚那样多。”她不屑地从小螃蟹的身边游走了。
“小鲤鱼,我和你做朋友吧。”一个好听的声音从岸边传来。小鲤鱼抬头一看,一直美丽的小鸟停在岸上,向她点头、唱歌。
这时,从小鲤鱼的身后传来叫声“小鲤鱼,当心啊,她是花翠鸟,会吃掉你的!”小鲤鱼回头一看,只见正是刚才的小乌龟和小螃蟹。
小鲤鱼对他们说:“她长这么漂亮,不可能吃我的!”说我就游到了花翠鸟的身边。结果,小鲤鱼被花翠鸟一下子叼走了。
小鲤鱼后悔极了:我应该听他们的劝告。
板书设计: 23 纸船和风筝
松鼠
小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
1.拼一拼,写一写。
dàn shì zhuā zhù zhé
纸
2、连一连。
松 包 开 祝
张 愿 扎 鼠
(二)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2-6自然段,体会“漂哇漂”“飘哇飘”的用词准确,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
⑴默读2-6自然段,标画出松鼠和小熊是怎样传递祝福的。
课件出示: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哇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①对比朗读,想象画面,体会“漂哇漂”与“漂”的不同。
课件出示: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哇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小熊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②全班体会交流:“漂呀漂”“飘呀飘”读起来音韵变长,过程变长,更有画面感。
可通过齐读、对比读、范读等方式,找出句子的相同与不同,体会“漂哇漂”用词的巧妙,读出画面感,感受纸船漂动的状态。
③朗读句子,释义区分“漂”“飘”,体会动词的准确,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
漂:浮在液体上面不沉下去。
飘:随风飞动或摆动。
漂 飘
红旗在空中( )。
小纸船在水里( )。
通过生生、师生对比朗读,体会词语的准确。选择字在字典中不同的释意,准确区分“漂”“飘”,并通过课件动态展示加深印象想象画面,最后通过小练习进行巩固。
④展示朗读,师生评价
⑵默读3、5自然段,标画出哪个词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体会友谊使人快乐。
课件出示: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借助图画,展开想象松鼠和小熊乐坏了的样子,进而指导学生朗读,感受他们的快乐。思考交流:松鼠和小熊高兴的理由,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
2.学习7-9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想要和好但难于表达的心情。默读,标画出松鼠和小熊心情变化的句子。
课件出示:
小熊很难过。
松鼠也很难过。
分组对比朗读,进而思考:吵架之后,松鼠和小熊为什么还要每天扎风筝,折纸船。
3.学习10、11自然段,体会友谊失而复得的喜悦。
⑴默读10、11自然段,标画出松鼠想要和好的词句。
⑵自由朗读,抓住“再也受不了”“高兴得哭了”,体会小松鼠特别想和好的心情以及友谊失而复得的喜悦。
重点指导“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小熊和好的心情。“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⑶小练笔:小熊也想写一张卡片,挂在风筝上送给松鼠,请你替他写一写吧。
(三)综合练习,实践应用
1.展示朗读,师生评价。
2.指导书写“纸”“张”两个左窄右宽、左低右高的字。注意强调左右的穿插避让。
教师可先引导观察发现这两个字的书写规律,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习,评价交流。
3.抄写词语,做到端正、整洁
纸船 松果 纸条 上面
快乐 难过 屋顶 和好 高兴
教师巡视指导,评价反馈。
4.拓展阅读
狐狸和鹤
伊索寓言
狐狸请鹤来吃晚饭。然而他并没有真心真意地准备什么饭菜来款待客人,仅仅只用豆子做了一点汤,并把汤倒在一个很平很平的石盘子中,鹤每喝一口汤,汤便从他的长嘴中流出来,怎么也吃不到。鹤十分气恼,狐狸却十分开心。
后来,鹤回请狐狸吃晚饭,他在狐狸面前,摆了一只长颈小口的瓶子,自己很容易地把头颈伸进去,从容地吃到瓶里的饭菜,而狐狸却一口都尝不到。狐狸受到了应得的回报。
学生自由朗读,想一想:他们这样做对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
《纸船和风筝》告诉我们,大家要学会珍惜朋友,珍重友谊。
2.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亲手为你的好朋友制作祝福卡,同时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上面,送给你的好朋友,好不好?
板书设计:
23 纸船和风筝
松鼠
纸船 好朋友 风筝
小熊
作业超市
课堂作业:
1.拼一拼,写一写。
dàn shì zhuā zhù zhé
纸
2.连一连。
松 包 开 祝
张 愿 扎 鼠
3.选一选。
zhá zā
(1)一只受伤的小鸟在地上挣扎( ),我赶紧找来纱布给它包扎( )。
piāo piào
(2)我折了一只漂( )亮的小纸船,把它放在小河里让它顺水漂( )流。
漂 飘
红旗在空中( )。
小纸船在水里( )。
4.想一想。哪句话表达效果更好,打上“√”。
⑴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⑵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哇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
5.填上合适的动词。
折 扎 放 漂 飘 抓
( )风筝 ( )流 ( )烟花
( )纸船 ( )扬 ( )老鼠
课外作业:
1. 读一读。
我读了( )遍课文。
我做到了:A.正确 B.流利
2. 读一读。
默读钧哲的《小鲤鱼找朋友》故事,运用猜读的方法猜一猜你不认识的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