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风娃娃
1、教材分析
《风娃娃》是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课文详细写了风娃娃做了好事受到人们的喜爱,略写了风娃娃因方法不当,给人们帮了倒忙,受到了大家的责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与孩子们纯洁的心灵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辨美丑,懂得在生活中什么事该做,应该怎样做,从而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本文是继《纸船和风筝》后又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在教学本文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按照风娃娃来到哪里、看到什么、怎么做、结果怎样的顺序来复述故事。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情,能根据课后提示复述故事,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2.认识“哗、翻、栽”等12个生字;重点根据形声字规律认识“翻”,与形近字比较认识“栽”。
3.指导书写“得、场、路”等8个生字,重点指导左窄右宽的字左右两边高低不同的变化。会写“风车、秧苗”等9个词语。??? ?
4.理解“断断续续、纤绳、号子”等词语的意思,重点指导用联系生活的方法理解“断断续续”的意思。拓展积累“寒风、凉风”等词语,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上网搜集资料或向家长请教了解风的知识等。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词卡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1.猜谜语。
(课件出示: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揭开谜底——风。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尝试自学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插图、字形特点或联系上下文与生活经验等方法进行猜读。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如“哗、秧”可根据形声字规律进行猜读。
2.借助拼音拼读生字,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接读课文,指导读好难读的句子。
⑴风娃娃长大了,他想/像妈妈一样/去帮助人。
⑵孩子,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4.默读课文,思考:风娃娃都到了哪里?做了什么事?全班交流,教师随机板书。(田野—吹风车 河边—吹帆船 广场—吹跑风筝、衣服、吹断小树)
(三)师生合作,集中识字
课件出示:帮助 哗啦 秧苗 拉车 表示 摇摆 翻跟头 栽树 责怪
1.借助拼音、去掉拼音读准词语。
可采用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等方式。
课件出示: 助 哗 秧 拉 表 示 摆 翻 栽 责
2.同桌合作读。
3.重点指导难认生字。
“翻”是形声字,左边是声旁,右边的“羽”是形旁,本义:鸟飞。另外还可以用扩词的方法(出示“翻倒、翻身、翻跟头”图文)巩固认识“翻”。与熟字“戴”比较,用换一换的方法,认识“栽”。
4.识字游戏巩固识字。
(四)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第1-2自然段,抓住关键词体会风娃娃做好事的热情。
(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⑴自由读,标画出风车在风娃娃帮助前后变化的句子。
抓住“慢慢、断断续续”重点词语来体会风车转得很慢,联系生活实际或实物演示的方法理解“断断续续”的含义,并指导朗读。
抓住“哗啦哗啦”等词语说体会,积累拟声词,如“叽叽喳喳、乒乒乓乓、叮叮咚咚”等,初步了解其作用是为了描写声音更生动逼真,并指导朗读。
⑵思考:风娃娃是怎样做的?
做动作理解“吸”、“深深地吸”,体会风娃娃的力气大。结合词语整体识记“使劲”,还可以换个语境,通过组词在新的词语中再现识记。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使劲做过的事情。指导朗读,读出风娃娃的热情。
⑶展示朗读第二自然段,师生评价。
⑷借助句式用自己的话来说说风娃娃做的这第一件好事。
课件出示:
风娃娃来到田野,看见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
(五)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指导书写“得”“场”“路”“伤”4个左窄右宽的字,重点强调左右两边高低的不同变化。
教师可先引导观察发现这几个字的左右两边高低的不同变化,然后范写指导,学生练写,评价交流。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巩固识字。
3.连一连。
慢慢地 吸气 摇摇 往往
飞快地 转动 断断 摆摆
深深地 奔跑 来来 续续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4 风娃娃
田野 吹风车
河边 吹帆船
广场 吹跑风筝、衣服,吹断小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温故知新
1.拼一拼,写一写。
de chǎnɡ shānɡ lù biān
转 快 广 心
2.填一填。
风娃娃来到________,吹________。
风娃娃来到________,吹________。
风娃娃来到________,吹________。
3.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反馈评价。
(二)引读课文,分段学习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再次感受风娃娃的热心和善良。(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
⑴自由读,标画出船工拉船时动作的句子。抓住“弯、流、喊”这三个动词去想象画面读,顺势借助视频理解“号子”。抓住船工的“笑”体会风娃娃对船工的帮助之大,顺势借助图片理解“纤绳”。问题过渡:风娃娃是怎样做的?抓住“急忙”、“用力”体会风娃娃的热心、善良并指导朗读。
⑵朗读展示,读出人们对风娃娃的感谢之情和风娃娃高兴的心情。可采用指名读、齐读的方式朗读。
⑶用上节课的句式试着自己说一说。
课件出示:
风娃娃来到河边,看见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
⑷风娃娃做了两件好事以后,心里怎样想的?(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指导读出风娃娃自信、愉悦、得意的语气。
3.学习第5、 6、7自然段,体会风娃娃好心办坏事后的委屈,读懂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⑴自由读5、6自然段,把读到的内容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
课件出示句子:
风娃娃来到广场,看到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
⑵标画出风娃娃给大家帮了倒忙后人们的表现的句子。
根据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无影无踪”的意思,指导读出孩子们伤心极了的心情。通过找近义词的方式,理解“责怪”的含义。可根据提示,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
课件出示:
看着伤心哭泣的孩子,看着被吹跑了的衣服,看着被折断了腰的小树,人们纷纷皱起眉头,责怪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标画出风娃娃心理的句子,感受风娃娃的心情。
课件出示:
风娃娃不敢再去帮忙了,他委屈地在天上转着、想着: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委屈”的含义,说说自己感到“委屈”的事情,指导读出这种感受。
⑷波浪线标画出妈妈的话,体会文章的道理。
课件出示:
孩子,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指导朗读句子,可以想象着妈妈的动作、语气读。全班交流体会。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从而明白童话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做对人们有用的事就是好事,没有用的事可能就会好心办坏事了。最后朗读展示,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4.朗读小儿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讲讲这个故事。
2.指导书写“秧苗”“车”“汗”。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再范写指导,指导“秧苗”的写法。“禾”的捺变点,“苗”上宽下窄。重点强调“车”是独体字,撇折的折在横中线上。“汗”左窄右宽,学生练写。
3.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读一读,想一想:生活中风还能做些什么?
4.拓展阅读。
冬天的风
冬天的风最顽皮了,
像淘气的阿丹,
喜欢捉弄别人。
哎呀,你看!
他拿着水彩笔偷偷地,
把大家的鼻头涂红了,
他呢,
却在旁边呼呼地笑着。
自由读诗,说说冬天的风做了什么事。
(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小结。
读故事,得道理。《风娃娃》告诉我们的道理,希望能给我们一些生活上的启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2.布置作业。
想象一下,风娃娃可能会到哪些地方继续为人们做哪些好事呢?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编好后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4 风娃娃
有用——好事
无用——好心办坏事
作业超市
课堂作业:
1. 拼一拼,写一写。
de chǎnɡ shānɡ lù biān
转 快 广 心
2.读一读。 寒风 凉风 暖风 和风细雨 风和日丽 狂风 台风 暴风 风平浪静 风调雨顺
3.连一连。 慢慢地 吸气 摇摇 往往 飞快地 转动 断断 摆摆 深深地 奔跑 来来 续续 4.练一练。 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
5.填一填。 风娃娃来到________,吹________。 风娃娃来到________,吹________。 风娃娃来到________,吹________。 6.抄一抄。 风车 转得快 秧苗 汗水 广场 伤心 路边
课外作业:
1. 读一读。
我读了( )遍课文。
我做到了:A.正确 B.流利
2. 查一查。
是对人们有利的?哪些是对人们有害的?
3. 讲一讲。
想象一下,风娃娃可能会到哪些地方为人们做哪些好事呢?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继续编下去,编好后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4. 读一读。
《风娃娃做客》
《风》
《四季的风》
搜集资料或向父母长辈请教,了解风娃娃还会做哪些事情?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