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钠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钠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9-10 15:18:38

文档简介

2.1钠及其化合物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钠及化合物(第2课时)
单元
2
学科
化学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特点。
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
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钠的化合物,掌握钠的化合物的相关特点,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化学态度.
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重点
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特点。
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
难点
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单质钠的相关性质和用途。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可以和氧气、水、酸、盐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教师提问:那么钠的化合物有哪些?它们又有哪些性质呢?
教师: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把钠放在氧气中,会产生氧化钠:
4Na + O2 —— 2Na2O
加热钠,会产生过氧化钠:
2Na + O2 —— Na2O2
教师提问: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和状态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
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并引出这节课的问题。
图文并茂,能够较快地让学生进入本节课堂学习。
简单的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不害怕对本节课知识点学习,感悟本节课的知识点。
讲授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
【新课讲解】氧化钠是白色的固体,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展示图片)

【思考讨论】教师:氧化钠与水反应和氧化钙与水反应类似,你能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回答:氧化钙和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氧化钠和水反应:Na2O + H2O —— 2NaOH
总结:由此可知:氧化钠和水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钠!
【思考讨论】教师: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属于氧化物。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呢?(展示图片)
【思考讨论】教师:将1~2mL水滴入盛有1~2g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
回答:带火星的木条熄灭了,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思考讨论】教师: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
回答:感觉到外壁发烫,说明反应放热了,pH测出的酸碱性呈碱性,说明有碱性物质产生。
【思考讨论】根据实验现象和提示,写出反应式。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总结:因此,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新课讲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思考讨论】教师:的化合物除了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还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他们分别有什么性质呢?(展示图片)

【思考讨论】教师: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a2CO3和NaHCO3(各约1g)。观察Na2CO3和NaHCO3的外观并进行描述。(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
总结:Na2CO3是白色粉末, NaHCO3是白色细小晶体。
【思考讨论】教师: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震荡,观察现象,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温度计示数有何变化?(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
总结:Na2CO3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并且温度计示数升高; NaHCO3能溶解,并且温度计示数降低。说明Na2CO3与水发生了放热反应。说明Na2CO3与水发生了吸热反应。
【思考讨论】教师:继续向两支试管加入5mL水,用力振荡,有何现象?再分别加入1~2滴酚酞溶液,有何现象?(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
总结:Na2CO3和NaHCO3都溶解了,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这说明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呈碱性。
【新课讲解】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碳酸钠是白色粉末,碳酸氢钠是细小的白色晶体。实验表明,向碳酸钠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并伴随着放热现象。向碳酸氢钠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氢钠能溶解,并伴随吸热现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碳酸钠粉末遇水生成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水合碳酸钠(Na2CO3.xH2O)。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空气里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碳酸钠粉末。
【思考讨论】教师: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 ,观察现象,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
总结:Na2CO3很稳定,受热不易发生分解和NaHCO3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
【新课讲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新课讲解】碳酸钠的用途
【新课讲解】碳酸氢钠的用途
【思维启迪】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

【课堂达标】
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
解析:氧化钠是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故A错误;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是过氧化物,故B错误;和水反应都会生成氢氧化钠,故C正确;氧化钠不是氧化剂,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故D错误。
2.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
A.Na
B.NaOH
C.Na2O
D.CaO
解析:NaOH可吸水潮解;Na2O可与水反应:Na2O+H2O —— 2NaOH;钠可与水反应:2Na+2H2O —— 2NaOH+H2↑;CaO可吸水:CaO+H2O —— Ca(OH)2。只有选项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
3. 下列反应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反应式:Na2O + H2O —— 2NaOH
B. 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反应式: Na2O + CO2 —— Na2CO3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反应式: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
D.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式:Na2CO3+2HCl——2NaCl + H2O + CO2 ↑
解析:选项A为氧化钠和水的反应式,正确的反应式为: Na2O + H2O —— 2NaOH
4. 下列选项中,不是碳酸钠的用途的是( )
A.纺织
B.制作肥皂
C.做玻璃
D.制药
解析:碳酸钠的用途包括:纺织、制皂、造纸、制玻璃;碳酸氢钠的用途包括:制药、烘焙蛋糕。因此选D。
和老师一起观察图片。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观察实验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观察实验现象。
同学们观看图片和文字描述。
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自行思考,完成课堂练习。
通过观察,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老师口述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通过老师口述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老师口述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通过老师口述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通过老师口述和实验展示,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通过对习题的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
课堂小结
钠的化合物包括: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
氧化钠:白色固体,碱性氧化物,在常温下与氧气反应得到,可以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过氧化钠:淡黄色固体,过氧化物,燃烧或加热时与氧气反应得到,可以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碳酸钠:又名:纯碱、苏打,白色粉末,稳定性强,受热不易分解,可以与酸反应,常用于纺织、制皂、造纸、制玻璃。
碳酸氢钠:又名:小苏打,细小的白色晶体,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可以与酸反应,常用于制药和烘焙蛋糕。
学生和老师一起快速回顾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总结,帮助同学们加深印象。
板书
学生在笔记本上对板书进行誊写。
方便学生课后回顾。
课件30张PPT。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二课时)课程学习目标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单质钠的相关性质和用途。 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可以和氧气、水、酸、盐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那么钠的化合物有哪些?它们又有哪些性质呢?导入回忆前面做过的实验
把钠放在氧气中,会产生氧化钠:加热钠,会产生过氧化钠:4Na + O2 —— 2Na2O2Na + O2 —— Na2O2氧化钠是白色的固体,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新课讲解氧化钠过氧化钠思考·讨论氧化钠与水反应和氧化钙与水反应类似,你能写出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思考·讨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属于氧化物。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呢? 将1~2mL水滴入盛有1~2g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思考·讨论 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思考·讨论思考·讨论2Na2O2 + 2H2O —— 4NaOH + O2↑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新课讲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钠的化合物除了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还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他们分别有什么性质呢?碳酸钠碳酸氢钠思考·讨论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Na2CO3和NaHCO3(各约1g)。观察Na2CO3和NaHCO3的外观并进行描述。思考·讨论 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震荡,观察现象,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温度计示数有何变化?思考·讨论 继续向两支试管加入5mL水,用力振荡,有何现象?再分别加入1~2滴酚酞溶液,有何现象?思考·讨论 碳酸钠是白色粉末,碳酸氢钠是细小的白色晶体。实验表明,向碳酸钠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钠结块变成晶体,并伴随着放热现象。向碳酸氢钠中加入少量水后,碳酸氢钠能溶解,并伴随吸热现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碳酸钠粉末遇水生成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晶体——水合碳酸钠(Na2CO3.xH2O)。碳酸钠晶体在干燥空气里逐渐失去结晶水变成碳酸钠粉末。新课讲解结论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 ,观察现象,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思考·讨论书写NaHCO3受热发生分解的反应式思考·讨论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新课讲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碳酸钠的用途新课讲解碳酸氢钠的用途新课讲解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的原理: 第一步: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
第二步: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

NaCl + CO2 + NH3 + H2O —— NaHCO3↓+ NH4Cl(可作氮肥)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CO2循环使用)
思维启迪总反应方程式:1、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都是碱性氧化物
C.都能和水反应形成强碱溶液 D.都是强氧化剂课堂达标解析 氧化钠是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故A错误;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是过氧化物,故B错误;和水反应都会生成氢氧化钠,故C正确;氧化钠不是氧化剂,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故D错误。C 2.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
是( )

A.Na B.NaOH C. Na2O D. CaO课堂达标解析 钠可与水反应:2Na+2H2O —— 2NaOH+H2↑; NaOH可吸水潮解;Na2O可与水反应:Na2O+H2O —— 2NaOH, ;CaO可吸水:CaO+H2O —— Ca(OH)2。只有选项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A3.下列反应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 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反应式:Na2O + H2O —— 2NaOH
B. 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反应式: Na2O + CO2 —— Na2CO3
C.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反应式: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
D.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式:Na2CO3+2HCl——2NaCl + H2O + CO2 ↑
课堂达标解析 选项A为氧化钠和水的反应式,正确的反应式为:2Na2O2 + 2H2O —— 4NaOH + O2↑
A4.下列选项中,不是碳酸钠的用途的是(  )
A.纺织 B.制作肥皂
C.做玻璃 D.制药课堂达标解析 碳酸钠的用途包括:纺织、制皂、造纸、制玻璃;碳酸氢钠的用途包括:制药、烘焙蛋糕。因此选D。D钠的化合物白色固体,碱性氧化物
常温下与氧气反应得到
可以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课堂小结氧化钠碳酸钠过氧化钠碳酸氢钠淡黄色固体,过氧化物
燃烧或加热时与氧气反应得到
可以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又名:纯碱、苏打,白色粉末
稳定性强,受热不易分解
可以与酸反应
常用于纺织、制皂、造纸、制玻璃又名:小苏打,细小的白色晶体
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
可以与酸反应
常用于制药和烘焙蛋糕作业布置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