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钠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钠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9-10 15:18:08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课题
钠及化合物(第3课时)
单元
2
学科
化学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
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
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化学态度.
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重点
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
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
难点
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教师:还记得上次课里,我们做实验将金属钠进行燃烧时,观察到的火焰的颜色吗?(展示图片)
回答:金属钠燃烧的火焰是黄色的。
教师提问:所有金属燃烧的颜色都是黄色吗?
回答:大多数金属或他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有的特征颜色。这些颜色各有不同。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在老师的带领下,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在老师的带领下思考问题并引出这节课的问题。
回顾已学习的内容,能够较快地让学生进入本节课堂学习。
简单的思维训练能够让学生不害怕对本节课知识点学习,感悟本节课的知识点。
讲授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
【新课讲解】观察铂丝燃烧的颜色
教师:第一步: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放在酒精灯外焰(最好用煤气灯)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为止。
第二步: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再蘸取碳酸钾溶液做相同的实验,此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
(展示图片并现场演示过程)
【思考讨论】教师:① 为什么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回答:因为外焰温度高。
总结: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展示图片)
【思考讨论】教师:② 为什么最好使用煤油灯?
回答:因为煤气灯的火焰颜色浅、温度高。
总结:煤油灯为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多为玻璃质材,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展示图片)
【思考讨论】教师:③ 为什么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
回答:为了防止酒精灯火焰的颜色影响观察。
总结:蓝色钴玻璃是一种特殊的观火玻璃,主要用于化学实验室钾的焰色反应观火。(展示图片)
【思考讨论】教师:④ 第一步为什么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为止?
回答:与原火焰颜色相同是为了更好地观察钠盐的颜色,防止铂丝上残留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的干扰。
【思考讨论】教师:⑤ 第二步为什么把铂丝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时?
回答:铂丝在用过以后,上面会残留一些遗留的物质,如果不灼烧至无色,会影响被检测物质的焰色,因此要灼烧至无色。
【新课讲解】观察铂丝燃烧的颜色:
① 洗:用盐酸洗去铂丝表面的杂质
② 烧:将铂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与酒精灯颜色一致
③ 蘸:蘸取试样
④ 烧:在火焰上灼烧
⑤ 观:观察火焰颜色(若检验钾要透过钴玻璃观察)
【新课讲解】教师: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判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展示图片)
【思维启迪】一些金属的焰色:

【思考讨论】教师:焰色反应使金属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那么焰色反应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燃烧过程有新物质产生吗?
回答: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它并未生成新物质,焰色反应是物质原子内部电子能级的改变,通俗的说是原子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
【新课讲解】教师: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就是锂、钠、钾、锶、钡等金属化合物所呈现的各种艳丽色彩。(展示图片)。
【思维启迪】焰色反应检验钠离子
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吸少许酒精(95%乙醇),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
【思维启迪】焰色反应检验钾离子
方法一(烧杯-酒精法):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钾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钾粉末放在一个蒸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教师: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
【思维启迪】焰色反应检验钡离子
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入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
方法二(棉花-水-烧杯法):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
【课堂达标】
1、下述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
解析: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是防止酒精灯火焰的颜色影响观察;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是为了更好地观察钠盐的颜色,防止铂丝上残留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的干扰;将铂丝用盐酸洗净是为了把铂丝燃烧产生的物质洗净方便下一步观察;选择颜色较浅的火焰是为了方便观察燃烧的颜色。故选①②③④。
2.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D.都一样
解析: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故选择选项A。
3. 有关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表现的性质
B.焰色反应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
C.焰色反应看到黄色火焰并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不含钾元素
D.洗涤焰色反应中用到的铂丝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解析:金属的化合物也能表现出焰色反应,A不正确;焰色反应是因为发生了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B不正确;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是紫色,C正确;稀硫酸会和铂丝反应,生成沉淀,影响观察,D不正确。
4. 下列金属元素与对应的焰色反应颜色正确的是( )
A.锂—紫色
B.铷—砖红色
C.钡—黄色
D.锶—洋红色
解析:锂的焰色反应对应的颜色是紫红色,A不正确;铷的焰色反应对应的颜色是紫色,B不正确;钡的焰色反应对应的颜色是黄绿色,C不正确;锶的焰色反应对应的颜色是洋红色,D正确。故选D。
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老师和同学一起讨论,思考问题。
同学们观看图片和文字描述。
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记录笔记,在书中相应部位进行誊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自行思考,完成课堂练习。
通过观察,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
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方便课后回顾。
通过讨论,帮助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
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方便课后回顾。
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方便课后回顾。
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方便课后回顾。
通过对习题的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巩固。
课堂小结
观察铂丝燃烧的颜色的步骤包括:
洗:用盐酸洗去铂丝表面的杂质
② 烧:将铂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与酒精灯颜色一致
③ 蘸:蘸取试样
④ 烧:在火焰上灼烧
⑤ 观:观察火焰颜色(若检验钾要透过钴玻璃观察)
焰色试验的概念: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判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
焰色试验的用途:可以利用焰色试验辨别不同的离子。
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钠-黄色;钾-紫色;铷-紫色;锶-洋红色;钡-黄绿色;钙-砖红色;铜-绿色。
利用焰色反应可以制作五彩斑斓的烟花。
学生和老师一起快速回顾本次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总结,帮助同学们加深印象。
板书
学生在笔记本上对板书进行誊写。
方便学生课后回顾。
课件25张PPT。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课程学习目标导入 还记得上次课里,我们做实验将金属钠进行燃烧时,观察到的火焰的颜色吗? 金属钠燃烧的火焰是黄色的导入 大多数金属或他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出特有的特征颜色。这些颜色各有不同。 第一步: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放在酒精灯外焰(最好用煤气灯)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为止。
第二步: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时,再蘸取碳酸钾溶液做相同的实验,此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
新课讲解观察铂丝燃烧的颜色思考·讨论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思考·讨论 煤油灯为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多为玻璃质材,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② 为什么最好使用煤油灯?因为煤气灯的火焰颜色浅、温度高。思考·讨论 蓝色钴玻璃是一种特殊的观火玻璃,主要用于化学实验室钾的焰色反应观火。③ 为什么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为了防止酒精灯火焰的颜色影响观察。思考·讨论① 洗:用盐酸洗去铂丝表面的杂质
② 烧:将铂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与酒精灯颜色一致
③ 蘸:蘸取试样
④ 烧:在火焰上灼烧
⑤ 观:观察火焰颜色(若检验钾要透过钴玻璃观察) 新课讲解观察铂丝燃烧的颜色 根据火焰呈现的特征颜色,可以判试样所含的金属元素,化学上把这样的定性分析操作称为焰色试验。新课讲解一些金属的焰色思维启迪思考·讨论焰色反应使金属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那么焰色反应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反应,燃烧过程有新物质产生吗?新课讲解焰色反应检验钠离子思维启迪 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吸少许酒精(95%乙醇),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焰色反应检验钾离子思维启迪 方法一(烧杯-酒精法):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钾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钾粉末放在一个蒸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观察钾的焰色时,室内光线不要太强,否则浅紫色的钾焰不明显焰色反应检验钡离子思维启迪 方法一(铁丝-棉花-水法):取少量研细的氯化钡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入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取一小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吸饱水后又挤干,把这棉花沾满上述糊状氯化钡,放在酒精灯火焰下部的外焰上灼烧,可看到明显的黄绿色钡焰。
方法二(棉花-水-烧杯法):跟方法一类似,把一小团棉花沾水后挤干,沾满糊状氯化钡,放在一倒置的烧杯上,滴加七八滴酒精,点燃。可与棉花酒精燃烧比较。1、下述对焰色反应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说明,正确的是(   )
①钾的火焰颜色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②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
③每次实验后,要将铂丝用盐酸洗净
④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浅的火焰课堂达标解析 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是防止酒精灯火焰的颜色影响观察;灼烧到与原来火焰的颜色相同是为了更好地观察钠盐的颜色,防止铂丝上残留的其他物质对实验的干扰;将铂丝用盐酸洗净是为了把铂丝燃烧产生的物质洗净方便下一步观察;选择颜色较浅的火焰是为了方便观察燃烧的颜色。①②③④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

A.外焰 B.焰心 C.内焰 D.都一样课堂达标解析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故选A。A3.有关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表现的性质
B.焰色反应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产生的
C.焰色反应看到黄色火焰并不能确定该物质一定不含钾元素
D.洗涤焰色反应中用到的铂丝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课堂达标解析 金属的化合物也能表现出焰色反应,A不正确;焰色反应是因为发生了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B不正确;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是紫色,C正确;稀硫酸会和铂丝反应,生成沉淀,影响观察,D不正确。C4.下列金属元素与对应的焰色反应颜色正确的是(  )
A.锂—紫色 B.铷—砖红色
C.钡—黄色 D.锶—洋红色课堂达标解析 锂的焰色反应对应的颜色是紫红色,A不正确;铷的焰色反应对应的颜色是紫色,B不正确;钡的焰色反应对应的颜色是黄绿色,C不正确;锶的焰色反应对应的颜色是洋红色,D正确。故选D。D焰色反应课堂小结作业布置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