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测试 (含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23 16:3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考试范围1—3课)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20小题,共60分)
1、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
A、白银大量外流
B、人民体质下降
C、政府吏治腐败
D、军队军纪涣散
2、英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其根本原因是( )
A、虎门销烟对英国打击最为沉重
B、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C、有印度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D、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是世界殖民霸主
3、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 B、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C、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4、“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中国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竖起了林则徐纪念碑。”“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是指( )
A、力主禁烟 B、缉拿烟贩 C、收缴鸦片 D、虎门销烟
5、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他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甲午战争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7、《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
A、领土主权 B、司法主权 C、关税自主权 D、内河航运权
8、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9、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D、中国国内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10、《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里的“夷狄”是指( )
A、英国侵略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
11、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12、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 )
A、李慈铭否定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相处的一手资料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3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抢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沙俄
14、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似点是( )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 B、教训清朝使其顺应要求
C、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D、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15、马克思在论及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时说道“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在此,马克思旨在强调( )
A、两次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B、英国侵略是太平天国兴起的唯一因素
C、英国领先于世界的军事是矛盾的根源
D、太平天国的斗争矛头最主要指向英国
16、下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颁布《资政新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②③①④
17、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北伐军的失败 B、天京事变
C、《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
D、中外反动军队疯狂反扑
18、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内乱毁梦”是指( )
A、永安建制分封诸王 B、曾国藩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发生了天京事变 D、清政府“借师助剿”
19、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都( )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20、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遇到的新情况主要是( )
A、利用宗教来发动农民起义 B、发生了内部斗争
C、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D、领导人贪图享乐
二、文字题(共3道,40分)
21、(1)右图为鸦片战争示意图,读图填空:英国舰队首先封锁的江面是______(河流);《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最多的省份是 ;英国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 战死。(3分)

(2)“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有沿海入长江。”材料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你如何理解“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5分)



(3)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条约中被迫开放了五个通商口岸。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在政治、经济方面对中国的影响(7分)


22、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此表所列为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单位:万英镑)
年份 1840 1842 1845 1850 1851 1852
输华商 品总值 54.6 96.6 239.0 140.0 216.0 100.0

材料二 外国人始终向将贸易从五个口岸扩展到全中国,在北京设立常驻使节以绕开顽固的广州当局,以及由于战后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而产生的降低关税要求。这些问题汇合到一起,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1856年,三国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朝廷告知可允许作一些合理的小变动,但重大条款不予考虑,以免万年和约《南京条约》失去其意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


(2)材料二中“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内部正面临怎样的统治危机?(8分)



(3)材料二“1856年,三国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为此西方列强发动了什么战争,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4分)




23、材料一 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伪引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材料二 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制度非常森严,君臣上下有了天渊之别,甚至连称呼、服饰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准逾越。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天王及诸王、侯都是世袭的。 ——引自《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材料一中称太平天国领袖为“逆”“贼”,表明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上?(2分)

(2)材料一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入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3)材料二说明什么?(2分)


(4)综合材料一二,你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D 5、A 6、B 7、C 8、A 9、A 10、B 11、B 12、B
13、D 14、A 15、A 16、B 17、B 18、C 19、C 20、C
二、文字题
21、(1)南京;珠江;福建
(2)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政治:中国的领土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22、(1)中国人民购买力低下;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目的没有实现。
(2)对华商品倾销额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与中国方面打交道不顺畅;战后商品价格下降造成经济损失等。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威胁清朝统治。
(3)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3、(1)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
(2)革命意志减退,生活日益腐化;洪秀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3)太平天国政治上出现明显的封建化趋势,封建等级森严。
(4)受农民阶级局限的制约,太平天国领导者在定都天京后,封建特权思想膨胀,贪图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