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一轮复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
历史岳麓版版 高三
新知导入
1、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列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3、军事因素: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形成
4、科技条件: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5、思想因素: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6、导火索(直接原因):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补充: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1、客观条件:20世纪初,世界基本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牵一发而动全身”;
2、可能条件:科技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范围扩大,从而导致世界性大战;
3、现实条件:工业革命中崛起的列强,为了争夺殖民地而战,因此影响整个世界。
1882
1892
意
德
奥
英
法
俄
争夺世界殖民地
争夺巴尔干
争夺巴尔干
普法战争仇怨
1879
1904
1907
突尼斯问题
1879年德奥结盟
1882年《三国同盟条约》标志着德、奥、意三国同盟国正式确立
1892年《法俄军事协定草案》
1904年《英法协约》
1907年《英俄协约》英、法、俄协约国成立
补充: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军国主义:整个国家围绕战争运转,国家一切事务以军事扩张为主
(为什么德国军国主义严重?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大量军国主义残余。
为什么德国掀起军国主义浪潮?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后起之秀,德国崇尚用军事力量重新分配殖民地。)
2、极端民族主义:支持国家对外扩张,宣传“民族优越论”, 鼓吹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声称对手要损害自己,煽动民众仇恨情绪,鼓噪民众支持战争,用武力“自保”。
举例:德国“泛日耳曼主义”、俄国“泛斯拉夫主义”
补充:什么是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
▲考点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战役 时间 新式武器 特点
马恩河战役
1914年9月
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凡尔登战役
1916年2月
飞机、飞艇
毒气弹
时间最长
最惨烈
索姆河战役
规模最大
坦克
1916年6月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日德兰海战
最大的一次海战
潜水艇
1916年5月底
第三阶段
美国参战 中国加入协约国
俄国退出 同盟国相继投降
▲考点3:巴黎和会(1919年)
1、会议概况:
1919年,战胜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巴黎和会,27个战胜国代表参加会议(战败国和苏俄被排除在外)。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三巨头操纵会议,会议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的分赃会议。经过激烈争吵,会议最终签订《凡尔赛和约》。
2、和会决定:德国赔地赔款减军队+国际联盟盟约+山东给日本
3、注意: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消息传回中国,引发了五四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开辟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独立决定自己命运的先例。
▲考点4: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和约》+国际联盟盟约+战胜国与其他战败国签订的和约
共同构成一战后以欧洲为主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英法惩治德国、宰割弱小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①维持了欧洲的短暂和平,使经济得以恢复发展
②确认了一些民族国家的独立
③开始通过国际会议和国际机构协调国际关系
进步性:
①对战败国的宰割导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②分赃不均,导致战胜国内部的矛盾
③任意宰割导致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高涨
④武装干涉十月革命,导致帝国主义与苏俄矛盾尖锐
不稳定性
2.实质:
1.含义
3.评价:
局限性:
1.民族自决原则
2.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3.以会议而不是战争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4.以发展来保障和平
5.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6.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际维和组织协调各国矛盾
补充:巴黎和会以及凡尔赛体系无法实现真正的和平。那如何才能真正的维护世界和平呢?
▲考点5:国际联盟(1920年,美国未加入)
1.背景:①一战后兴起和平主义思潮,人们呼吁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
②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纲领”
③巴黎和会通过国际联盟盟约
2.成立:1920年初在日内瓦成立,1946年二战后宣告解散
3.主要活动
①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纵容法西斯侵略
②九一八事变后,宣布日本为侵略国,却主张列强共管东北
③放任二战爆发,毫无作为
4.地位:
①在维护世界和平,制止侵略及处理国际问题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②但被英法操控,成为维持霸权的工具
▲考点6:华盛顿体系
1.1921年,美英日法中意葡荷比,在华盛顿召开华盛顿会议
2.议题:限制海军军备问题,太平洋及远东问题
3.会议内容:
①签订《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争霸亚太的障碍
②签订《五国海军条约》,标志着英国丧失海上优势
③签订《九国公约》,日本不再独占中国,确认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积极:①调整了英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关系
②使欧洲和亚太保持了暂时稳定
③军备得到一定的控制
④有利于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消极:隐含着许多矛盾,埋下了战争祸根
实质:宰割中国、抑制英日,确立了美国主导的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4.评价:
▲考点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含义: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共同构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关系:凡尔赛体系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矛盾
华盛顿体系协调美日英三国在远东和太平洋的矛盾
3.隐患: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4.评价: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形成新的国际关系新秩序,但没有真正解决多重矛盾,决定这不可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
①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特权;
②同时要求与各国享有均等的与中国进行贸易的机会
内 容:
实 质:
影 响:
美国与他国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日益膨胀。
“利益均沾”,分享侵华权益
补充: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时间:1928年签订
内容:①斥责用战争解决国际纠纷
②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
作用:
放弃战争而是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限制了国家战争权
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
二战后成为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国和日本战犯的法律依据
▲考点8:《非战公约》
一战德国战败
→《巴黎和会》确定德国给法国赔款
→德国拖延交付
→鲁尔危机(法国占领德国鲁尔地区)
→道威斯计划(经济上,由赔款削弱德国变为复兴德国经济再取得赔款)
→《洛迦诺公约》(政治上,承认德国的平等国际地位)
→《非战公约》(外交上,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维持20世纪短暂和平)
补充:几个易混概念的关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