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张PPT)
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
秦汉魏晋南北朝
语文S版 二年级上
新知导入
1.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公元220年曹魏建立)——古代中华文明的发展
【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
(1)政治上:秦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奠定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西汉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汉武帝建立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吏。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形成全国性商业中心(长安)。西汉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外经济交往更加频繁。重农抑商政策加强。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
(3)思想文化上:思想专制不断加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考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专制主义规范了中央决策机制(谁来拍板说了算的问题)
特点是皇权至上
中央集权规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特点是地方服从中央,地方官由中央任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服从中央,中央服从皇帝
▲考点2:郡国并行→王国问题→七国之乱→推恩令
郡国并行制:汉高祖时期,有的地方是郡县制,有的地方是分封制
王国问题:汉文帝时期,诸侯不服中央,拥兵、征税、铸币,实际成为独立的王国,威胁中央集权
七国之乱:汉景帝时期,晁错建议“削藩”,刘邦的侄子刘濞联合七个刘姓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3个月后被镇压。
推恩令:汉武帝时期,要求诸侯死后把领地分封给所有儿子,结果使诸侯越分越弱,再也没有实力对抗中央
2.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曹魏建立~581年隋朝建立)——古代中华文明曲折发展
【阶段特征】政权更替频繁,是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
(1)政治上:武将专权、地方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推行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士族地主势力扩大。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2)经济上:北方经济恢复,江南经济兴起,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不断发展。北魏推行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
(3)思想文化上: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发展出现危机。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成就领先世界。凸现个性的文人画形成;书法获得第一次大发展,代表人物是王羲之。
▲考点1:九品中正制
把人才分成九等,按等级授予官职
开创初期依据才能分等级,后期演变为依据世家门第选官
▲考点2:均田制(北魏至隋唐)
是按人口分配无主荒地
作用:发展生产力,抑制土地兼并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