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4张PPT。学习对对子语文人教版 高中一年级上
●《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那时方会得对课,你道他对的课是怎么样妙的?李先生道:‘一双征雁向南飞。’赵雄对道:‘两只烧鹅朝北走。’」
●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大约由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不但名词要对名词,静词要对静词,动词要对动词;而且每一种词里面,又要取其品性相近的。例如先生出一山字,是名词,就要用海字或水字来对他,因为都是地理的名词。」
●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对 联 的 传 统 旧时私塾中的一种功课,即对对子。 晨读对韵
1、 麻 韵 (a )
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黄莺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花,白鹭对乌鸦。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两点三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光明对黑暗,谨慎对浮夸。
苹果脸,葡萄牙,异卉对奇葩。知音存海内,朋友遍天涯。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波 韵 (o)
繁对简,少对多,蔓草对松萝。珊瑚对玛瑙,河蚌对田螺。
星妩媚,月婆娑,曲径对斜坡。黄莺歌婉转,绿柳舞婀娜。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弦对管,鼓对锣,淅沥对滂沱。观光对借鉴,浊浪对清波。
须奋斗,莫蹉跎,北海对东坡。眼中沧海小,衣上白云多。
气似长虹贯玉宇,心如皓月映澄波。 鲁迅幼年时一次对课,寿镜吾先生出上联“独角兽”,让众童生对,有的对“双头蛇”,有的对“三脚蟾”有的对“六耳猴”,生先皆不中意,鲁迅以“比目鱼”对之。先生拍案叫绝。
原因:“独角兽”中的“独”字有讲究,不是数字,却能表示数目——“1”。
如果对成“双头蛇”、“三足乌”、“六耳猴”、“九头鸟”、“百足虫”等,用的可是真正的数目字,不算工稳。
而“比目鱼”的“比”字很妙:不是数目字,却也能表示数目“2”。 对对子:古老而新鲜、语文基础训练方法。
古老:千年以上,古人 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方法之一;
新 鲜:自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以来,被废弃不用。
苏教版语文教材
第5册基础练习2读一读: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中对外,后对先,树下对花前。 红对白,绿对黄,故国对他乡。 深对浅,重对轻,有影对无声。
第6册练习4读一读 :
春对夏,秋对冬,翠竹对苍松。 明对暗,淡对浓,芍药对芙蓉。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楼对阁,户对窗,大海对长江。
第 7册练习3照样对对子:
白银对(黄金),壮丽对( ) 蓝天对( ),夜晚对( )
东升对( ),汗水对( ) 发明对( ),珍禽对( ) 中 华 第 一 联新 年 纳 余 庆嘉 节 号 长 春公元964年除夕后蜀之主孟昶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又称联语、楹贴等。结构形式上由上下两句构成,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讲究对偶的一种联语。对联来自春联,春联来自"桃符"。
楹联:与中国传统建筑格式有关,古时称一间为一楹。楹:厅堂前柱子,将联语悬挂或贴在柱子上就叫楹联。
联语又与律诗有关,律诗讲求对偶,其中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类似两副对联。故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是汉语言文学中的奇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珍宝。 知县郑板桥大年三十走出县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中看到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身边的衙役不解其意,板桥看后,立即命令身边人从家里送来衣物和粮食。(缺衣少食)
这是比较有趣的“隐字联”。 对联虽小,却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有时候,一个对联,不啻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如何贴对联?
对联有上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
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自然就是上,左手是下。
对联讲究平仄押韵,遵循仄起平入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自右而左。对联特点经过千年发展和文人墨客千锤百炼,形成一套完整规范和诸多讲究的形式。
对子:对偶句,由上下两对句组成。上句称上联也叫上支,下句称下联也叫下支。律诗的中间两联即为对偶句,赋与骈体文中也多有对偶句。
对联以单联(即单上联或单下联)的字数为计算言的依据。上、下联各四字为四言,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以此类推,还有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十言以上可称多言。
更有多达几十言,上百言的称长联,如云南昆明大观楼孙髯所作之天下第一长联,全文180字,90言之多。书法家黄济云所书南京长联,共256字,128言。字数讲相等,
字音讲平仄,
词语讲对仗,
句法讲对称对 联 四 讲 究①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
②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词性相当: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如:五蕴皆空观自在;一心不乱见如来。
结构相称: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
一心常忍辱;万事且随缘。
③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节奏相应: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
漏尽/飞身/去;心空/及第/归。
平仄相谐:上联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
举例: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优 秀 对 联 赏 析 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
对联可俗,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
对联能雅,博大精深,没有止境。
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
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
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赏析】用比喻手法,以天为盘星为子,地为琵琶路为弦,气象宏大,豪迈之情溢于言表。1、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2、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
【赏析】
1、这副对联用四个节气--大雪、霜降、小雪、清明和两个节日--端午、重阳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谈天说地,意境优美。
2、上联从月的形状介绍了天文知识。下联从声音上介绍
春雷的区别,一形一声,构成一副对联,颇具匠心。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赏析】这是对联,也是诗画,联中钩画出一副美妙的夜晚醒月图。其中的数字掺进了乘法运算。上联“十四”是“七”的倍数;下联“一双”是“孤”的两倍。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题书室
2、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林则徐
3、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北京潭柘寺联
评:“笑”、“容”二字巧妙,道出了世态人情,写出了人生众相。
4、 来一口去一口,来去无损;
哭三声笑三声,哭笑皆非。
—清末一婚丧联
点评:用于红白喜事并至之日,精当至极。 5、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点评:第一、四、六的“朝”字读“cháo”,同“潮”,其他的读
“zhāo”, 作“早晨”讲;第一、四、六的“长”字读“zhǎng”,同“涨”,其他的读“cháng”,作“常常”讲。利用了汉字的一字多义、同音假借的特点,长叠有趣,但怪而难工,非凡夫俗子所能为也。
6、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 一秀才联
点评:“月”字六次出现,“年”字六出以对,作联人有真功夫也。“月 圆”逢“月半”,“年尾”接“年头”,时空虽相同,意趣各自异。 7、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西湖岳飞墓联
点评:青山本无意,白铁也无情,皆因忠佞起,称幸或叫屈。何哉?拟人也。
8、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 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座佑铭联
点评:有此志,用此心,何愁区区聊斋不成. 对联雅俗共赏。有那一种文学形式,像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乐道,下为妇人孺子喜爱,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
对联看似简单,实则博大精深。蕴含的知识极广,涉及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修辞学、逻辑性,天文地理,历史典籍,社会人文,无所不包。对联基本技能训练《声律启蒙》节选: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天对地,雨对风。大路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无对有,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天文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
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地理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
洞壑对峰峦。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时令
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
冬至对秋分。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宫室
楼对阁,院对宫。栋宇对垣墉。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几万黄蜂寻苑圃,一双紫燕入帘栊。
国号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姓名
韩对赵,吕对申。张耳对李膺。贾山对潘岳,魏绛对陈平。萧曹汉代称良相,李郭唐朝是伟人。 一字对:
宝------ 来------- 去-------- 全--------
天―― 雪―― 朝―― 夏――
如颜色对:红可对白。可对绿,可对黑。而白可对红,可对黄,可对青。这样你就知道红黄青是平声字,绿白黑是仄声字。(黑是古入声,今为平声。)
如数字对:一可对三,千,双。二四五六七八九十百都是仄声字。
虚字对:之、乎可以对者、也。之与乎是平声,者与也是仄声。
一个字成为完整对联显得单薄,因而极少见。有一副对联很有名,上联是死字正写,下联是生字倒写。表达的“宁可站着死,决不倒着生”的含义。二字对:
祥云对( ) 暮雨对( ) 重阳 对( ) 冬至对( ) 海阔对( ) 月白对( ) 玉兔对( ) 瓜田对( ) 红花对( ) 天地对( ) 旷野对( ) 麦荷对( ) 鱼虫对( ) 白雪对( ) 暮色对( ) 长堤对( ) 雨雪对( ) 松梢对( ) 草舍对( ) 水绕对( ) 暮色对( )
窗前莺共语,帘外燕( )。 三字对:秋月白对( ) 风瑟瑟对( )
春江碧 对 ( ) 蚕吐丝对( )
辞旧岁对( )
四字对:
柴米油盐( ) 画饼充饥 ( )
行千里路( ) 粗茶淡饭( )
指鹿为马( ) 固若金汤( )
雪中送炭( ) 伶牙利齿( )
流芳百世( ) 井然有序( )
精雕细刻( ) 1、山翠 对 月白
2、绿叶 对 红花
3、海阔 对 天高
4、碎 对 全(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5、宝 对 珍(成语:奇珍异宝)
6、玉兔 对 锦貂
7、果树 对 瓜田
8、天地 对 乾坤
9、旷野 对 长空
10、玫瑰(梅桂) 对 麦荷
11、来对往,去对回,雨雪对风霜,松梢对竹叶,草舍对紫扉,
水绕对云横, 暮色对朝晖,窗前莺共语,帘外燕双飞。 11.鸟兽 对 鱼虫
12.白雪 对 墨梅
13.暮色 对 朝烟
14.高岸 对 长堤
15.春江碧 对 秋月白
16.风瑟瑟 对 雨潇潇
17.琴棋书画 对 柴米油盐
粗茶淡饭( 山珍海味)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
井然有序( 杂乱无章) 指鹿为马(点石成金 )
固若金汤(危如累卵 ) 精雕细刻( 粗制滥造)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伶牙利齿( 笨嘴拙舌)
《快速学对歌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两分明。有无与虚实,死活并重轻。
上去入声皆仄韵,东西南字是平声。
虚对实,实对虚,轻重莫偏枯。留心勤事业,满腹富诗书。
古人已用三更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寻义理,辩声音。呼吸务调匀。宫商角徵羽,牙齿舌喉唇。
难呼语气皆为浊,易纽言词尽属清。
须熟习,莫闲嬉。讲解更思微。磨穿桑氏砚,坚下董生帷。
一旦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特 殊 对 联 写 作 所 使 用 的 方 法
析字(拆字、合字):
拆字联:踢倒磊城三块石 剪断出字两重山
合字联:蚕为天下虫 鸿是江边鸟
镶嵌 :天下万物皆润泽世间无水不之东
加减 、翻造、
双关: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同音: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回文: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
数字: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联绵:独抱琵琶寻旧曲;数教鹦鹉念新词。叠字: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反复: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复叠: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顶真: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非正宗对联: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郭沫若为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毛泽东名 联 赏 析
斯诺和姚萃农合挽鲁迅联,分别嵌入了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
全联表达了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和旗手的无可企及的地位和作用,表明了痛悼之情。1、巧藏作品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起 八 代 衰,自 昔 文 章 尊 北 斗
兴 四 门 学,即 今 俎 豆 重 东 胶
北京韩愈祠联。上联“起八代衰”出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之句。苏轼以这副对联指出了韩愈在散文领域的开创之功以及在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和突出地位,并称之为“北斗”。
下联突出韩愈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四门学”是指北魏时创设的学校,属国子监;“俎豆”指古代祭器;“东胶”原指周代大学,这里指韩愈祠所在地国子监。下联是说韩愈重视教育,鼓吹从师学习,为后世敬仰。2、叙述人物功绩。3、暗嵌人名 康有为挽谭嗣同联。复生是谭嗣同的字。上联痛彻心肺地道出了谭嗣同名为复生,实已不复生,言辞哀惋;下联语意双关,暗指自己难有作为。
挽联中将死者、生者(作者自己)连为一体,实为联中极品。复 生 不 复 生 矣
有 为 安 有 为 哉4、突现创作风格。
郭沫若为淄川蒲松龄故居所题,十分精当地评价了蒲松龄《聊斋志异》的风格特点,内容上写妖狐鬼怪的故事,深处是刺贪刺虐,批判丑恶现实的。“高人一等”“入骨三分”表现了郭老对蒲松龄作品的极高评价。写 鬼 写 妖 高 人 一 等
刺 贪 刺 虐 入 骨 三 分
督 亢 图 中 不 杀 人
咸 阳 殿 上 空 流 血
写荆轲。强秦吞燕,迫在眉睫。荆轲带着燕国地图和太子丹的托付踏上了“刺杀秦王”的不归之路。咸阳殿上,秦舞阳的怯懦和荆轲的勇武形成鲜明的对比。“图穷匕见”,终未能刺杀秦王而空自流血,正应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5、隐含历史事件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铁板铜琶”是前人来评价苏词豪放风格的:“学士词,似关西大汉,执铁板铜琶,唱‘大江去’……”“大江东去”是苏轼代表作《赤壁怀古》中的起句。“美芹”指辛弃疾的《美芹十论》,“悲黍”是用典,也叫“黍离之悲”,表现的是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鸿雁南飞”暗射南宋面对金人入侵,都城南迁。
全联歌颂了辛弃疾心忧黎民、爱国报国的情怀。6、综合型学以致用 一、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 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⑴上联: ① ,下联: 。
⑵上联: ,下联: 。
二、根据平时诵读内容,完成下面对联。
⑴青山有幸埋忠骨 。
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⑶耳闻夏蚊成雷 。
⑷“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让我们想到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 ⑸
⑹
三、有位同学在端午节写了一副对联,请把下联所缺词语补充完整。
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赛龙舟 传四海四、下列拟写的对联不符合对偶的一项是 ( )
A旗开得胜 马到成功
B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C室雅何须大 花鸟不在多
D竹菊梅兰可养性 琴棋书画养耐性
五、同学们要在班级门口张贴一副赞美老师的对联,请你根据具体内容,把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每个括号只填入一个表示数量的字。
上联:一支粉笔,( )袖清风,启迪( )秋智慧
下联:( )尺讲台,四季沐雨,传递万世文明 六、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
1、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2、玉帐深宵悲骏马,
楚歌四面促红妆。
3、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七、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语序有的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下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已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