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第四单元《田单》课件(11张pp+教案+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人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史记》第四单元《田单》课件(11张pp+教案+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4 15:59:12

文档简介

《史记·田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合理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田单是如何因势利导,出奇制胜的,进而加深对“决胜疆场的艺术”单元主题的理解,感受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博大精深。
2、在掌握“言”的基础上,领会“文”的魅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参照注解,课前预习,熟练掌握文本中的文言知识点。
2.引导学生分析田单运筹帷幄、决胜疆场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向来重视谋略。两千三百多年前,齐国人田单,在齐国危亡之际,出奇谋,用奇兵,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即墨之战。那么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司马迁的《田单》,领略其出奇制胜、决胜疆场的艺术魅力。
二、诵读:
请同学们先自由地大声地诵读这篇文章。
提出诵读的三个要求:
读准字音;
结合课下注解落实字词;
初步弄懂文意
三、落实字词:
落实一下,找同学起来给大家读一下,请大家注意听,他读的有没有不准确的地方。
临菑 市掾 莒城 顷之 反间 南面而王齐 劓 冢墓 僇先人 行伍 飨士 绛缯衣
落实重点字词:
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田单走安平
燕既尽降齐城
与乐毅有隙
城之不拔者二耳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尽散饮食飨士
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其田单之谓邪!
四、文本探究:
在读准字音,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下面我们来一起探究文本。
通过预习、诵读和初步感知,大家对文本有了基本的了解。我们先来看一下文章结尾司马迁对田单即墨之战的评价。(找一位同学读一遍最后一段,正音)
在这段评价性的文字中,司马迁高度赞扬的是什么?(ppt展示)
提醒:以文本为依据,概括回答
明确:田单用奇兵取胜,即“出奇制胜”(用一个词来概括“奇”)
(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2、田单出奇制胜的高妙之处在于火牛阵的使用,那么火牛阵“奇”在哪里?(ppt展示)
(找同学来读一读火牛阵这一段,正音)
提醒:以文本为依据,概括回答
明确:牛—(即墨已成一座孤城,城内兵力有限)
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
带有一种神异的色彩,似乎是从天而降,有神相助(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
增强了杀伤力(牛角绑着利刃 牛尾绑着浸满油脂的芦苇并点燃)
减少己方的伤亡(牛在前面冲锋陷阵)
(师启:从牛的角度我们已经知道了火牛阵的奇特之处。那么当时仅仅是依靠火牛的力量吗?)
五千精兵 城中的人擂鼓呐喊紧随其后,甚至老弱妇孺都敲击铜器,制造声势,全民皆兵。
田单使用火牛阵,效果如何?(ppt展示)
明确:以文本为依据
燕军大骇 败走 夷杀骑劫 燕军日败亡 收复失地
(齐读第六段火牛阵)
既然火牛阵如此厉害,田单为什么不先用火牛阵呢?(ppt展示)
提醒:小组讨论,以文本为依据,概括回答
明确:
(1)纵反间计 赶走乐毅 弱化对手,为以后计谋的施展创造条件
(2)造神拜师 坚定信心 扰乱敌军军心
(3)又纵反间 割鼻掘坟 激发斗志
身先士卒 同甘共苦 生死与共 树立威信 凝聚军心
(5)示弱诈降 麻痹敌人 “燕军由此益懈”
师结:“田单知士卒之可用”“燕军由此益懈”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知道,田单之前采用的的一系列计谋都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为后面的火牛阵做准备。他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鼓起自己一方的士气,调动起自己一方的力量;一方面又最大限度地分化瓦解、麻痹敌军。在这一切安排齐备的情况下,胜利的天平开始慢慢地向齐军倾斜,这时突然使用火牛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绝地反击,一举收复失地,这就是运筹帷幄、决胜疆场的艺术。
板书:运筹帷幄 决胜疆场
由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司马迁在写人物传记时,在选材的处理上是十分巧妙的。
(让学生再次放声读一读田单运筹帷幄,决胜疆场的这几段)
5、本文浓墨重彩的部分——即墨之战,我们已经赏析了,也领略了运筹帷幄、决胜疆场的艺术魅力,那么大家想一想,课文的一、二段是否可以删掉?为什么?(ppt展示)
提醒:以文本为依据,概括回答
明确:不能删掉
第一段让我们对田单有了一个基本了解。田单是齐国田氏家族的远支,担任临淄的一个小官而且不被了解。 在从安平逃到即墨的时候,他让同族的人锯断车轴突出的部分,然后附上铁笼,成功地逃到即墨。田单有智谋、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初步显示出来,为后文一系列计谋的展开做了铺垫。
第二段介绍了即墨之战的背景。即国土沦丧, 齐闵王被杀 ,即墨守城将领阵亡,大家一起推举田单担任将军,田单就带领城内的人凭借即墨抵抗燕军。齐国危在旦夕,田单临危受命。在这种情况下田单仅凭一座孤城,出奇谋,用奇兵,绝地反击,复国救亡,更体现了田单运筹帷幄、决胜疆场的艺术魅力,所以司马迁在评价田单时,敬慕之情,溢于言表。让我们再来放声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全文总结:历史提供了契机,时势造就了英雄。在敌军入侵,国土沦丧,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田单挺身而出,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复国英雄。
板书:复国英雄
五、课后作业: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受到了哪些启发?(不少于500字)
课件11张PPT。







读准字音
落实字词
读懂文意
初读文本 整体感知
临菑 市掾 莒城 顷之
反间 南面而王齐 劓
冢墓 僇先人 行伍 飨士
绛缯衣
读准字音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
田单走安平
燕既尽降齐城
与乐毅有隙
城之不拔者二耳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尽散饮食飨士
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其田单之谓邪! 落实字词
1、在这段评价性的文字中,司
马迁高度赞扬的是什么?
文本探究
2、田单出奇制胜的高妙之处在于
火牛阵的使用,那么火牛阵“奇”在
哪里?文本探究
3、田单用火牛阵,效果如何? 文本探究
4、火牛阵既然这么厉害,那么田
单为什么不先用火牛阵呢?文本探究
5、课文的一、二段是否可以删掉?
为什么? 文本探究
历史提供了契机,时势造就了英雄。在敌军入侵,国土沦丧,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田单挺身而出,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登上了历史舞台。运筹帷幄,决胜疆场,成为中国历史上当之无愧的复国英雄。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受到了哪些
启发?作业
学习目标
1、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熟读课文,落实重点字音。
2、能够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落实本学案列出的重点文言知识。
重点难点
落实本学案列出的重点文言知识。
知识链接
《田单列传》
《田单列传》是田单一个人的传记,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率领即墨军民击败燕军的经过。
在此之前,齐国曾非常强大,齐湣王北败燕国,南挫强楚,西攻暴秦,并帮助赵国灭掉中山,攻占宋国,扩充了国土一千多里。而燕昭王为了报杀父之仇,尊重人才,礼贤下士,以乐毅为将,联合赵、楚、韩、魏四国,统领五国大军把齐湣王打得大败,攻克了齐都临淄,把无数财宝和传国的礼器都运回燕国。整个齐国都被燕军占领,只有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克。
即墨之战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出奇制胜的战例。田单竟以火牛在前冲锋陷阵,绝地反击,收复失地。这是何等辉煌、何等壮丽的情景!经过太史公如椽巨笔的描绘,使人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更可见其深厚的艺术功力。 从本传的写法看,选材布局有类小说,而不像人物传记,其场面描写和人物刻画也一如小说。本传通篇写田单的奇事奇谋,歌颂田单运用奇谋战胜敌人的军事天才。诚如清人吴见思所云:“田单是战国一奇人,火牛是战国一奇事,遂成太史公一篇奇文,其声色气势,如风车雨阵,拉杂而来,几令人弃书下席。”(《史记论文》)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问题记录
一.全文重点字音
【要求】
(1)诵读全文。在诵读的过程中,按段落顺序,将下列重点字音在文中注出。
(2)脱离课本,将答案写在本学案上。
临菑市掾( ) 莒城( ) 轊折( ) 淖齿( ) 反间( )
士卒忿( ) 降者尽劓( ) 僇先人( ) 飨士( ) 行伍( )
绛缯衣 ( ) 适人开户( ) 顷之( ) 冢墓( )
南面而王齐( )
二.重点文言知识
【要求】
(1)诵读课文。在诵读过程中,按段落顺序,将下列重点字词句在文中注出。
【注】解释加方框的字;翻译加曲线的句子;翻译加横线的句子,并点明句式特点。
(2)脱离课本,将答案写在本学案上。
第1段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湣王时,单为临菑市掾,不见知。及燕使乐毅

伐破齐,齐湣王出奔,已而保莒城。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
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塗,以轊折
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
第2段
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燕军闻齐王在莒,并兵攻之。淖齿

即杀湣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数年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
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
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
第3段
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

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
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
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自主学习
重点文言知识
第4段
乐毅因归赵,燕人士卒忿。而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

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

“当有神人为我师。”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因反走。田单乃起,引

还,东乡坐,师事之。卒曰:“臣欺君,诚无能也。”田单曰:“子勿言也!”

因师之。每出约束,必称神师。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
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
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

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第5段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

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虏掠吾族
家妻妾,令安堵。”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

第6段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

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
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
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
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
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而齐七十

余城皆复为齐。乃迎襄王于莒,入临菑而听政。
第7段
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
第8段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胜。善之者,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如环之无端。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一、通假字:
城坏,齐人走,争涂
淖齿即杀湣王于莒,因坚守,距燕军
田单乃起,引还,东乡坐
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
得千溢
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
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
二、词类活用:
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
东保即墨
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
东乡坐,师事之
燕人怪之
因师之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齐人追亡逐北
齐人追亡逐北
三、古今异义
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 古义: 今义: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古义: 今义:
因师之。每出约束,必称神师 古义: 今义:
立以为将军 古义: 今义:
尾炬火光明炫耀 古义: 今义:
燕军扰乱奔走 古义: 今义:
而城中鼓噪从之 古义: 今义:
四、一词多义
1、见
湣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乐府诗集·木兰诗》
儿童相见不相识。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歧王宅里寻常见。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敢陈愚见。 《晋书·王浑传》
图穷而匕首见。 《战国策·燕策》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习
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
六已经传皆通习之 不习水战。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而
而田单走安平
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4.以
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
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立以为将军
以即墨距燕
兵以正合,以奇胜
5.下
唯独莒、即墨不下
神来下教我
6.于
乃纵反间于燕
遣使约降于燕
束兵刃于其角
7.之
城之不拔者二耳
燕人闻之
顷之,燕昭王卒
8.乘
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胜,燕日败亡
五、特殊句式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不见知
为燕所虏
唯恐见得
淖齿既杀湣王于莒
乃纵反间于燕
遣使约降于燕
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
即墨大夫出与战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令安堵
其田单之谓邪
六、常见实词
单为临淄市掾
燕师长驱平齐
而田单走安平
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并兵攻之
数年不下
燕引兵东围即墨
顷之,燕昭王卒
齐人未附
乃纵反间于燕
田单乃起,引还
与士卒分功
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七、常见虚词
及燕使乐毅伐破齐
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
燕既尽降齐城
与乐毅有隙
乃纵反间于燕
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当有神人为我师
诚无能也
即墨即降
燕军由此益懈
应用学习
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田单走安平 逃跑 B. 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习兵 习惯
C. 以即墨距燕 抵抗 D. 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赠送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信陵君)欲以客往赴秦军
B谴使约降于燕。 (楚王)内惑于郑袖。
C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燕军视之皆龙文。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乃纵反间于燕。 B.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C、而城中鼓噪从之。 D.燕军扰乱奔走。
4.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燕国派乐毅攻破齐国,使齐国的城邑全都投降
B.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只怕他率领军队到来,即墨就不能保全了
C.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燕军把坟墓全都挖开,烧化死人
D. 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在牛尾上浇油、捆上芦苇,并点燃它的末端
5. 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田单有谋略的一组是( )
①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
②愍王时,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③田单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遗燕将
④田单日:“子勿言也!”
⑤乃身操版插,与士卒分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