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开国大典 课件(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 开国大典 课件(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4 18:1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开 国 大 典
开国大典 “开”是建立、成立的意思。“典”是指盛大、隆重的仪式。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大典:隆重的规
模宏大的
仪式。中国的第二次国共内战进行到1949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控制了大部分的中国大陆土地。9月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与社会各界人士在北平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一个国家名称不同于中华民国的新中国,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个新国家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定于1949年10月1日举行建国仪式。
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宣布:“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历史背景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刚刚就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和朱德两位伟人一前一后,最先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当林伯渠宣布开始后,在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位。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撼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
  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代表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共54个单位的54门礼炮齐鸣28响,如报春惊雷回荡在天地间,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升旗之后,毛泽东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紧接着举行了规模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庆祝活动到晚上9点多钟结束,但欢乐的人群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广场上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抬头瞻仰五星红旗。
  这时,大地震动,炮群长啸,齐鸣28响。礼炮声如同报春的惊雷,在天宇间回响激荡,震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把开国大典上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进一步推向了高潮。
庄严神圣的时刻终于到了!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随着话筒里阅兵指挥部的命令,许欣之挥动红旗向阵地下达“放!”的命令,礼炮齐鸣。28响与升国旗奏国歌同时开始同时结束。礼炮队圆满完成了这一历史性任务。
  1949年8月1日,聂荣臻代表中央军委,把第一面八一军旗授给了他们。国外一些国家在举行庆典活动时,一般都鸣礼炮21响,就是最高的礼仪。开国大典为何要鸣28响呢?
  原来,54门大炮表示当时统计的我国有54个民族,28响礼炮表示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起,领导全国人民,经历了28年的奋斗,才使国家独立,人民翻身当家做主,才迎来了1949年10月1日下午的开国大典。从此咱们的祖国不断繁荣兴旺,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开国大典过程一、宣告成立
二、开国大典上的礼炮鸣响
三、规模浩大的阅兵式
四、难忘的群众大游行
五、开国大典上的外国朋友

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

1、填空:
① 开国大典是在(  )年(  )月(  )日下午(  )时举行的。
②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  )门大炮齐发,一共(  )响。
③ 阅兵式进行了(  )钟头。
2、想想课文介绍了开国大典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
3、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入场
宣告成立升国旗(鸣礼炮)读公告
阅兵式
群众游行1-414-1611-135-10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开国大典于 年 月 日在首都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 ,有 ,有 ,估计总数 。会场在 。主席台设在 。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6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进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抹黑起床,步行二三十公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6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进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抹黑起床,步行二三十公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默读课文5——10节,按顺序排序。
( )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政府成立。
(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 )礼炮响起来。
( )下午三时正,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 )毛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 )阅兵式开始。1234567小组读5——10节,思考:
(1)在各项仪程进行中,会场情况怎样?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情?并用“~~” 划出描写人们表现的语句。
(2)小组配合有感情朗读。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30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30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着鲜红的国旗。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们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30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反复运用这些词,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热烈,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群众激动、欢喜的心情,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对新中国、对人民领袖的热爱之情。) 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同时响起一阵掌声(反复描写掌声,突出了开国大典的隆重热烈,强烈地表达了人民群众激动、欢喜的心情,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党、对新中国、对人民领袖的热爱之情。) (运用排比句,增强了语气,
强调了“传到全国各地”之意。)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为什么说“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五星红旗升起来,表明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当家作了国家的主人,从此过上了新的生活。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54个单位。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每一响都是54门大炮齐发,一共28响。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快速默读第三段,思考填空:
阅兵式的检阅司令员、阅兵总指挥分别是____和____。受检阅的部队开头是____两个排,接着____、______、 _______ 、 。当____部队经过时,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__ __,飞过天空。各部队接受检阅 整个阅兵结束后,群众游行开始。一批批群众队伍,无不迫切希望走到城楼前,看到衷心敬爱的毛主席。天很快黑了下来,天安门楼上的灯光突然照亮,上面是一串红橙色的灯,下面好像是三道粉青色电虹灯,再加上巨大的探照灯光射向全场,灯光闪闪,好似波浪。焰火在天安门附近三处施放,五彩缤纷,此起彼落。群众手里举的纸灯、纱灯也都点亮了,广场上是灯的海洋。
  等到八点多钟,华北革大七八千人的队伍才在华北大学之后行动。队伍慢慢走近金水桥,只听见城楼上扩音器传出“万岁”、“万岁”的声音,才知道是毛主席在回应华大同学的欢呼。我们紧跟着走过金水桥,大声高呼“毛主席万岁”,这时才见到城楼上大宫灯前毛主席那魁梧的身躯,他不戴帽子,挥动着手用湖南口音高呼“万岁”,有时还喊“同志们万岁”,这时我们都感到毛主席看见我们了,口号喊得更为起劲,血都要沸腾了。我们还看到少奇同志,看到他身旁的女同志,我们猜一定是宋庆龄副主席。我们把手举到头顶鼓掌,主席台的领导人也鼓掌,人民的领袖们真是和我们心连心。阅兵式共用了2个多小时,受阅部队的人员总计有1.6万多名。
  接下来是群众游行。走在游行队伍最前面的是工人,京郊农民紧随其后。后面是机关干部、青年学生的游行队伍。
晚上9时25分,无数彩色的礼花向广场四周发射出来。首都军民载歌载舞,尽情地欢度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夜晚。 苏联友人在开国大典上   赶来参加新中国开国大典的苏联文学家艺术家代表团是10月1日的上午才乘火车到达北京的,差一点就赶不上了。
  周恩来总理和中苏友协会长宋庆龄、副会长刘少奇到前门车站欢迎。团长是大名鼎鼎的苏联著名作家、苏联作协总书记法捷耶夫,代表团中还有著名作家西蒙诺夫与好些有名的艺术家及高级干部,全团约有40多人。当时,因为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未能邀请外国的政府代表团或党政代表团参加。这个苏联的民间代表团,与已经在京的朝鲜人民代表团,加上一个来解放区访问的意大利共产党中央委员斯巴诺,算是有幸出席开国大典的仅有的外国人了。
  据担任翻译的师哲回忆,开国大典后的10月2日或3日中午,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接见了苏联文学艺术家代表团全体成员。这该算是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后接见的第一个外国代表团。
  毛泽东作了长篇的精彩讲话,会见延续了两个钟头。在师哲的回忆录里,对毛泽东的讲话作了这样的记述:
  毛泽东说:中国所具有的优势之一,就是它有苏联这样一个好近邻,所以中国不是孤立无援的……
  他的讲话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使代表团中许多人听到动情之处,激动地流出了眼泪,师哲形容说“出现了罕见的动人的场面”。 开国大典阅兵式中,限于当时的条件,大炮只能由驴子拉着通过天安门前中共领导人接受斯大林的建议,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三个月  开国大典阅兵式是按海、陆、空的出场顺序。当时的习惯叫法是“海陆空军”,如“海陆空军大元帅”。而1950年以后,在天安门举行的历次国庆阅兵式,都是按陆、海、空的顺序阅兵方案中本来没有安排空军参加,开国大典前一个月中央决定新中国成立之日“空军也要出动” 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墙上没有挂国徽典礼上十大元帅只有六个在场,缺席的是林彪,徐向前,彭德怀,叶剑英;聂荣臻则在金水河西侧指挥台指挥大阅兵开国大典的历史意义
一、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二、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表明中国终于是一个自主的国家了,表明中国人民可以从东亚病夫成为龙的传人。
。 如果你是一位参加开国大典的新闻记者,请将开国大典的过程写成一份通讯稿。
提示:客观地进行过程叙述,简要地进行场面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