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15.1 动物运动的方式 课件 (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15.1 动物运动的方式 课件 (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8-24 08:1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5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第1节 动物运动的方式第1课时动物?想一想何为运动?
动物为什么要进行运动?
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想一想动物在水中有哪些运动表现?
其中最主要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
1.漂浮运动
2.倒退运动
3.游泳
4.其他
漂浮运动海蜇、水母的身体能在海面漂浮,随波逐流天津 世界岛 水母酒店乌贼、鱿鱼、水母、扇贝类等以其身体躯干的特殊造型,将水向后喷出,将生物能转化成动能前进。倒退运动 火箭升空,物理学上来说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动能,动能方向垂直向下 利用反作用力获得向上的能量从而升空。 游泳是适于水环境的运动方式 鱼的游泳讨 论鱼类有什么适于游泳的特点?鱼类游泳的动力 一是利用躯干和尾部肌肉的收缩使身体前进;
二是利用鳍的摆动拨水前进;
三是利用鳃孔向后喷水的冲力使身体前进。
其中第一种是主要动力,第二、三种是辅助动力。实际上在鱼的整个运动中这三种方式是交替使用的,有时是三种方式同时使用。潜水艇鱼 潜水艇虾的游泳 依靠游泳足划水向前运动,尾肢能变化游泳的上下方向。 昆虫的游泳 不少昆虫用划动法游泳,例如龙虱。龙虱的游泳足,后足特化成桨状,各节扁平,胫节和跗节的边缘有长毛,适于划水。 蛙的游泳 蛙在水中时是利用后肢的划动游泳,后肢趾间的蹼划水时增加对水的推力。 游禽的游泳 游禽如鸭、天鹅、鸳鸯等后肢带蹼,在水面游动时后肢左右交替划动。当腿向后伸时蹼就展开,增加对水的推力;当腿向前回复时蹼就褶缩,以减少对水的阻力。 金枪鱼左右摆动其尾鳍推水前进,作用也像摇橹。胸、腹、背、臀等鳍的功能主要是维持平衡。这种称为水翼法游泳。水翼(水生动物的流线型运动器官)体型大的水生动物的游泳 海龟在游泳时,它们的鳍状肢体形成水翼。海龟 半水栖的水獭、鸭嘴兽前后肢都具有蹼,能划水前进。完全水栖的海豹、海狮、海象前后肢都缩短并加宽成为桨状,主要依靠尾和后肢游泳;鲸、海豚、白鳍豚、儒艮后肢退化,前肢变为鳍状,身体未端有水平的宽大的尾鳍,主要靠尾部上下击水推进运动。 水螅的运动 它们特殊的活动方式之一是翻筋斗,即以触手代足,交替打转,慢慢向前移动。贝类动物的运动 贝类动物也是有“脚”的——斧足。斧足上的肌肉一伸一缩运动,有些贝类动物的脚又大又平,运动时靠足面两侧的肌肉交替伸缩运动,再加上它们脚上的足腺能分泌黏液,所以,贝类动物走路一般很慢。海星的运动 海燕及海星等通过管足的伸缩来实现运动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游泳是动物适应水中生活最主要的运动方式
每种动物都有与自己的运动方式相适应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