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信息技术 必修 3.1 信息加工概述课件 (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 信息技术 必修 3.1 信息加工概述课件 (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8-24 11:0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第三章 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3.1 信息加工概述3.1.1信息加工的过程和方式1.信息加工及其重要性
信息加工是指通过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和再造等一系列过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1.确定演讲题目
2.对资料进行判别、筛选
3.对选出的资料进行分类排序
4.分析分类排序后的资料
5.撰写演讲稿
6.修改演讲稿
1.确定信息加工目标2.对收集的信息进行
判别、筛选、分类、
排序、分析和再造3.根据目标修改再加工3.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以前加工信息主要靠人工方式来完成的。
现在计算机就成为信息加工的重要工具了,同时也使信息加工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3.1.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类型1.计算机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P442.计算机信息加工的类型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
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针对具体的问题编制专门的程序实现信息加工的自动化,我们称之为信息的编程加工。
基于大众信息技术工具的人性化信息加工 编程加工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驾驭的,而大众信息技术工具如利用字处理软件加工文本信息、电子表格软件加工表格信息、利用多媒体软件加工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却更加易于操作易于被人接受。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化信息加工即信息的智能化加工,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智能化加工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计算机更加自主地加工信息,减少人的参与,进一步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和人性化程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工信息1.模式识别  
此类技术的目标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各种识别能力,包括对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人物和物体等进行自动识别。
⑴语音识别(如:Office语音识别工具、ViaVoice)   工作原理:首先在计算机中存放所有字词的读音,建立一个样本数据库,然后通过话筒将用户说话的声音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将输入的声音和数据库中的所有声音样本逐一进行对照,找出最接近的声音样本,最终确定输入的声音是哪些字或词。   ⑵指纹识别   利用指纹来鉴定人的身份,可以克服证件、签字、照片、密码、钥匙、印鉴等容易假冒、丢失、遗忘、被盗的缺点。
⑶联机手写输入   PDA是一种袖珍型电子记事本,它提供一个小型书写板和一支电子笔,可以将约会时间、地点、通讯地址、电话号码以及一些重要的数据写入PDA。
  ⑷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   在邮件的自动分拣中,可以使用OCR和光学条码识别、人工辅助识别等手段相结合来完成邮政编码的阅读。2.机器翻译
利用计算机把一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过程。   词典翻译类软件:提供一部方便的电子词典。   汉化翻译类软件:提供英文软件的汉化、网上在线翻译,操作系统的汉化以及全文翻译等功能。   专业翻译软件:为专业化的行业用户服务的。   如:金山快译、译星、万能对译。3.智能机器人   工作原理: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感觉到的信息,进行独立识别、推理,并做出判断和决策,不用人的参与就可以完成一些复杂的工作。
Siri Windows10小娜 微软小冰4.计算机博弈,如: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围棋、五子棋、跳棋
5.专家系统、数据挖掘、智能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