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是新授课。
本课本节课是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常见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公顷和平方千米》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意图是:让学生知道公顷是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初步建立1公顷的空间观念,联系实际感知1公顷的实际大小,并能进行平方米与公顷之间的单位换算,应用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经历观察、想象、发现、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
据此,本课教学目标可以包含:认识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经历观察、想象、发现、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本课教学可以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开展教学。
学生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10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迁移、猜想、推理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自学能力,具有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的特点。
四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已经掌握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面积单位大小和进率等知识和学习面积单位过程中所掌握的推理、想象、猜测、验证等学习方法,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获得单位之间换算的方法、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对数学在生活中应用和空间观念的提升。
学生采用想象、猜测、计算、推理、感知等方法学习本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计算、观察、推理、想象等方式,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会进
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想象、发现、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好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体会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以及掌握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方法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学法
学生运用想象、尝试、发现、思考和归结的方法,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正确表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收集、整理“鸟巢”的相关信息,学校相关建筑的长和宽的长度。
3.搜索、编辑“鸟巢”图片,教案中提到的景区图片等素材。
学生准备
1.1米长的木棒(绳索);
2.阅读教材,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时间2分钟)
教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课前老师收集了一些旅游景区的信息,请看:
1.(课件逐一出示以下几个景点的照片)。
(1)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700000平方米。
(2)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是45000平方米。
(3)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0000平方米。
(4)建湖双湖公园面积约1330000平方米。
师:看了四个旅游景点的介绍后,你有什么感觉?
生:这些景点占地面积真大。
师:这些名胜古迹占地面积非常大,再用平方米作单位就有些力不从心了,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新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教师板书:公顷
设计意图
通过呈现这些景区图片都是学生熟悉且为之向往的。出示这些图片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受这些景点面积非常大,如果再用平方米作单位显然有些不适。于是学生便迫切产生认识新土地面积单位的需要,此时引入新课学生自然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新知中。作用明显,便于引导学生进入相关问题的思考。
课堂记录
二、衔接起步(时间3分钟)
1(课件出示鸟巢情境图和文本简介。)"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 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鸟巢"以巨大的钢网围合、覆盖着9.1万人的体育场。
"鸟巢"钢结构总重4.2万吨,最大跨度343米,而且结构相当复杂,相关施工技术难题还被列为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
提问
教师:通过图片的观察,北京主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吗?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信息,并回答。)北京主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约是20公顷。
教师:1公顷有多大?你理解多少?(相继在公顷前面板书“认识”)
教师板书:认识公顷
课堂记录
设计意图
通过北京主体育场“鸟巢”图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图片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为之震撼,在进入教学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于是学生便迫切产生认识新土地面积单位的需要。
活动探究(时间30分钟)
教师导语:表示一些较大的面积,如土地面积、森林面积、沙漠的面积等等,常常会用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它们是公顷和平方千米,今天我们先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师:大家记得1米大约有多长?(生纷纷用手势来表示)。
那100米有多长?
师:请大家闭起眼睛回忆一下100米的长度 (生闭眼回忆).
师:请大家想象一个四条边都是100米的这样一个正方形。(学生想象后课件出示图片)
师: 像这样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公顷.(教师边说板书)
师:1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先独立算算 再与同桌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
2.感受1公顷的大小
(1)想象
师:我们已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那1公顷有多大呢?请大家闭起眼睛想象一下.(学生闭眼想象)
(2)猜测
师:在你想象中你觉得1公顷相当于我们身边哪些建筑物面积那么大?请大家大胆猜测一下,并与同桌交流。
(3)计算
师:那么大的土地面积叫大家猜测的确有些难度,为了帮助大家想像.请同学们计算这两组数据.(课件出示):
我们学校教室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
我们学校操场面积大约是4500平方米。
请你算算1公顷大约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面积?
用计算器计算后,生汇报,课件出示相应的数据。
1公顷相当于(200)个教室面积。
1公顷相当于(2)个操场的面积。
(4)比较
师:请大家把刚才你猜测的结果与这些数据想比较一下,你觉得自己的猜测怎样?
(5)再次想象
师:根据同学们刚才计算这些数据,让我们再次想象一下1公顷大约有多大。(生闭眼想象)
(6)实际感知
出示学校卫星图,找出校园内100米的正方形(即1公顷)。
(7)再次想象
师:根据根据校园卫星图,让我们再次想象一下1公顷大约有多大。
(8)感受几公顷。
估计校园的面积大约有几公顷。
课堂记录
设计意图:“公顷”这个土地面积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较少,又无法让学生具体的去触摸1公顷。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学时通过从熟悉的教室、操场等场地和校园卫星图来推想1公顷的大小,学生通过想象、交流、推想、比较等活动不仅让学生充分感知1公顷的大小,加深对1公顷的印象,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尝试单位换算
师:1公顷大吗?今后我们在计量的大的土地面积就要用公顷作单位。请大家将上课开始时那几组数据改用公顷作单位(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换算,再与同桌交流。
生汇报结果。课件相应出示:
(1)世界文化遗产------南京明孝陵占地面积大约是170公顷。
(2)北京中华世纪坛占地面积大约是4.5公顷。
(3)美丽的台湾日月潭面积大约是827公顷。
(4)建湖双湖公园面积约1330000平公顷。
师:把平方米改用公顷作单位如何换算?
生1:我把原来的数除以10000。
生2:我觉得把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就可以了 ……
师:是的,把平方米化成公顷是把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的进率10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就可以了。
课堂记录
设计意图:通过平方米和公顷的换算,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时候该“用公顷”作单位。
四、归纳概括(时间2分钟)
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公顷,1公顷有多大?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课堂记录
成果示范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五、运用巩固(时间5分钟)
1.填一填。
(1)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占地面积大约是400000平方米,合( )公顷。
(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 )平方米。
(3)建湖县体育中心占地面积约是190000平方米,合( )公顷。
(4)希望广场的占地面积大约是2公顷,合( )平方米。
师:刚才这4道问题有的要求把平方米换算成公顷,有的要求把公顷换成平方米,可大家很快就算出来了,你有什么“秘诀”吗?
2.编一编
师:你也能出两道关于平方米和公顷互换的题目考考同桌吗?
(学生互出题目,再请同桌汇报)
课堂记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平方米与公顷的互换,而且拓展学生的视野,培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3.试一试
(1)一个足球场,长110米,宽7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有1公顷大吗?
(2)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是250米,高是160米。这块菜地有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用计算器计算)
课堂记录
设计意图
使学生经历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既加深了对1公顷的认识,又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了数学思考的能力。
六、感悟延伸(时间2分钟)
1. 你知道吗?
师:你知道1公顷的土地能释放出多大的能量呢?
师:看了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2. 课后拓展,预习留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面积是 960000000公顷。
师:看了这组数据你又有什么感觉?用公顷计量方便吗?那用什么单位计量好呢?这就是下节课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课堂记录
成果示范
1公顷的森林一年能滞尘32吨。
1公顷的湿地一天能释放氧气600千克,吸收二氧化碳900千克。
1公顷的绿色在夏天相当于189台空调机全天的制冷效果。
设计意图
公顷正式归纳到已有的面积单位的知识体系中,拓展延伸能有效实现课内外知识的衔接,学生不仅增长的知识,还感受到了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将本节课知识延伸到下一节课,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铺垫。
七、总结启迪
教师: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说)
板书设计
认识公顷
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有关间的换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备课时按照中等学生的思维方式的情况进行预设,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新理念的要求,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两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变。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学生合作、勇于创新等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探 究学习的经历,从而了解到了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在实际教学中出现对公顷的表象感知不准的情况,教学目标没有实现,可以采取课下针对表象感知,进行动手实际操作的方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