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作业:第2章 第2节离子反应(1)含答案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建议用时:45分钟)
1.下列不是离子反应的是( )
A.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
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C.CuO与稀盐酸反应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NaOH溶液和CuCl2溶液
B.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C.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
D.Ca(OH)2溶液和盐酸
3.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可使溶液中下列离子数量显著减少的是( )
A.Cl- B.Ba2+
C.NO D.Na+
4.离子方程式Ba2++SO===BaSO4↓它可能表示( )
①可溶性钡盐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②氢氧化钡溶液与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③稀硫酸与可溶性钡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④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5.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u2++2OH-===Cu(OH)2↓
CuCO3+2NaOH===Cu(OH)2↓+Na2CO3
B.Ba2++SO===BaSO4↓
Ba(OH)2+H2SO4===BaSO4↓+2H2O
C.Ag++Cl-===AgCl↓
AgNO3+NaCl===AgCl↓+NaNO3
D.Cu+2Ag+===Cu2++2Ag↓
Cu+2AgCl===2Ag+CuCl2
6.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镁和盐酸反应:CO+2H+===H2O+CO2↑
B.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硫酸溶液:Ba2++SO===BaSO4↓
C.向稀盐酸溶液中加铁:2Fe+6H+===2Fe3++3H2↑
D.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Ag++Cl-===AgCl↓
7.某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HCO、SO、Br-
B.Cu2+、NO、Cl-、SO
C.H+、Cl-、K+、CO
D.K+、Mg2+、SO、OH-
8.在酸性的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Ag+、NO、Cl-
B.Mg2+、NH、NO、Cl-
C.Na+、K+、CO、Cl-
D.Cu2+、Na+、NO、SO
9.一种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
A.一定溶有SO B.一定溶有CO
C.一定有Ag+ D.可能有SO
10.下列各组中两溶液间的反应,不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HCl+Zn,Zn+NaHSO4
B.Cu(OH)2+H2SO4,Cu(OH)2+HNO3
C.CaO+HCl,CaO+HNO3
D.BaCl2+NaHSO4,Ba(OH)2+NaHSO4
11.(1)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Fe与CuSO4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O+2H+===CO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u2++2OH-===Cu(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a2++SO===BaSO4↓
12.某同学拟用氯化钙固体、碳酸钠溶液和稀硝酸等试剂,先制得碳酸钙,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1)写出制取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步骤(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
①用蒸馏水完全溶解CaCl2后,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并用适量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Cl-;
③加入__________________,使沉淀完全溶解;
④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纯净的硝酸钙晶体。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鸡蛋壳在醋酸中溶解有气泡产生:CaCO3+2H+===Ca2++H2O+CO2↑
B.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Cu2++2OH-===Cu(OH)2↓
C.将Cu丝插入AgNO3溶液中:Cu+Ag+===Cu2++Ag
D.向K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H++SO+
Ba2++OH-===H2O+BaSO4↓
14.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OH-+HCl===H2O+Cl-
B.Ca(OH)2+Cu2+===Ca2++Cu(OH)2
C.Fe+Cu2+===Cu+Fe2+
D.Fe+2H+===Fe3++H2↑
15.某无色溶液既可能是强酸性又可能是强碱性,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A.H+ Na+ MnO SO
B.Na+ CO Al3+ Cl-
C.K+ Na+ Cl- SO
D.K+ Cl- Ba2+ HCO
16.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稀氨水(NH3·H2O),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的________。
A.Cl- B.NO
C.CO D.OH-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解析】 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难溶物或水或挥发性物质。B、C、D符合以上条件。A项氢气与氧气的反应是分子之间的反应。
【答案】 A
2. 【解析】 各选项所给物质均为电解质溶液,可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否能够发生离子反应,可根据是否生成难溶性物质、难电离物质、挥发性物质来进行判断。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混合后,不具备上述条件,故二者不会发生离子反应。
【答案】 C
3. 【解析】 此题有助于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加入硫酸后硫酸根离子与Ba2+生成沉淀。
【答案】 B
4. 【解析】 ④中还存在OH-与H+反应生成H2O的反应。
【答案】 D
5. 【解析】 A项,CuCO3不溶于水,与NaOH不反应;B项,漏掉了H+与OH-的反应;D项,AgCl不溶于水,与Cu不反应。
【答案】 C
6. 【解析】 离子方程式首先要符合化学反应事实;其次因为它是化学方程式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第三因为它反映的是离子反应的本质,所以须按电离的实际进行拆写。A项中碳酸镁不应拆写;B项中还有水,不应拆写后抵消;C项不符合化学反应的事实,因为铁只能被氢离子氧化为亚铁离子。
【答案】 D
7. 【解析】 B项,Cu2+有颜色;C项,H+与CO不能共存;D项,Mg2+与OH-不能共存。
【答案】 A
8. 【解析】 A项中Ag+和Cl-可以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B项中各离子之间不能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C项中CO和H+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但Cu2+有颜色。
【答案】 B
9. 【解析】 与氯化钡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有很多,但不溶于硝酸的只有氯化银和硫酸钡,所以溶液中可能是SO或是Ag+。
【答案】 D
10. 【解析】 D项中,BaCl2和NaH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Ba(OH)2和NaH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H++SO===BaSO4↓+H2O。
【答案】 D
11. 【答案】 (1)①H++OH-===H2O
②Cl-+Ag+===AgCl↓
③Ba2++2OH-+2H++SO===BaSO4↓+2H2O
④Fe+Cu2+===Fe2++Cu
⑤CO+Ca2+===CaCO3↓
(2)①Na2CO3+2HCl===2NaCl+CO2↑+H2O
②CuCl2+2NaOH===2NaCl+Cu(OH)2↓
③BaCl2+Na2SO4===2NaCl+BaSO4↓
12. 【解析】 题目要求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晶体,从提供的试剂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a2++CO===CaCO3↓,CaCO3+2H+===Ca2++CO2↑+H2O。其实验步骤:加入Na2CO3使CaCl2转化为CaCO3沉淀,过滤洗涤后在沉淀中加HNO3溶解生成的Ca(NO3)2,再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得纯净的Ca(NO3)2。
【答案】 (1)Ca2++CO===CaCO3↓,
CaCO3+2H+===Ca2++CO2↑+H2O
(2)①碳酸钠溶液 ③稀硝酸 ④蒸发结晶
13. 【解析】 A项,醋酸不能拆开,错误;C项,电荷不守恒,错误;D项,Ba2+和OH-不符合1∶2的组成关系。
【答案】 B
14. 【解析】 A项中HCl应拆为离子的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B项中Ca(OH)2应拆为离子形式,应为Cu2++2OH-===Cu(OH)2↓;D项中应生成Fe2+,不应为Fe3+,应为Fe+2H+===Fe2++H2↑。
【答案】 C
15. 【解析】 A项,MnO是紫红色;B项,酸性时CO+2H+===CO2↑+H2O,碱性时Al3+生成沉淀;D项,酸性时HCO+H+===CO2↑+H2O,碱性时HCO+OH-===CO+H2O。
【答案】 C
16. 【解析】 (1)无色透明溶液中不可能含有Cu2+、Fe3+有色离子。
(2)加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则肯定存在Ag+,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
(3)加稀氨水有白色沉淀出现,肯定含有Mg2+。
(4)原溶液中由于含有Ag+,阴离子中不可能含有Cl-、CO、OH-,一定含NO。
【答案】 (1)Cu2+、Fe3+ (2)Ag+ Ag++Cl-===AgCl↓ (3)Mg2+ Mg2++2NH3·H2O===Mg(OH)2↓+2NH (4)B
2019年秋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同步作业:第2章 第2节离子反应(2)含答案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建议用时:45分钟)
1.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左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右图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aCl不导电,不是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2.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电解质,后者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NaCl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
C.液态的醋酸、酒精
D.熔融的KNO3、硫酸溶液
3.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B.电解质、非电解质都针对化合物而言,单质不属于此范畴
C.电解质在水中一定能导电,在水中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4.NaHSO4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Na+和SO。下列对于NaHSO4的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A.NaHSO4是盐 B.NaHSO4是酸
C.NaHSO4是钠盐 D.NaHSO4是酸式盐
5.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氯化镁晶体 B.氯化钠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氢氧化钾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
B.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
C.氯化氢溶于水能导电,但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D.导电性强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性弱的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多
7.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OH===a+
B.NaOH===Na++H++O2-
C.H2SO4H+SO
D.NaOH===Na++OH-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离时能生成H+的化合物是酸
B.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是碱
C.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
D.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化合物是酸
9.今有一种固体化合物,本身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时能够电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为电解质
B.该物质可能为非电解质
C.该物质一定是氯化钠
D.该物质一定是氢氧化钠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aCl2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大于KCl溶液的导电能力
B.固态KCl不导电,所以KCl是非电解质
C.在相同温度下,强酸溶液一定比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11.以下10种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①Cu ②NaCl ③NaHSO4 ④SO3
⑤H2SO4 ⑥酒精 ⑦CaCO3 ⑧BaSO4 ⑨NaOH ⑩Cu(OH)2
请按下列分类标准回答问题:
(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
(2)能电离出H+的是________,属于酸的是________。
(3)属于碱的是________。
(4)属于难溶盐的是________。
12.(1)判断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否电离。
①液态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熔融状态下的Na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固体K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K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把CaO放入水中:CaO===Ca2++O2-
B.加热NaHSO4至熔化:NaHSO4===Na++H++SO
C.把Al2(SO4)3放入水中:Al2(SO4)3===Al3++SO
D.把NaCl放入水中:NaCl===Na++Cl-
14.某100 mL溶液中含H2SO4 0.50 mol,加入下列物质,溶液导电性增强的是( )
A.0.50 mol NaOH
B.100 mL水
C.0.50 mol酒精
D.0.50 mol Na2SO4
15.已知:CO2+Ca(OH)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且Ca(HCO3)2易溶于水。试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CO2前,灯泡________(填“亮”或“不亮”)。
(2)开始通入CO2时,灯泡的亮度________。
(3)继续通入过量的CO2,灯泡的亮度________。
(4)下列四个图中,________(填字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溶液的导电能力和通入CO2气体量的关系(x轴表示CO2通入的量,y轴表示导电能力)。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解析】 NaCl固体是电解质,但在常温下不导电,NaCl溶液是混合物,能导电,不是电解质。
【答案】 C
2. 【解析】 A项均为电解质;B项铜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项CH3COOH为电解质,酒精为非电解质;D项前者为电解质,后者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选C。
【答案】 C
3. 【解析】 A项错误,电解质是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熔”和“溶”两个条件中,只要满足一个条件下导电的化合物,均为电解质。所以要是非电解质,必须是在“溶”和“熔”条件下均不能导电方可;B项正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是对化合物从能否电离(或导电)角度进行的分类;C项错误,电解质在水中不一定能导电(可能是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在水中导电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电解质(比如可能是与水反应生成的某种物质电离而导电);D项错误,导电性的强弱与离子的浓度、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等有关,与是不是电解质无直接关系。
【答案】 B
4. 【答案】 B
5. 【解析】 A、C均不导电,B为溶液不是电解质。
【答案】 D
6. 【解析】 NaCl固体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而不是电流的作用,A错误;在溶液中NaHCO3电离方程式应为NaHCO3===Na++HCO,B错误;液态HCl未电离,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不导电,但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故C正确;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电荷数有关,而非离子数目,D错误。
【答案】 C
7. 【答案】 D
8. 【解析】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A、B错误,C正确;能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化合物可能是酸,也可能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 C
9. 【解析】 该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或溶于水时能够电离,故该物质是电解质,一定不是非电解质,可能是碱,也可能是盐,故选A。
【答案】 A
10. 【解析】 A项,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共同决定导电能力,Ca2+所带电荷虽大,但若K+的浓度远大于Ca2+时,KCl溶液的导电能力大于CaCl2溶液的导电能力;B项,KCl熔化或溶于水时能导电,是电解质,错误;溶液导电性强弱与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有关,强酸溶液里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大,弱酸溶液里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C、D项错误。
【答案】 A
11. 【答案】 (1)②③⑤⑦⑧⑨⑩
(2)③⑤ ⑤
(3)⑨⑩ (4)⑦⑧
12. 【解析】 (1)HCl是酸,在液态时不电离,NaNO3在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KOH在固态时不电离。
(2)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左边书写化学式,右边书写离子符号,同时要注意原子守恒及电荷守恒。
【答案】 (1)①不能 ②能 ③不能
(2)K2SO4===2K++SO
NH4NO3===NH+NO
13. 【解析】 CaO放入水中,与水发生反应:CaO+H2O===Ca(OH)2,A错误;NaHSO4加热至熔化时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B错误;Al2(SO4)3溶于水电离的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故C错误。
【答案】 D
14. 【解析】 A项与H2SO4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和Na2SO4:溶质由H2SO4变为Na2SO4,溶液的体积和离子浓度变化不大,溶液的导电性无明显变化;B项溶液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c(H+)和c(SO)都变为原来的,溶液的导电性减弱;C项酒精是非电解质,溶解在水中,扩大了溶液的体积,降低了H+、SO的浓度,溶液导电性减弱;D项增加了离子的总浓度,溶液的导电性增强。
【答案】 D
15. 【解析】 (1)灯泡亮,因为Ca(OH)2溶于水后完全电离出离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比较大,故灯泡亮。
(2)灯泡先变暗后熄灭,因为发生了CO2+Ca(OH)2===CaCO3↓+H2O,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减少。
(3)灯泡熄灭后又逐渐变亮: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完全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
(4)由于通入CO2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所以一开始导电能力逐渐下降,随着反应的进行,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导电能力逐渐增大,所以选D。
【答案】 (1)亮 (2)先变暗后熄灭
(3)熄灭后又逐渐变亮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