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一册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高中数学统编版第一册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1.1函数的概念课件(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统编版第一册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1.1函数的概念课件(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25 09:17:32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3.1.1 函数的概念一二一、函数的概念
1.(1)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函数的概念,它是如何用函数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呢?
提示: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了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唯一的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2)教材P60中的问题1,你能得出列车运行0.1 h,0.2 h,0.5 h时列车行进的路程吗?t的变化范围是多少?变量t与变量S之间有什么关系?
提示:列车运行0.1 h,0.2 h,0.5 h时列车行进的路程分别为35 km,70 km,175 km.
其中t的变化范围是0≤t≤0.5.在t的变化范围内,任给一个t,按照给定的关系式,都有唯一的一个路程S与之对应.三一二(3)教材P61中的问题2与问题1有什么区别?
提示:两个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同,从而因变量取值也不相同.
(4)教材P61中的问题3,你能从图中看出大约哪个时刻空气质量最差吗?哪个时刻AQI的值大约为50?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大约10:00时空气质量最差.大约8:00和15:00这两个时刻AQI的值大约为50.
(5)教材P61中的问题4,自变量的取值集合是什么?
提示:{2 006,2 007,2 008,2 009,2 010,2 011,2 012,2 013,2 014,2 015}.这是一个数集.三一二(6)由初中函数定义可知上述问题1~4都是函数,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提示:(1)每个问题中的变量均涉及两个非空数集,用A,B来表示;
(2)两个数集间都有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在此关系下,对于数集A中任意一个x,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2.填表 三一二3.一个函数的构成有哪些要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哪些?为什么?
提示:定义域A、对应关系f和值域{f(x)|x∈A},共三个要素.起决定作用的是函数对应关系和定义域,因为函数的值域由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时,值域一定相同.
4.在函数的定义中,值域与集合B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5.新的函数定义与传统的函数定义有什么异同?
提示:两个定义中的定义域与值域的意义完全相同;两个定义中的对应关系实际上也一样,只不过叙述的出发点不同,初中的定义是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出发,新定义的对应关系是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出发.三一二6.判断正误:
(1)对应关系与值域都相同的两个函数是相等函数.( )
(2)函数的值域中每个数在定义域中都只存在一个数与之对应.
( )
答案:(1)× (2)×三一二二、区间的概念及表示
1.阅读教材P64相关内容,关于区间的概念,请填写下表:
设a,b∈R,且a
a,x≤a,x
提示:3.判断正误:
(1)所有的数集都能用区间表示.( )
(2)所有的区间都能用数集表示.( )
答案:(1)× (2)√三一二4.做一做:
用区间表示下列集合:
(1){x|2
(2){x|x>1,且x≠2}用区间表示为 ;?
(3){x|x<-3或x≥10}用区间表示为 .?
解析:(1){x|2
(2){x|x>1,且x≠2}用区间表示为(1,2)∪(2,+∞).
答案:(1)(2,4] (2)(1,2)∪(2,+∞)
(3)(-∞,-3)∪[10,+∞)三一二三三、同一个函数
1.(1)一个函数有自变量和因变量两个变量,两个变量和对应关系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f(x)=2x,f(t)=2t,g(a)=2a等,那么,不同的字母表示对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个函数有影响吗?
提示:自变量、因变量和对应关系用什么字母表示与函数无关,不影响两个函数的关系.
如f(x)=2x,f(t)=2t,g(a)=2a,只要自变量取值范围相同,它们就是同一个函数.一二三(2)如何理解“当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时,两个函数才是同一个函数”这句话?
提示:这句话说明:(1)定义域不同,两个函数也就不同;(2)对应关系不同,两个函数也就不相同;(3)即使定义域和值域都分别相同的两个函数,它们也不一定是同一个函数.例如:函数y=2x和函数y=x-1,其定义域都是R,值域都是R.但它们的对应关系是不同的,因此这两个函数不是同一个函数.
2.填空
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并且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相同的自变量对应的函数值也相同,那么这两个函数是同一个函数.一二三3.做一做
已知函数f(x)=|x|,则下列哪个函数与y=f(x)表示同一个函数( )
答案: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随堂演练函数的定义
例1下列对应是实数集R到R上的一个函数的是 .(只填序号)?
答案:①④
反思感悟 结合函数的定义,对集合A中任意一个x,判断在集合B中是否有唯一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随堂演练变式训练 1集合A={x|0≤x≤4},B={y|0≤y≤2},下列不表示从A到B的函数的是( )
答案:C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区间
例3已知集合A={x|5-x≥0},集合B={x||x|-3≠0},则A∩B用区间可表示为 .?
解析:∵A={x|5-x≥0},∴A={x|x≤5}.
∵B={x||x|-3≠0},∴B={x|x≠±3}.
∴A∩B={x|x<-3或-3
即A∩B=(-∞,-3)∪(-3,3)∪(3,5].
答案:(-∞,-3)∪(-3,3)∪(3,5]
反思感悟 (1)正确利用区间表示集合,要特别注意区间的端点值能否取到,即“小括号”和“中括号”的区别.(2)用区间表示两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时,应先求出相应集合,再用区间表示.随堂演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变式训练 2(1)集合{x|0
(2)若集合A=[2a-1,a+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用区间表示为 .?
解析:(2)由区间的定义知,区间(a,b)(或[a,b])成立的条件是a
∵A=[2a-1,a+2],∴2a-1
∴a<3,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
答案:(1)(0,1)∪[2,11] (2)(-∞,3)随堂演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分析:观察函数解析式的特点→列不等式(组)→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随堂演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反思感悟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函数f(x)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2)如果函数f(x)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实数组成的集合;
(3)如果函数f(x)是二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组成的集合;
(4)如果函数f(x)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代数式的和、差、积、商的形式构成的,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各式子都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集合(即求各式子自变量取值集合的交集).随堂演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随堂演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同一个函数
例4 试判断以下各组函数是否表示同一个函数:(2)y=x0与y=1(x≠0);
(3)y=2x+1(x∈Z)与y=2x-1(x∈Z).分析:判断两个函数f(x)和g(x)是否是同一个函数的方法是:先求函数f(x)和g(x)的定义域,如果定义域不同,那么它们不是同一个函数;如果定义域相同,再化简函数的表达式,如果化简后的函数表达式相同,那么它们是同一个函数,否则它们不是.随堂演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所以它们不表示同一个函数.
(2)因为y=x0要求x≠0,且当x≠0时,y=x0=1,故y=x0与y=1(x≠0)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都相同,所以它们表示同一个函数.
(3)y=2x+1(x∈Z)与y=2x-1(x∈Z)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但对应关系不相同,故它们不表示同一个函数.随堂演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反思感悟判断两个函数是否表示同一个函数的两个步骤 随堂演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变式训练4下列各组函数: ④f(x)=x+1,g(x)=x+x0;
⑤汽车匀速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f(t)=80t(0≤t≤5)与一次函数g(x)=80x(0≤x≤5).
其中是同一个函函数的是 (填上所有正确的序号).?随堂演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解析:①f(x)与g(x)的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
②f(x)与g(x)的解析式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
③f(x)=|x+3|,与g(x)的解析式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
④f(x)与g(x)的定义域不同,不是同一个函数;
⑤f(x)与g(x)的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都相同,是同一个函数.
答案:⑤随堂演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随堂演练用逆向思维解决函数定义域(或值域)问题
分析:把求函数定义域问题转化为方程ax2+4ax+3=0无实根问题.
解:依题意,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ax2+4ax+3≠0.
即要使函数的定义域为R,必须方程ax2+4ax+3=0无实根.
当a=0时,方程ax2+4ax+3=0无实根;
当a≠0时,若方程ax2+4ax+3=0无实根,
则有判别式Δ<0,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随堂演练归纳总结定义域(或值域)的逆向问题常化为方程或不等式问题.
一般地,(1)ax2+bx+c>0对x∈R恒成立,有a=b=0,c>0或a>0时,Δ=b2-4ac<0.
(2)ax2+bx+c<0对x∈R恒成立,有a=b=0,c<0或a<0时,Δ=b2-4ac<0.
(3)ax2+bx+c=0无实根,有a=0时,b=0,c≠0或a≠0时,Δ<0.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随堂演练解析:原问题化为ax2-x+a≠0对x∈R恒成立问题.
(1)当a=0时,显然不合题意.
(2)当a≠0时,只需Δ<0即可,即(-1)2-4a2<0,解得
答案:B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随堂演练A.(-∞,+∞) B.(-∞,-1]
C.(-1,+∞) D.[-1,0)∪(0,+∞)
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则 解得f(x)的定义域为[-1,0)∪(0,+∞).故选D.
答案:D2.(多选题)下列四组中的f(x)与g(x)不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
解析:对于选项A,C,函数的定义域不同;对于选项D,两个函数的对应关系不同.
答案:ACD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探究四思想方法随堂演练3.(1)函数y=2x+1,x∈(-1,1]的值域是 .(用区间表示)?
(2)函数y=x2+x+2,x∈R的值域是 .(用区间表示)?(1)求f(x)的定义域;
(2)求f(-1),f(2)的值;
(3)当a≠-1时,求f(a+1)的值.
解:(1)要使函数f(x)有意义,必须使x≠0,
故f(x)的定义域是(-∞,0)∪(0,+∞).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的概念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2.2 基本不等式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概念与性质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3.2 函数的基本性质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一)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1 指数
4.2 指数函数
4.3 对数
4.4 对数函数
4.5 函数的应用(二)
第五章 三角函数
5.1 任意角和弧度制
5.2 三角函数的概念
5.3 诱导公式
5.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5.5 三角恒等变换
5.6 函数 y=Asin( ωx + φ)
5.7 三角函数的应用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