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光的反射
复习要点
1、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
2、什么是镜面反射?
什么是漫反射?
4.3 平面镜成像
1、认识平面镜
表面是平的、光滑的反射面。如:生活的镜子、平滑的玻璃、光滑的金属器具表面等。
2、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温馨提示:主要考虑像与物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试验
1、观察像与烛焰的大小关系;
2、测量出像与烛焰到镜面的距离是何关系;
3、像与烛焰间的连线与镜面的位置关系.
记录数据
10
10
20
20
25
25
相等
相等
相等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物距)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距) 像与物大小比较
(放大或缩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①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③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4)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物、像关于平面镜轴对称
(1)、人眼是怎样看见平面镜成的像?
挡板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原理:
实像与虚像
实像
虚像
形成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显示
能用光屏承接
人眼可以看到
不能用光屏承接
只能用人眼观看
实例
小孔成像
平面镜成像
图示
①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玻璃板既能成像,又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为什么要用薄玻璃板而不是厚的?
因为厚玻璃板前后表面会使蜡烛
成两个像,不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
④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
目的是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⑤为什么玻璃板要竖直放置?
为了使镜后蜡烛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与像重合。
⑦重复多做几次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得到普遍的实验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A
B
A’
B’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
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方法一
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
通过作图,你能归纳方法吗?
1、过物点向平面镜任意做两道入射光线
2、做出各自的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规律)
3、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像点
方法二: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通过作图,你能归纳方法吗?
1、过物点作平面镜垂线
2、在平面镜两侧截取等距离
3、确定出像点位置
1.画出下图在平面镜中的像.
A
O
2.如图所示,S′是S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画出平面镜的位置来.
练习
3、平面镜的应用
1.用来成像;
2.改变光路;(如:自行车尾灯)
3.先改变光路,再成像:潜望镜。
内容小结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现象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虚像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_______。 若小明
同学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镜前1.5m,他在镜中的像高_____m;像与他相距_____m;若他逐渐远离穿衣镜,那么镜中的像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课堂练习
反射
虚像
1.5
3
不变
课堂练习
2: 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 )。
A、7:25
B、6:35
C、5:25
D、4:35
D
课堂练习
1、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A B C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