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25 13:1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单元
第 14 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
“丝绸之路”


1
2
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3
对西域的管理
“一带一路”理念和倡议
 一、张骞通西域
吐鲁番
 一、张骞通西域
 一、张骞通西域
 一、张骞通西域
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1.西域的含义:
阳关遗址
 一、张骞通西域
西汉初的西域,小国林立,收到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大月氏被匈奴一步步向西驱赶。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
2.背景:
 一、张骞通西域
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十多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高度责任感,神圣使命感,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开拓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一、张骞通西域
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一、张骞通西域
背景 目的 时间 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加强与西域各的友好往来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
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3.过程:
 一、张骞通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二、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
西亚
今新疆地区
往欧洲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
西亚
欧洲
中亚
西域
长安
 二、丝绸之路
1.背景:
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二、丝绸之路
2.路线:
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要道,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丝绸、漆器……
中国
3.经济上:
西方
4.文化上:
中国
西方
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
开渠、凿井、铸铁技术……
乐器、歌舞……
 二、丝绸之路
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
 二、丝绸之路
5.意义: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丝绸之路


凿 井
冶 铁
丝 绸
中国
印度
玻璃谷纹璧
毛织物
罗马
胡萝卜
中亚
黄瓜
大 蒜
葡萄
 二、丝绸之路
友谊之路
商业之路
文化之路
 二、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路线:
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三、对西域的管理
西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三、对西域的管理
1.西域都护的设立
背景: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
设置: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
职责: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意义: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三、对西域的管理
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班超得到西域各国的信任,长期留守西域
班超在西域时派甘英出使大秦。到达安息后受阻,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他的儿子班勇再次出使西域。
2.班超经营西域
目的:
结果:
 课堂小结
1.西域的地理位置
2.两次出使西域的原因、情况及其作用
1.张骞出使西域,密切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2.西域都护的设置
3.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
1.陆路丝绸之路的路线
2.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
丝绸之路
西域都护
的设置
张骞出使
西域
 当堂练习
1.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武帝 C.汉文帝 D.汉光武帝
B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经历了( )
A.10年 B.11年 C.12年 D.13年
D
3.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是在 (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前116年
C
 当堂练习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4.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
①西亚 ②河西走廊 ③欧洲 ④今新疆境内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