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 第 9 课 秦统一中国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建立和巩固1学习目标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了解其重要意义。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3.通过对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4.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愿望,是历史的进步。
谜面:春秋各一半
(打一中国古代朝代名)
一、秦灭六国(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2)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3)嬴政重用人才。1.原因:秦始皇嬴政
一、秦灭六国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
一、秦灭六国●过程: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随后,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2.秦的统一:
一、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3.秦拓展疆域: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4.意义: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1.目的: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1)国家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2.措施: 秦始皇=始皇帝=嬴政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2)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2.措施: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3)在地方上建立郡县制,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2.措施:郡县制的实行,
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丞相李斯作用: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1.文化方面:统一文字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圆形方孔半两钱作用: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2.经济方面:统一货币燕齐 刀币楚 蚁鼻钱赵魏韩 布币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2.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作用: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是指尺寸的长短 )秦一尺约今23.1cm(指升斗的容积 )
秦一升约今202ml(是指斤两的轻重)
秦一斤约为今250g 衡度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3.交通方面:(1)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2)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4.军事方面:修建长城长城始建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秦、赵、燕,以后后来的秦朝、汉朝都有修建,修建长城的目的多被理解为抵御北方匈奴的侵略。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234561统一文字(小篆)
有利于文化交流与发展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统一度量衡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修筑长城
防止匈奴侵犯开凿灵渠
便利了南北水运交通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便利了陆路交通
课堂小结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秦嬴政
公元前221年建中央集权
统一文字货币
统一度量衡
北筑长城
南开灵渠建立巩固
当堂练习1.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
A .公元前475年 B .公元前221年
C .公元前230年 D .公元前220年
2、秦在岭南开凿的是( )
A .郑国渠 B .堵江堰 C .灵渠 D .大运河
3.在秦朝中央政府中,分管全国军事的官吏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 D.郡守
4.秦朝规定的全国规范文字是( )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5.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有“秦皇汉武”之句,“秦皇”指
的是( )
A.三皇 B.黄帝 C.炎帝 D.秦始皇B C B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