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精编精练——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物质的比热容与它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
D.物体的质量越大,比热容也越大
2.由c=,关于同一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B.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3.甲、乙两物体吸收热量之后,升高相同的温度,则( )
A.两物体质量相等 B.两个物体中质量大的比热容一定大
C.两个物体中质量大的比热容一定小 D.两物体的比热容相等
4.下列现象不能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解释的是( )
A.夏天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
B.暖水袋的取暖剂是水
C.长期运行在盘山公路的汽车要在底部添加一个附加水箱,以便不断向刹车片浇水降温
D.用水煮餐具,给餐具消毒
5.小华设计了一种夹层内可装热水的背心,冬天将袋内灌满热水穿在身上可起到保暖的作用,这种水暖背心的设计原理是( )
A.水资源比较丰富 B.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时放热多
C.水的比热容大,吸热本领大 D.水的流动性强,穿起来柔软舒适
6.比热容的定义为: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 ,用符号 表示,单位是 。
7.根据比热容的物理含义可以推导出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Q吸= ,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 。
8.一滴水和一盆水相比,比热 ,把一根铜丝截成长短不同的2段,质量 ,比热 。由此可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 ,同种物质比热 ,不同物质比热 。
9.如图所示是一个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体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固态时甲物质的比热容 (填“>”“=”或“<”)乙物质的比热容,其中 物质是晶体,其熔化过程中内能 。
10.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液体的比热容较小。如果要你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 液体。
11.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很凉爽;傍晚,沙子很快凉了,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下,沙子和海水的温度不一样的原因是( )
A.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 B.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大
C.沙子的密度比海水的密度大 D.沙子的质量比海水小
12.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度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是( )
A.水的密度小,沙的密度大 B.水吸收的太阳能少,沙吸收的太阳能多
C.水的比热大,沙的比热小 D.水传热慢,沙传热快
13.水的比热比其它物质都大,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利用水的这个特征的是( )
A.供暖系统用循环热水来供给暖气 B.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洒水纳凉
C.用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 D.冬天在窑中放一桶水,可防止储存的蔬菜冻坏
14.如图所示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煤油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取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
B.盛放煤油和水的容器相同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D.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15.甲乙两金属块质量之比为2:3,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 )
A.1:3 B.3:1 C.3:2 D.2:3
16.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表示 。一瓶水倒去,剩下的水的比热容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同时给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 液体的温度升高较快, 液体的比热较大。若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为汽车的冷却液,你认为选择 液体更好。
18.小夏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了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降温速度比水 。
19.我国新疆沙漠地区流传这样一句话:“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考虑,主要是因为 造成昼夜温差较大。
20.公园中的人工湖具有“吸热”功能,盛夏时能大大减弱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假设湖水升高的温度与沙石升高的温度相同,则沙石吸收的热量 湖水吸收的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1.(2019?福建)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J?kg﹣1?℃﹣1)
4.2×103
2.1×103
2.1×l03
0.88×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22.(2019?上海)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
23.(2019?成都)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体积的水和某种油加热,在开始和加热3min时各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已知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ρ油=0.8×103kg/m3,加热的效率都为90%,油的末温没有达到它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加热时间(min)
0
3
水的温度(℃)
18
28
油的温度(℃)
18
43
A.这种油的比热容为1.68×103J/(kg?℃)
B.这种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
C.因为这种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它的比热容比水小
D.加热效率没有达到100%,是因为电加热器没有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24.(2019?天门二模)新疆“那拉提草原”是闻名全国的旅游景区。夏天,当你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你会发现:岸上的小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 )
A.水比小石头的温度变化大 B.水比小石头的比热容大
C.水比小石头吸收的热量小 D.水比小石头的比热容小
25.(2018?宜宾)如图是干早地里的玉米,由于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
A.凝固点较低 B.比热容较大
C.沸点较高 D.质量较小
26.(2018?桂林)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27.(2018?烟台)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内能 C.热量 D.比热容
28.(2018?长春)我国北方冬天取暖用的“暖气”,通常用水作为输运能量的介质,这是因为水的( )
A.密度大 B.密度小 C.比热容大 D.比热容小
29.(2018?天水)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30.(2016?丹东)如图,教材中为了引入比热容这个物理量,做了“水和食用油吸热情况”的实验,该实验中需要控制一些变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
B.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
C.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
D.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31.(2019?怀化)云南省罗富县有一长达27km的连续下坡山区公路,有经验的老司机在下坡前往往先在汽车的各个轮胎上浇水,防止在下坡时因连续刹车使轮胎和刹车片过热。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 大的特点,汽车在连续刹车过程中产生的内能部分被轮胎上的水吸收。水的温度将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2.(2019?徐州)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量取沙子和水时,要保证它们的质量 ;用酒精灯分别加热沙子和水,沙子和水的温度升高, 能增加;如果采用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方式,得到的图象应是甲、乙两种图象中的 。
33.(2019?孝感)如图,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中相同的烧杯所装水和食用油的体积 (选填“相同”或“不同”),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不同,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 来反映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在电加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 。
34.(2018?朝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如图甲为铺设在地板下的管道,利用热水在管道内循环流动。加热整个地板向室内供暖这是利用水有较大的 (填“密度”、“比热容”或“传热性”)。北京时间2018年4月2日,“天宫一号”完成任务再入大气层,图乙是返回地面的情况,它在大气层中被烧毁,这是通过 (填“做功”或“热传递”)来改变内能的。
35.(2018?青海)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鸭蛋中,这一现象说明 ,青海的冬季需要供暖,暖气管道内循环流动的是热水,这主要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道理。
36.(2018?贺州)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的温度升高 (选填“快”或“慢”),甲物质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37.(2019?南通)铁板文蛤是南通的特色佳肴,由文蛤、佐料放在经加热发烫的铁板上制作而成,在体积相同的条件下,餐馆会尽量选择热容量大的炊具。热容量的定义是: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查阅资料知道:物体的热容量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比热容有关,由此同学们对相同体积物体的热容量作如下猜想:
猜想1:物体的质量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
猜想2: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物体的热容量越大。
同学们先用图甲所示装置,将体积相同的四个不同金属块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将水加热至沸腾,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示数如图乙;将四个金属块同时从水中取出,快速放入四个相同的保温杯中,杯中盛有质量和初温(约20℃)均相同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出保温杯内水的末温,收集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金属块
质量m/g
比热容c/J(kg?℃)﹣1
末温(℃)
铅
565
1.3×103
34.3
铜
445
0.39×103
47.2
铁
395
0.46×103
48.1
铝
135
0.88×103
40.9
(1)安装装置时应先固定线夹 (选填“A”或“B”);图乙温度计示数为 ℃。
(2)由表中数据可知: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则吸收热量最多的是放入了金属 的杯中的水;热容量最大的是 金属块。
(3)分析数据可判断:猜想1、猜想2都是 的。请选择猜想1或猜想2,说出你对该猜想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 。
(4)请用热容量这个物理量,给比热容下定义: 。
38.(2019?湘西州)为了比较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吸热情况,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下表中的数据。
质量/g
温度升高10℃所需时间/s
温度升高20℃所需时间/s
温度升高30℃所需时间/s
液体甲
30
96
202
323
液体乙
30
64
133
212
(1)该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这其中运用了常用的物理科学方法,即 。
(2)在该实验中利用了“转化思想”,即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甲和液体乙 。
(3)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液体乙的比热容 液体甲的比热容(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9.(2019?青岛)如图是质量为100g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10min它吸收的热量是7.2×103J.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40.(2019?泰州)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以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 (烧杯/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 。
(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液体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 (A/B)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 (A/B)升温较高。
(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 (A/B)
课课精编精练——13.2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Q、△t相同时,则cm的积是定值,
说明质量不一定相等,比热容也不一定相等,是二者的乘积相等,所以两个物体中质量大的比热容一定小。
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解答】解:A、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热量,相同质量的沙子比海水温度上升高快,所以感到沙子烫脚,海水却凉凉的,不符合题意;
B、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用水作取暖剂,不符合题意;
C、人们用水冷却刹车片,主要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而不仅仅是因为其比热容大,符合题意;
D、用水煮餐具,给餐具消毒,是利用了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为100℃,可杀死绝大多数的致病菌,与水的比热容无关,符合题意;
故选:D。
5.【解答】解:使用水暖背心的目的是利用水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取暖,在质量和降低的温度相同时,由于水的比热容最大,由公式Q=cm△t知:与其它液体相比较,水放出的热量最多,所以取暖效果最好。
故选:B。
6.【解答】解: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J/(kg?℃)。
故答案为:之比;c;J/(kg?℃)。
7.【解答】解:
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比热、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成正比,写出公式就是Q吸=cm△t=cm(t﹣t0);
物体放出的热量与物体的比热、质量和降低的温度成正比,写出公式就是Q放=cm△t=cm(t0﹣t)。
故答案为:cm(t﹣t0);cm(t0﹣t)。
8.【解答】解: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同种物质比热相同,不同物质比热不相同;所以,一滴水和一盆水的比热容相同;把一根铜丝截成长短不同的2段,质量不同(因两段铜丝的体积不同),比热相同。
故答案为:相同; 不同; 相同; 特性; 相同; 不同。
9.【解答】解:(1)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在相同时间内,甲物质比乙物质的温度升高的快,根据吸热公式Q=Cm△t,可知甲物质的比热小于乙物质的比热。
(2)由图象可看出,甲物质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吸热温度不再升高,此时间段内甲物质在熔化,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甲是晶体。
故答案为:<;甲;增大。
10.【解答】解:分析甲和乙的图象可知:甲和乙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乙的加热时间比甲长,即乙吸收的热量多。根据热量计算公式Q=cm△t可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比热容成正比。所以乙的比热容大,甲的比热容小。
则质量相同的甲和乙,都升高相同的温度,乙吸收的热量比甲多,所以应选用乙做冷却液。
故答案为:甲;乙。
11.【解答】解: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质量的沙子和水,白天,同样受热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热量,根据Q=cm△t知,水的温度升高比沙小,即沙子温度高,海水温度低;
晚上,同样受冷的情况下,放出相同热量,根据Q=cm△t知,水的温度降低比沙小,即水温度高,沙子温度低,故A正确。
故选:A。
12.【解答】解:沿海地区多水,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吸放热条件下,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昼夜温度变化不大;而内陆地区多砂石、泥土,它们的比热容较小,在
同样吸放热条件下,砂石、泥土温度变化大,所以昼夜温度变化较大。
故选:C。
13.【解答】解:A、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故不符合题意;
B、炎热的夏天,在室内地面上洒水,水蒸发会从周围吸热而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使人感到凉爽,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故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故不符合题意;
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在窑中放一桶水,可防止储存的蔬菜冻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解答】解:
A、为了便于比较水与煤油升温快慢,实验时应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B、为防止热量散失对实验的影响,应让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C、为保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应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煤油与水吸热升温快慢与所加酒精的多少无关;
综上所述,需控制的变量中多余的是D项。
故选:D。
15.【解答】解:
因为Q=cm△t,所以c=,
所以==××=××=。
故选:B。
16.【解答】解: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可以知道,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其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将此杯水倒掉一半,质量改变,但比热容与质量无关,所以水的比热容不变,仍然为4.2×103J/(kg?℃)。
故答案为:1kg的水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不变。
17.【解答】解:(1)观察图象可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初温均为0℃,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乙液体加热所用的时间长,即甲升温快;
因为加热器材是两个相同的加热器,所以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根据公式Q=cm△t,得:c=,
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当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越大,比热容越大,所以乙液体的比热容大;
(2)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比热容较大的液态,故选乙液态更好。
故答案为:甲;乙;乙。
18.【解答】解:
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象可知,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根据Q放=cm△t可知,在质量相等、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乙液体的比热容小,所以,若甲、乙两种液体中,一种液体是水,则甲液体是水;且由图象可知,另一液体乙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故答案为:甲;快。
19.【解答】解:新疆沙漠地区的沙石多,白天太阳照射,砂石吸收热量,由于沙石的比热容小,因此温度变化大,气温升得很高;晚上,沙石放出热量,由于沙石的比热容小,因此温度变化大,气温降得很低,故会出现早晚冷、中午热的现象。
故答案为:沙子的比热容小。
20.【解答】解:质量等同,升高的温度又相等,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t可知,比热容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大于砂石吸收的热量。
故答案为:小于。
21.【解答】解:
A、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但也有的物质比热容相同,如煤油和冰,故A错误;
B、水和冰是水的两种状态,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其比热容是不同的,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状态有关,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也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
C、由表中数据可知,铝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因铝的比热容大,则根据Q=cm△t可知铝吸收的热量更多,故C正确;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根据Q=cm△t可知水升高的温度少,故D错误。
故选:C。
22.【解答】解:根据Q=cm△t知,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小,故A正确。
故选:A。
23.【解答】解:AB、取两种液体都加热了3分钟为研究对象,因为是用的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且加热效率都为90%,
所以Q水=Q油,
设它们的体积为V,则水的质量:m水=ρ水V,油的质量:m油=ρ油V,
因为Q水=c水m水(t水﹣t0),Q油=c油m油(t油﹣t0)
所以c水ρ水V(t水﹣t0)=c油ρ油V(t油﹣t0),
4.2×103J/(kg?℃)×1.0×103kg/m3×(28℃﹣18℃)=c油×0.8×103kg/m3×(43℃﹣18℃)
解得:c油=2.1×103J/(kg?℃)。故A错误、B正确;
C、密度和比热容都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二者的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C错误;
D、加热效率没有达到100%,主要是因为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没有全部被液体吸收,而是存在一定的损失,而不是因为电加热器没有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24.【解答】解: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小石头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小石头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都在太阳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湖水是凉凉的,而小石头的温度升高的多,热得烫脚。
故选:B。
25.【解答】解: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植株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植株造成损害,故B正确。
故选:B。
26.【解答】解:
(1)用相同的燃气灶加热,相同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D错误;
(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的比热容,根据Q=cm△t知,油的温度升高得快些,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27.【解答】解:
水的比热容比沙子的比热容大,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小,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低,放出相同热量时,海水比沙滩的温度高,故D正确。
故选:D。
28.【解答】解: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取暖效果好,所以暖气装置中用水来供热。
故选:C。
29.【解答】解:
(1)由图可知,在时间t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错;
在时间t,吸收的热量相同,A的温度变化△tA=20℃,B的温度变化△tB=40℃,A、B的质量相同,由Q吸=cm△t得c=,则cA:cB=△tB:△tA=2:1,故A正确、B错;
(2)由图可知,A、B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A的时间长,A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
故选:A。
30.【解答】解:A、为了确保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必须用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和相同的容器,故A正确;
BC、实验中,需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不变,因此取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不可以取相同体积的水和食用油;故B正确,C错误;
D、实验中,通过比较水和食用油在质量相等、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来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故应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故D正确。
故选:ABD。
31.【解答】解:
(1)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因此,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2)汽车在连续刹车过程中产生的内能部分被轮胎上的水吸收,所以水的温度将升高。
故答案为:比热容;升高。
32.【解答】解: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时,需要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
用酒精灯分别加热沙子和水,沙子和水会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变大;
由图甲可知,此时的加热时间相同,升高的温度不同,由图乙可知,升高的温度相同,加热时间不同,故应选择乙。
故答案为:相等;内;乙。
33.【解答】解:
(1)在“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应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因为水和食用油的密度不同,所以根据ρ=可知食用油和水的体积不同;
(2)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加热时间不相同,即吸收的热量不相同,说明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不相同,物理学中用比热容来表示不同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
(3)在电加热过程中,消耗电能,液体的内能增大,即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不同;吸收的热量;比热容;内能。
34.【解答】解:“水地暖”以水为媒介,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相同、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水放出的热量多,取暖效果好。
飞船返回大气层,飞船外壳与空气摩擦温度不断升高,会被烧毁,这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飞船的内能。
故答案为:比热容;做功。
35.【解答】解:
(1)把鸭蛋放在盐水里一段时间后,鸭蛋就变咸了,这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鸭蛋中,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同样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冬天室内的暖气用热水循环供热。
故答案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比热容。
36.【解答】解:分析图象可知:相同的时间内,甲的温度变化值大,甲的温度升高快;
根据公式Q=cm△t,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相等,加热相同的时间它们吸收的热量也是相等的,甲升高的温度值大,甲的比热容小。
故答案为:快;小于。
37.【解答】解:
(1)为了确保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由下向上组装,即应先固定线夹;
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9℃;
(2)若金属块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根据Q=cm△t知,质量相同的水温度升高的越多,水吸收的热量越多,则金属块放出的热量越多,由表格数据可知放入了铁块的杯子中的水温度升高的最多,即这杯水吸收的热量最多,也就是铁块放出的热量最多;
开始时金属块的初温都为99℃,最后的末温是铁块最高,则铁块的温度减少的最小,由于铁块放出的热量最多,温度却降低的最小,所以结合热容量的定义可知,铁块的热容量最大;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猜想1、猜想2都是错误的,以猜想1为例:铁的热容量最大,但是铁的质量不是很大;或者以猜想2为例:铁的热容量最大,但是铁的比热容不是很大;
(4)因为热容量是物体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而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所以比热容是物体的热容量与质量之比。
故答案为:(1)B;99;(2)铁; 铁;(3)错误; 猜想1:铁的热容量最大,但是铁的质量不是很大,铁的比热容不是最大;(4)物体的热容量与质量之比。
38.【解答】解:(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上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则两种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这种实验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加热时间越长,则表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所以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液体甲和液体乙吸热的多少;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液体甲和液体乙,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甲的加热时间长,即甲吸热多,甲的比热容大,乙的比热容小。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2)吸热的多少;(3)小于。
39.【解答】解:由图象可知,该物质10min升高温度:△t=50℃﹣20℃=30℃,
由Q吸=cm△t得,该物质的比热容:
c===2.4×103J/(kg?℃)。
答:该物质的比热容为2.4×103J/(kg?℃)。
根据Q=cm△t,质量相同的AB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A放热多效果好;故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A。
故答案为:(1)易拉罐;使液体受热均匀;(2)加热时间;(3)A、B;(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