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25 19:5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红军长征背景:
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没有能突围,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蒋介石(名中正,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中国国民党总裁等职。蒋介石受孙中山赏识而崛起於民国政坛,领导中国渡过对日抗战与二战,行宪后又连续担任第一至五任中华民国总统长达27年。其从政生涯横跨北伐、训政、国共内战、对日抗战、行宪、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及东西方冷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地位。1975年4月5日,在台北士林官邸逝世。2、第五次饭“围剿”失败原因:
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李德(1900年9月28日—1974年8月15日),原名奥托·布劳恩(Otto Braun),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是他在中共党内的名字,意为“姓李的德国人”)
1932年春,奥托·布劳恩被苏军总参谋部派往中国将经费交付佐尔格。到达上海后,在共产国际执委会(驻上海)远东局工作。由于共产国际驻华军事代表兼中共中央总军事顾问曼弗雷德·施特恩迟迟未到上海,奥托·布劳恩开始参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指导。 博古(1907年5月14日-1946年4月8日),原名秦邦宪,字则民,江苏无锡人,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博古领导创办了《解放日报》,翻译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对全党普及和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起了重要作用。1946年4月8日,博古搭乘飞机在山西黑茶山失事,同机17人全部遇难,史称“四八烈士”。3、红军长征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长征概况:
(1)起止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整整两年时间)
(2)长征路线:
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突破四道防线→突破湘江→渡过乌江→解放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路线图4、遵义会议(1)时间:1935年1月
(2)地点:贵州遵义
(3)主要内容: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4)意义:
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遵义会议旧址图片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中央革命根据地向西出发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渡过乌江攻克重镇遵义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追剿计划

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过草地

突破天险腊子口

进入甘肃

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二、过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1、长征结束
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
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
2、时间:1936年10月
事件:红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3、长征的历史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长征精神
是大无谓的革命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团队精神,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 1935年2月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感 谢 观 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