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设计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通过创设“抢占堡垒”、“万众一心,众志城成”、 “绕过堡垒”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既学会了运球的动作要领,创编了许多新的方法,又培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整节课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取水平二小篮球教学中行进间运球的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提高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较强,采用情境教学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教学中,教师让他们积极模仿、主动练习、开动脑筋,从而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
3.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途径,让学生学会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并能比较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的异同点。
3.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严格要求自己,较熟练地掌握行进间运球动作,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
4.学生勤于动脑,互教互学,互评互帮,团结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准备:
一块篮球场地、三十二只篮球、一台录音机、四个标志物、十六个圆圈。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向前运球时,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手按拍球的后上方,后腿蹬地使球前进,球落在身体的同侧前方,球的反弹高度在腰胸之间。
2.手脚的协调配合,跑动步法与球弹起的节奏一致。
六、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开始部分通过一个“抢占堡垒”→“万众一心,众志城成”的游戏,学生随着教师的语言,边听边展开想象边练习,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用这样的方法,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再利用自由组合自由创编的形式,让学生创造性地进入原地运球的练习中,教师发现问题随机指导。在行进间篮球运球的学习中,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时间,再让他们畅所欲言,找出行进间运球和原地运球的不同之处。再通过学生先尝试、自学互练,然后小组展示,相互评价、相互学习,体现“小群体合作学习”意识,来掌握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让学生感受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又通过游戏“绕过堡垒”的游戏比赛让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中体验了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最后在轻松优美的乐曲中师生共舞、放松,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
七、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对自己、对他人进行评价,同时教师通过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动作方法,而且在各方面都有了全面的体验。
八、教学过程
学习
阶段
水平二
执教者
学习
内容
1.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2.游戏:“绕过堡垒”。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途径,让学生学会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并能比较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的异同点。
3.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严格要求自己,较熟练地掌握行进间运球动作,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
4.学生勤于动脑,互教互学,互评互帮,团结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经验。
教学重点
向前运球时,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手按拍球的后上方,后腿蹬地使球前进,球落在身体的同侧前方,球的反弹高度在腰胸之间
教学难点
手脚的协调配合,跑动步法与球弹起的节奏一致
教学准备
篮球场一块、篮球32只,录音机1台,标志物四个。
课堂
要素
学练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队形
创设
学习
环境
舒心
热身
进入
角色
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
二、游戏激趣。
游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三、篮球热身操:
1.伸展运动
2.体侧运动
3.体转运动
4.踢腿运动
5.压腿运动
6.跳跃运动
1.检查常规。
2.师生亲切问好。
3.宣布本课的内容、目标与要求。
4.安排见习生。
1.教师讲清游戏方法、规则和路线。
2.带领学生进行游戏练习。
3.要求学生前后保持一定的距离。
1.教师提出练习要求。
2.播放音乐,组织学生练习。
1.体委整队向老师报告。
2.向老师问好。
3.学生认真听讲,进入角色。
要求:精神饱满,情绪活跃。
1.学生随老师提示练习;
2.注意力集中,反应灵敏。
1.学生随音乐完成热身操。
2.学生动作舒张有力,幅度大。
○○○○○○○○
○○○○○○○○
●●●●●●●●
●●●●●●●●
☆
☆教师○男生●女生
○○○○○○○○○
○○○○○○○○○
●●●●●●●●●
●●●●●●●●●
☆
(分散队形)
展示
自我
合作
探究
快乐
学技
一、熟悉球性练习:
1.左右手抛接球
2.球绕头颈部
3.球绕腰部
4.球绕“∞”字
5.高抬腿绕球
二、原地运球练习
三、行进间运球。
动作要领
三“前”:
1.上体稍前倾
2.目视前方
3.球落在身体
同侧前方
两“后”:
手按拍球的
后上方
2.后腿蹬地使球前进
一“高:
球的反弹高度在
腰胸之间
一“合”:
手脚协调配合
1.教师讲解示范。
2.提出练习要求,统一口令组织学生学练。
3.语言提示,巡回指导。
1.组织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圆圈做原地运球动作,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引导学生边练边体验。
2.启发学生创编出多种“拍球”方法。
3.两人在圈内进行运球中的攻防比赛。
1.示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找找与原地运球的异同点。
2.提问学生行进间运球与原地运球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
3.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提示学生练习时按拍球部位、落球方位及球的反弹高度,手脚配合协调。(自我总结的三“前”,两“后”,一“高”,一“合”)
4.以小组为单位,由各队的小组长指挥本组成员进行自学自练。指示小组长由慢走开始练习,再到跑的行进间运球。
5.教师巡视,重点纠正学生的以下动作:(1)低头运球;(2)手指并拢运球;(3)掌心运球;(4)运球与位移节奏不协调。
6.由组长选出小组内表现较好的同学展示,与其他小组之间进行PK。
7.教师对展示的同学给予表扬,并指点个别同学的不足之处,以提高技艺,同时激励其他同学好好练习。
8.教师进一步阐述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
9.分组再练习。
1.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
2.按口令认真进行练习。
3.反复练习,加强对球的控制能力。
1.小组同伴互教互学,体会手指、手腕和前臂的协调用力,同时体验团结合作的乐趣。
2.发挥想象,创编各种拍球的玩法。
3.学生在练习中加强攻防意识。
1.细心观看教师示范,动脑找一找与原地运球的异同。
2.积极参与回答,
尝试说出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的异同点。
3.认真听讲,细心观察示范,明白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和要求,尝试模仿教师动作进行练习。
4.按要求认真练习,小组内成员之间相互观察、评议,纠正错误动作。
5.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动作。
6.各小组选出的同学勇于表现,展现自我。
7.找到差距,提高要求,更上一层楼。
8.加深理解,记住动作要领。
9.向表现好的同学学习,继续认真练习。
练习队形同上
○ ○ ● ●
○ ○ ● ●
○ ○ ● ●
○ ○ ● ●
(小组练习队形)
四、游戏:
“绕过堡垒”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练习方法。
2.分组演练;
3.组织游戏比赛。
4.评议各小组的表现,及时表扬与鼓励。
1.听清游戏规则和方法。
2.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讨论本组设计的方案。
3.积极参与游戏,并为同伴加油助威。
4.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 ○ ● ●
○ ○ ● ●
○ ○ ● ●
○ ○ ● ●
稳定
情绪
放松
身心
一、自我表现
二、交流分享
教师和学生一起整理放松,完成太极球操。
1.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小结归纳。
2.布置课后任务。
3.宣布下课。
4.师生再见,安排
学生收还器材。
学生随着怡人的音乐伴奏放松。
1.自我评估学习情况,学生交流体会。
2.按要求完成布置的任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