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
“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然而,事实是——
1853年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和洪都拉斯的消费量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例
中国 3.6亿 人均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00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磅
1845年 约239万英磅
1846年 约179万英磅
1854年 约100万英磅
修约
英法等国
大清王朝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担心危机统治
拒绝
矛盾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方描绘中国人在亚罗号上的粗暴行为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时间:
原因:
借口:
侵略国家:
1856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亚罗号事件(英国)
马神甫事件(法国)
英法美俄
经过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开始标志)
1857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天津条约》
1860年8月,英、法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北京条约》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18日英军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
圆明园复原全景图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等.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 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比想象的更美
圆明园现状
流落到世界各地的原圆明园珍贵文物
“从目前所存信息看,散失在国内外的各类圆明园文物至少有150万(件)。”
《天津条约》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
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
? 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方便干预中国内政
新增口岸多、广、深
内河航运权受到侵犯
《北京条约》
?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 增开天津为商埠
?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
? 赔款额大幅增加【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侵略势力渗透到统治中心附近
香港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国家和人民的财政负担增重
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共计150万
平方千米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千米
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万平方千米
西北部7万平方千米
共计
150多万平方千米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发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
条约名称 地理范围 面 积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相当于15个浙江省的面积, 3个法国,12个捷克斯洛伐克!
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非正义的殖民侵略战争
英国
英法、俄美
1840——1842
历时两年
1856——1860年
历时四年
沿海城市
从沿海深入内陆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目的)
战争性质
侵略国家
侵略时长
开放口岸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