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5.1 光合作用(第1课时) 课件 (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5.1 光合作用(第1课时) 课件 (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8-26 07:0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第1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光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实质1、物质转变
由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复杂的有机物(淀粉等),并且释放出氧气。
2、能量转变
光能转变成储存在有机物里的能量。 光合作用的意义:
(一)食物来源
据科学家估计,整个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一年所制造的有机物,若折算成葡萄糖可达4500亿吨左右。
(二)能量来源
据估计,地球上绿色植物一年进行光合作用所提供的能量,若折算成电能,可达1700万亿度。现在整个地球上人类一年所消耗的能量仅占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提供能量的10%左右。
(三)氧气的来源
据估计,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其光合作用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1吨,释放出氧气0.73吨。地球上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年所释放出的氧气,可以达到4800亿吨左右。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想一想
在严冬季节,我们能吃到的新鲜的蔬菜(反季节蔬菜),是人们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在温室中栽培出来的。那么农民利用温室种植蔬菜的道理是什么?
农业生产上常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通过调控温室中的光照、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譬如,我们可以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这种方法,被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学生讨论:怎样给作物施二氧化碳?
明确:⑴增施有机肥
⑵直接喷施贮存在钢瓶中的 二氧化碳
(3)点煤球炉
动手动脑: 1、据研究,植物在中午前后光合速率较快,如果依靠空气中二氧化碳本身的浓度差所造成的扩散作用为动力来移动补充,远远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因此,我国古农书《齐民要术》中提到“正其行,通其风”,其原因是: 2、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很低,约为5%,作物现有的产量与理论产量相差甚远,所以增产的潜力很大。你的办法是 (保证通风良好,使大量的空气(包括C02)通过叶面,利于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延长光合时间,如补充人工光照;增加光合面积,如合理密植;加强光合效率,如控制光、温、水、肥料和二气化碳等。 小结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第1节 光合作用第2课时实验注意事项请同学们描述出实验中
应该注意的安全和合理
的操作方法!实验结果分析—1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植物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引深拓展实验结果分析—2 带有火星的火柴棒伸入到试管后,又重新燃
烧。这表明试管中收集了氧气,它有助燃作用,
从而使火柴棒复燃。这一实验现象表明,绿色植
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这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是氧气!  科学研究表明,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
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光合
作用需要水……引深拓展小结 本课时的两个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进行
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氧气。
所以二氧化碳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氧气是
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