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1.了解知道文艺复兴这一史实,理解产生于意大利的原因,分析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
2.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成就,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优秀文艺作品的介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
重点:文艺复兴的内容及代表人物。
难点 :人文主义的理解——以普遍的人性掩盖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性。
一、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14世纪中叶
发源地:意大利
意大利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的地方,以佛罗伦萨为例,佛罗伦萨是当时欧洲最著名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在1338年已拥有200多家毛织业工场。在13世纪末,佛罗伦萨的钱庄、银行已遍设西欧各大城市,在西欧货币市场上取得了支配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后的社会状况是文艺复兴的“源”;文化上回忆古代希腊、罗马高度繁盛的文化思想遗产,以及意大利保留了大量文化成果,汇集大批文化名人等史实,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文艺复兴的“流”。
思考:探讨意大利成为西欧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中心的原因。
经济基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根本原因)
在14、15世纪,意大利北部就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佛罗伦萨当时是意大利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城市。是当时的一个手工业中心,作为一个小城市,它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2万多,拥有200多家呢绒手工工场,极盛时期工人多达3万。而威尼斯的丝织业和造船业也极为著名,它的商业贸易活动遍及西欧和东方。这时意大利的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中间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
文化环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遗存,容易使当地的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拜占庭帝国保留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占后,许多学者逃到意大利。他们带来了许多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典籍,这其中有许多是意大利文手抄稿,他们还在意大利各地讲学,促进了意大利人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
人才优势: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
各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富商巨贾竞相延揽才智之士,汇集了众多的博学才子。可引用佛罗伦萨美第奇的话:“应该把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们作为天上的神仙对待,而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驮畜。”
想一想:文艺复兴的实质、指导思想和采取方式是什么?
实 质: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采取方式: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并进行创新
人文主义
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想一想:文艺复兴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二、但丁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最早的作品是抒情诗集《新生》,他还有《论俗语》《论君主政体》等文章,《神曲》是他的代表作。
《神曲》
但丁的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把许多主教、僧侣甚至教皇都打入地狱,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但丁与彼特拉克、薄伽丘并称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评但丁
薄伽丘:
代表作:《十日谈》
思想主张: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 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
代表作:《歌集》
思想主张: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达·芬奇因出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而得名。他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兼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于一身。达·芬奇最大的成就就是绘画,他技术精湛,把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三、达·芬奇
达·芬奇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极负盛名。
《最后的晚餐》
《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圣经》的故事。耶稣在受难前夜,与12个门徒共进晚餐,席间耶稣突然说他们中有人出卖了他。画面描述了耶稣说此话时诸门徒的各种反应:或惊愕,或愤慨,或悲叹,或相互议论,或急于表白。犹大惊慌失措与耶稣的镇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肖像画。画中少妇目光神奇而专注,面颊柔润而微红,似有若无的笑容,让人琢磨不透。
关于《蒙娜丽莎》的一些轶事
1503-1505年,雷奥纳多·达·芬奇开始绘制《蒙娜丽莎》。这幅画一直跟随在他的身边,直到他死后数年,画像由法国皇帝法兰西斯一世买下。此后,它一直归法国王室所有,直到1805年拿破仑将之珍藏在卢浮宫。这幅画就像一位有生命的天外来者,它的超凡魅力和奇闻轶事令人惊叹甚至难以置信: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得到《蒙娜丽莎》后,把它挂于家训堂,命令女儿整天模仿画中的笑容,经过数年努力,公主们终于将那神秘的微笑模仿得惟妙惟肖。
拿破仑拥有《蒙娜丽莎》时,喜欢把它挂在卧室内,每日早晚要独自欣赏多次,有时竟能面对画面伫立一天半日,入迷得忘记一切。
1963年6月《蒙娜丽莎》在美国华盛顿展出,保安人员有四万余人,每个参观者要经过6道哨卡,接受各种仪器的检查。
1974年5月《蒙娜丽莎》在日本东京展出,每个参观者只准在画前站9秒钟。
每年前去罗浮宫瞻仰这幅画的人达700百万左右,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991年底,全世界已先后有二百多部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问世,其它各种出版物则汗牛充栋,数不尽数。
全世界已发现《蒙娜丽莎》的赝品二百多幅,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34幅,她说:“我实在太喜欢《蒙娜丽莎》了,但它是一件孤品,所以只得以赝品自娱。”
1987年英国与以色列考古学家在以色列与黎巴嫩交界的各波利市一幢具有古罗马风格的别墅内,发掘到一幅马赛克拼图,图案竟与《蒙娜丽莎》一模一样,这幅画诞生于公元四世纪,比雷奥纳多生活的年代早1100年左右。
四、莎士比亚
15世纪后期,新航路的发现刺激了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运动由意大利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文艺复兴渐入高潮。
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物主义者的生活理想。《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1594年创作的一部非常著名的描写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其创作者是英国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英文名字: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该剧讲述的是两个有矛盾的大家族子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该剧在后世不断被改编为舞剧和电影,首部芭蕾舞剧由俄罗斯人改编出演,电影方面则有好几个版本。
代表人物 国别 主要作品及成就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英国
意大利
意大利
《神曲》,文艺复兴的先驱。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伟大的艺术家。
《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文学巨匠。
文艺复兴的意义:
(1)积极:
①精神方面:文艺复兴冲破了基督教神学桎梏,将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思想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2)消极: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
原因
文学
实质
但丁《神曲》
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