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侧向投掷和游戏》实践课 教案 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体育《侧向投掷和游戏》实践课 教案 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9-08-26 08:3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平二:二年级投掷单元《侧向投掷和游戏》实践课教案
教学对象
水平二
二年级 40生
课时
第4课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上课地点
学习目标
1.体验侧向投掷动作,85%以上学生能做到蹬地转体、快速挥臂的侧向投掷动作。
2.发展学生身体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投掷和奔跑能力,增强上下肢力量。 3.积极感受投掷和游戏的快乐,提高自信、果断等意志品质,学会合作与分享。
教学内容
1.投掷:侧向投掷轻物
2.游戏:快乐的瓶子
教学重点
背后过肩,肘关节向前快速挥臂,动作连贯
教学难点
蹬地发力,侧向转体
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学 活 动
组织形式及要求
次数
时间
强度


部分
1.课堂常规
2.激情呼号
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
2. 教师宣布本课内容,介绍课堂新朋友“瓶子兄弟”,跟着老师敲节奏并大声的喊出“安全学练、快乐投掷、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课堂口号。
组织:四列横队(每人两只饮料瓶)
×××××
○○○○○
×××××
○○○○○

要求:精神饱满
1

2′




1.答一答:
知道自己代号
2.找一找:
身体部位
3.动一动:
和瓶子兄弟捉迷藏
4.做一做:
音伴瓶操
1.在老师引导下互动回答,快乐点到。
如:红队、蓝队、绿队、黄队、5号、8号、男生、女生、××班等。
2.师生互动有节奏的敲打身体各个部位。如:师:肩关节在哪里?生:肩关节在哪里等,用瓶子敲打肘、膝、踝、大腿等。
3.在老师带领下,随音乐的开和停,看或听老师的信号做“8字跑”“跑四方”“自由走跑”等练习。
4.随音乐《节日里的洛阳城》完成瓶子热身操。
组织:散点队形
× ×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明确要求,
安全、快乐地练习。


1
1
1
四八拍
8′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课堂语言互动,既提出课堂要求,又集中了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养成一种课堂精神。“找身体部位”和“和瓶子兄弟捉迷藏”让学生动手、动脑又动身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特别是“瓶操”中将侧向投掷的简单动作进行有效地迁移,为主教材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




1.侧向投掷轻物
“木头人1”动作
“木头人2”动作
“木头人3”动作
动作口诀:
一脚前,一脚后,转体挥臂快速投。
“瓶子超人”动作
“会转的瓶子”动作
1.第一关:游戏巩固-“新编木头人”
⑴“照镜子”分别学做“木头人1”“木头人2”“木头人3”动作。
⑵做“木头人”游戏,根据老师信号迅速完成木头人1、2、3的动作。
⑶教师设问:“可以把这三个动作连起来做一做吗?”学生自主学练。
⑷引出课的内容:侧向投掷,提示学生反复练习。
⑸分组侧向投掷,提示学生记住自己投的落点位置。
⑹回忆动作口诀:“一脚前,一脚后,转体挥臂快速投”,引导学生看瓶子上的动作,强记口诀,再次练习。
2.第二关:强化动作-瓶子超人
⑴教师语导,使学生知道动作的关键,教师完整示范动作,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动作。
⑵指导学生练习“瓶子超人”动作:
左手持瓶,直臂上举,对准屋顶;
右手持瓶后引,同时右侧弓步,做好准备;听到投掷信号,右脚用力蹬地,同时转体,快速挥臂,用右手中的瓶子击打左手中的瓶子发出“嘭”的声音。
⑶教师巡回指导动作,语言激励,指导学练蹬地转体动作。
⑷集体展示。
3.第三关:强化练习——会转的瓶子
⑴指导学生动手组装新道具:将一根花棒穿进开好洞的瓶身中,做成一个会转的瓶子。
⑵教师示范“转瓶”的练习方法,组织学生反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强调蹬地转体动作,让学生明确动作做得好,才能让瓶子转得更快的道理。
⑶学生个别示范,学生自主提出改进意见。
⑷集体听信号打转瓶“除四害”。
⑸分组侧向投掷练习,比较前后的成绩,鼓励学生向“我优秀”“我良好”“我合格”的目标努力。
组织:
散点四列横队
○×○×○×○×
○×○×○×○×
————————

要求:
善于动脑,
相互学习,
共同进步。
8-10
6-8
6-8
3-4
3-4
8-10
4-5
1
8-10

3-5
3-4
19′

20′





【设计意图】主教材教师以充分信任的眼光和鼓励,带领学生一起学和练,让学生在适当增加难度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比较、体验动作的方法,挑战自我,通过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在小目标不断实现过程中体验投掷成功的喜悦。




2.游戏:
快乐的瓶子
游戏规则:
⑴两脚交替蹬转瓶子10次才能爬起;⑵游戏返回时,持转瓶的两人不能为了放便同伴抬高瓶子。⑶返回起点的同学必须击掌交换,且必须在起点后进行交接。
1.教师组织游戏队形,示范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2.学生分组完成游戏,教师巡回。
3.游戏点评。
游戏方法:8人一组,4人站在起点线后,其他4人每2人面对面双手持好转瓶,分别站在红、蓝队单数号位上做好准备。游戏开始,第1名同学从起点跑出,到第一个转瓶位置迅速躺下,模仿蹬自行车动作用脚蹬转瓶子10次,爬起来跑向第二个转瓶下完成同样动作,再爬起跑向终点用手摸标志线,然后返回分别从两个转瓶下钻过,跑回起点和下一同伴击掌,先完成的队为优胜。
组织:学生8人一组为一个游戏组
× × ×
○ ○ ○
× × ×
○ ○ ○
○× ○× ○×
○× ○× ○×

要求:学会方法,主动合作,遵守规则,自我保护。
2
6-

7′







1.放松活动。
2.小结评议。
3.布置作业。
4.回收器材。
1.随音乐《读唐诗》指导学生放松。
2.课堂小结,布置课外作业。
3.师生再见。
4.安排学生回收器材。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放松身心,大胆评议。
1
3′

【设计意图】本游戏充分利用转瓶的特点,让学生在合作状态下完成任务,让团结就是力量在学生心中扎根,同时在教师不断的语言激励中激发学生参与游戏的热情,学会用智慧加体能完成各项任务。
场地器材
室内篮球场一片,饮料瓶82只,花棒40根,标志桶8只,音乐mp3,四色标志贴、哨子、耳麦等
运动负荷
练习密度:40-45%左右?,平均心率:约120次/分
资料参考
江苏省编教师用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
教学反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