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高姿异侧爬行 教案 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体育高姿异侧爬行 教案 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9-08-26 09:1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体育与健康》课程
水平一(二年级)“爬行”单元第二课时
教 学 设 计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乐于参加各种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结合低段小学生善于观察和模仿动物运动并能做出简单动作的能力,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和应用动作技能三方面整合。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中玩,玩中学”全过程,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从兴趣中找到乐趣、从乐趣中找到学习的窍门,进而喜欢参加各种游戏活动,领会在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等待我们去发现提炼,体验学习模仿动物爬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体育》第二部分基本活动第八节“攀爬”。本课教学内容以“教学生所不会,从会处下手教”为原则。参照了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一)的运动技能领域水平目标要求,设计“爬行”单元。“爬行”按动作方法分类有同侧爬行、异侧爬行。按爬行时的姿势分类有低姿爬行、高姿爬行。如:模仿鳄鱼、海狮、蚂蚁、螃蟹等动物的爬;大象、狮子等动物的行走等;该教材具有浓烈的趣味性、竞争性、游戏性,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身体承受条件,安全性极高。可以有效改善学生上、下肢力量以及协调配合的能力,提高神经控制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肌肉收缩的力度。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特别喜爱小动物,喜欢模仿善于表现,所以选学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爬行基础,不仅能模仿各种动物的爬行,还能很好的各种低姿动作,尤其是跪姿爬行相当熟练,当进行高姿爬行的时候,就明显表现出上肢和腰腹力量的不足,身体动作不协调的现象。比如:动作的连贯性不够,爬行的高度降低,重心左右波动较大。根据这些情况设计本节课时,采用“小熊猫学本领”情境教学发展学生高姿异侧爬行能力。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模仿熊猫爬行动作,使学生基本掌握高姿异侧爬行动作及方法。
2、发展学生上肢以及腰腹力量,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心理品质。
五、教学主题《小熊猫学本领》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顶肩立臂、蹬地提膝,异侧肢体同时行进。 教学难点:重心移动,手、脚与身体的协调配合。
七、教学策略
利用彩色胶垫和球为教具,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创新、合作交往的能力。设计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游戏:上肢辅助性练习(游戏“俯撑玩耍”) 、学习体验(模仿各种小动物)、学习高姿异侧爬行的能力(游戏“小熊猫学本领”)、比赛展示(“小熊猫比本领”)、团队合作(“赛龙舟”)。将学习内容渗透在游戏中,既让学生体验了各种姿势的爬行动作,学习了高姿异侧爬行方法,又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体验中得到运动的乐趣。让孩子们在“玩中探索、合作中学习,快乐中成长”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快乐、和谐的课堂活动氛围。
八、教学特色
1、采用“小熊猫学本领”情境进行重点部分的高姿异侧爬行教学,情境设计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启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寓教于乐”。
2、教师激情教学,力创生动、活泼、愉快的教学氛围。
3、动物彩图和动物卡片的运用利于学生观察、模仿,给学生模仿动物的爬行带来了直观的感受,更利于学生的学习。
3、辅助器材小篮球的运用,增加了爬行学练的趣味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九:教 学 流 程 示 意 图
教学环节














江海小学体育课程水平一(二年级)爬行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二年(1)班 人数:32 人
执教老师:徐继锋
学 习
目 标
1、通过模仿熊猫爬行动作,使学生基本掌握高姿异侧爬行动作及方法。
2、发展学生上肢以及腰腹力量,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素质,促进身心健康。 3、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敢、自信、团结协作的心理品质。
学习内容
高姿异侧爬行
场地
器材
音响1台、泡沫垫34张、篮球4个、卡片16张
教材重难点
重点:顶肩立臂、蹬地提膝,异侧肢体同时行进。
难点:重心转换,手、脚与身体的协调配合。
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热身操→体能辅助练习(游戏“俯撑玩耍”) →模仿体验(模仿各种小动物)→学习异侧高姿爬行的动作(游戏“小熊猫学本领”)→动作展示比赛“小熊猫比本领” →团队合作(“赛龙舟”) →放松→小结
教学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组织形式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





7
分钟
1、明确学习目标,内容与要求。
2、通过自编热身操,充分热身。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
课堂常规、
热身活动
手腕、上肢、头部、肩关节、膝关节、全身运动。
整体队形:
1、宣布内容
提出目标与要求
2、教师带练,
启发引导
语言激励
1、快速集合,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
2、听从老师的指挥,认真跳好热身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动作舒展、有力,形式多样,气氛活跃。





3
分钟
1、掌握游戏方法;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同伴合作意识。
1、游戏:
《俯撑玩耍》。
两人一组
1、教师语言引导,讲解游戏规则、方法与要求,提示安全,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互动激励、评价。

1、与同伴互动开展游戏,积极主动,灵活、机智。
教学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组织形式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





5
分钟
2、发展学生积极思考、动手解决问题,提高协调、灵敏素质。
2、各种姿势爬行体验。
如:模仿鳄鱼、蚂蚁、螃蟹、乌龟等动物爬,大象、狮子等动物行。
模仿:
个人练习
2、教师启发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爬行,提出爬行的分类。
2、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大胆练习、动作巧妙,气氛活跃。
10
分钟
3、初步学习异侧高姿爬行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协调、灵敏、平衡能力。
培养自主、合作、创新学习能力,树立集体观念与竞争意识。
3、异侧高姿爬行学练。
如:向前、后、左、右的俯、仰等状态的高姿爬行。
游戏:《小熊猫学本领》。
学习队形:
练习队形:
3、教师讲解高姿爬行的动作要领并带领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做出其他高姿爬行动作。
区别对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尝试高姿爬行。
3.1集体学习→个人练习→两人练习→小组练习
3.2认真观察、模仿、不怕脏不怕累,团结协作,积极向上。
10分钟
4、增加练习兴趣,提高学生高姿异侧爬行能力提高学生力量、协调、灵敏素质。
5、合作练习,增加爬行的难度,培养同伴间合作能力。
4、高姿异侧爬行比赛。
游戏:《小熊猫比本领》
5、合作游戏
游戏:《赛龙舟》。
比赛队形:
4、启发引导学生合作、注重动作要领,然后游戏。
5、让学生根据各自特点选择合作练习位置。
4、积极练习。
注意安全
5、积极参与、团结协作、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5
分钟
1、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善于表现,自我放松的意识。
学会总结、归纳知识,开展自评、互评。
1.1放松操
1.2留下精彩瞬间《照家庭照》
1.3评价小结收拾器材
放松队形:
1、语言引导
师生同乐
激励评价
☆温馨小提示:课后要洗手,这样使我们更健康。
1、节奏优美
情感投入
轻松愉快
运动负荷预测数据: 练习密度:50-55% 平均心率:125次/分左右 强度指数:1.2—1.3
安全提示:1、注重场地、器材安全。2、重视热身和放松环节,防止运动损伤。3、关注危险动作的出现。
教学
反思
学生对于爬行类的教学兴趣比较高,由于动作简单易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在练习中的纪律和安全问题,防止学生踢到或者撞到他人,这节课的安全调控还是比较成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