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潮课件(38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 观潮课件(38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6 20:57:38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语文四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1观潮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电视、电影上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1.天时:潮汐的形成和引力有关。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此时引力最大。钱塘江大潮的成因2.地利:钱塘江入海的地方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状似喇叭形。3.风势: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钱塘江观潮的由来观赏钱塘秋潮,早在汉、魏、六朝时就已成为一种风气,至唐、宋时,此风更盛。南宋朝廷曾规定,农历八月十八日在钱塘江上校阅水师,以后相沿成习,农历八月十八逐渐成为观潮节。学习生字闷雷 薄雾

风号浪吼 涨起 mèn bó háozhǎngchàn 颤动 镇 罩 若 逐
涨 潮读好翘舌音。 zhènzhào ruò zhú
zhǎngcháo你知道下列词语的意思吗?横贯:guàn 形容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本课形容拉长变粗的江潮横在江面。人声鼎沸:dǐng fèi 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山崩地裂:bēng 本课形容江潮来时发出的声音巨大,如同山上岩石落下和地表裂开时发出的声音。
漫天卷地: màn 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
二、循序渐进,朗读课文尝试自读1.自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序号。2.分自然段开火车读。3.老师读一句,同学们跟读一句。 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钱塘江大潮吗?读一读。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潮的雄伟壮阔。三、理清文脉,培养思维潮来之前:
潮来之时:
潮过之后:第二自然段
第三、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你有哪些地方不懂呢?(1)自古以来我们怎样评价“钱塘江大潮”? 读第1、2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天下奇观(2)“奇观”是什么意思? 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景象。(3)观潮最佳时间和地点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农历八月十八 海宁市盐官镇(4)“我们”来到了这里后看到了什么? 美丽的景物和观潮的人群。(5)作者是如何描写美丽的景物和观潮人焦急的心情的? 四、品读词句,感悟语言江潮汹涌而来,令人惊叹。你能找出课文中描写潮来时景象的自然段吗?第3、4自然段。同学们请细读第3、4自然段,把具体描写潮水变化的句子画出来。细读课文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细读下列句子,抓住重点词,感受江潮来时的雄伟壮阔。lóng“闷雷滚动”的声音是怎样的呢?2.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沸腾”一词写出了潮来时观潮人怎样的心情?3.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guàn你能描述“横贯江面”是怎样的场景吗?假设黑板是江面,怎样画潮才算是“横贯江面”呢?4.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
一睹两丈多高的水墙。zhàng“水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5.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
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
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hàobēngzhèn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
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雄伟壮阔的?
“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响声越来越大”“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由远及近地观察,按时间的推移和位置的变化抓住潮的声音和形状的变化来写的。“东边”“出现一条白线”“向我们移来”“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 五、积累词句,尝试运用1. 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猜一猜,你能根据意思猜出词语吗?人声鼎沸2. 本课中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又看不清。 猜一猜,你能根据意思猜出词语吗?若隐若现3. 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
势猛。 猜一猜,你能根据意思猜出词语吗?漫天卷地4. 指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猜一猜,你能根据意思猜出词语吗?奇观5. 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 猜一猜,你能根据意思猜出词语吗?余波今天我去钱塘江观潮,潮来前,江面上( )。当潮来之时,却一浪一浪( ),潮水声犹如( )。 填一填风平浪静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六、品读课文,加深感悟读第2自然段,感受潮来之前美丽的景色和观潮人焦急的心情。七、课堂小结畅谈感想学习完本课之后,同学们对钱塘江大潮有什么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