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现代诗二首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 现代诗二首 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6 21:0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语文四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3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一、新课导入二、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代表作品:《旧梦》《卖布谣》等。1931年开始,刘大白闭门进行写作。1932年2月13日,刘大白静静地躺在钱塘路九号里的床上,与世长逝,享年五十三岁。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秋江的晚上cháowěishùn三、初读诗歌学习生字巢 苇 罗

眠 霸 占cháo miánzhànbàwěiluó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齐诵读。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归鸟、夕阳、芦苇。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四、赏析诗歌1.鸟儿要干什么?怎么样的状态?鸟儿归巢,倦了。2.“驮”字突出了什么?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3.“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4.“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5.体会诗文的意蕴,找出情景相容的词句。倦鸟、驮着、翻翅、掉落、妆成。6.从景色中感受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无比欣悦。1.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怎样的社会?2.在这样的情境下,作者是怎样的心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无自由、幸福可言。流连景物、忘情山水,诗人瞬间高兴之感流露出来。3.齐读诗歌,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五、深入探究见过了秋晚的江上的场景,就让我们再走进美丽的大草原,去认识一只淘气的花牛吧。 《花牛歌》六、学习新知了解作者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xù],字槱[yǒu]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 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初读诗歌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山峰。花牛草地上做了些什么?坐、眠、走、做梦。2.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花牛歌》,把花牛在草地里做的那些有趣的事情画出来,多读几遍,一会儿读给大家听。是一种美丽的开花植物,因为花瓣的形状杂乱尖锐,似乎是被人用剪刀随意裁剪过似的,又因为开放在秋天,因此得名剪秋罗。剪秋罗赏析诗歌1.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这句诗让人想象出花牛压扁剪秋罗的画面,给人十分活泼欢快的感觉。2.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霸占”写出白云之多、之广,花牛睡在草地上,天上是大片的白云,给人以及其自由、安逸的感觉。3.花牛在草地里走,小尾巴甩得滴溜溜。“滴溜溜”写出了花牛的轻快愉悦,也写出了诗人的轻快愉悦。4.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偷渡”运用拟人的手法,将太阳拟人化,写出时间的变化,又让觉得安逸舒适。5.全诗四节,每节第一行均以文字相近的诗句起首——“花牛在草地里坐”、“花牛在草地里眠”、“花牛在草地里走”、“花牛在草地里做梦”。极似“诗三百”、“汉乐府”、“花间集”,用简单明朗、轻快活泼、一咏三叹的诗句形式,将草毡丛中的花牛行动景象巧妙生动地展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崇。七、作业布置反复朗读诗歌,说说你想象出来的画面。八、课程小结畅谈感想学习完本课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