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语文四年级 上册第二单元 10爬山虎的脚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刚看到课文题目,你或许认为爬山虎是一种老虎,其实爬山虎是一种植物。1.它是一种高攀的落叶藤本植物,卷须前端有吸盘。
2.夏季开花,花蕊小,黄绿色。
3.产于我国各地,日本和朝鲜半岛也有。
4.茎和根可以入药。爬山虎:一种攀援在墙壁上的供观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常春藤、地锦等。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认读生字。均jūn匀yún茎 jīng柄bǐng蛟jiāo你会读了吗?2.借助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均匀:指分布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蜗牛:软体动物,头部有两对触角,腹部有扁平的脚,壳略呈扁圆形,黄褐色,有螺旋纹。
吃草本植物的表皮,危害植物。触角:昆虫,软体动物或甲壳类动物的感觉器官之一,长在头上,一般呈丝状。
也叫触须。蛟龙:古代传说中兴风作浪、能发洪水的龙。萎:干枯、衰落
的意思。3.了解课文大意课文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然后重点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怎样用脚来爬墙。三、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第一部分( ):讲爬山虎的生长位置。
第二部分( ):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 ):讲爬山虎脚的特点,具体写了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第3~5自然段四、学习第一部分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思考: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爬山虎。2.填空。1.爬山虎生长的特殊环境是____________。
2.爬山虎生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爬墙成片生长墙五、小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特殊位置“墙”。
爬山虎是爬墙成片生长的,那么它是怎样爬墙的呢?
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激发情感爬山虎不是动物,可它却有脚,而且会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爬山虎会爬的秘密。二、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1.从前面的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2.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3.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呢?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4.读完有哪些感受?哪些地方写得美?你喜欢哪句?
5.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的叶子的美。
6.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得这么美呢?思考: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那爬山虎的脚又是怎样的呢?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三、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1.拿出实物爬山虎,进行观察:
脚的样子 脚的形状 脚的颜色
2.书上又是怎么写的呢?找出来,读一读。
3.根据你的观察,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4.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呢?
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
找出爬的动作词。
自己演示爬的过程。5.你们想知道它是怎么爬的吗? 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地往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或,“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脚会怎样呢?四、触和脚的关系1.读第5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是否触墙有密切关系。2.课文哪个地方也说明了这个关系?
分别读第1、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作者运用了首尾呼应的方法,使文章结构显得更加完整。五、引导赏析1.反思。
请大家谈谈这一节课的收获。
2.赏析。
以小组为单位,自由交流你认为写得好句子、段落。六、能力迁移 细致观察一种植物,围绕这一植物的某些特点,选取几个方面的内容写一个片段,把这一特点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