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牛郎织女(二)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牛郎织女(二)课件(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6 17:1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语文五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11*牛郎织女(二)一、复习导入民间故事: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它们大都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牛郎织女》这个故事是以两位主人公的名字来命名的?一个是( )一个是 (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故事又表达了劳动人民什么思想感情呢?牛郎织女 二、回顾旧知,引入新知上一课我们学到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妇,过上了美满(男耕女织)的生活。
这一课我们要学的是他们后续的故事。他们被王母娘娘拆散,只能隔着天河遥遥相望。最后他们化成了牛郎星和织女星,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鹊桥相会。
这就是这个故事的完整情节,真是一波三折。在这个故事中,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 老牛、王母在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中,动物、植物往往也会说话、有感情,被“人化”了。文中的老牛在我们心目中就是一个人。三、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4.思考本段的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1. 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2.第一段中哪些词语写出了牛郎织女的“日子过得挺美满的”?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四、学习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1)衰老的牛又讲话,老牛讲了什么?
(2)老牛讲话时的神态怎样?
2.小组讨论。
3.有感情地朗读老牛讲的话。
4.老牛死了,牛郎织女的心情怎样?交代后事眼眶满是眼泪痛哭了一场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你把我的皮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小结五、学习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1.牛郎和织女过着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候也发愁,她愁什么呢?2.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下嫁人间后怎样?愤怒、痛恨怕王母娘娘会来找她(1)王母娘娘更是气得……
(2)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
(3)王母娘娘狠狠一推……
(4)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3.读课文3~5段,画出描写王母娘娘动作的句子。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5.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王母娘娘的句子。6.默读3~5段,画出描写织女与牛郎的句子。
(1)朗读“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2)“心急如焚”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牛郎的“心急如焚”?(1)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2)闯人家里,抓走织女
(3)心急如焚,携子追赶7.有感情地朗读第3~5节。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9. 根据上述三个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六、学习第四部分(第6~8自然段)2.牛郎和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七他们在鹊桥相会时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1.指名读第6~8段,思考这两段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1)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2)喜鹊搭桥,一年一见。七、再读课文,知形象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咱们先看看牛郎、织女各是怎样的人?(1)可怜、孤苦伶仃:孤儿;哥嫂待他不好;吃剩饭、穿破衣、天不亮就上山放牛;连名字都没有。
(2)心地善良:照看老牛很周到。知牛郎(1)勤劳能干:织得一手好彩锦、织的彩锦装饰天空就是灿烂的云霞。(心灵手巧)
(2)心地善良:知道了牛郎的遭遇、看中牛郎心眼好、能吃苦、留下来做他的妻子,很善良。知织女大胆追求的结果是——“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两个人辛勤劳动,日子过得挺美满。”体会爱情之美《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2)读读文中写到老牛的片段,哪几段?想想他具有什么特点?知老牛善解人意、忠心耿耿、知恩图报。老牛(1)牛郎织女的结合,还与一个人有关。人说,天上一天,人间三年。西王母醒来的那一刻,灾难便降临了。你觉得王母怎样?知王母残暴绝情、心狠手辣、自私、无情、凶狠八、总结课文,知情感同学们,这就是民间故事。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爱憎分明的情感。对封建专制者、对恶势力的痛恨,对善良的人们的深深同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