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第8节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第4章 物质的特性答案显示(1)电灯发光 (2)都不支持;没有真正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而不是是否有发光、发热等现象ACCCBDBC(2);(4);(1);(3)DCB答案显示(1)化学变化 (2)稳定ACACACA物理D铝还轻(或比钢还硬、比碳化陶瓷更耐高温);抗氧化烧蚀CA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碾米 B.淘米
C.洗菜 D.酿酒D2.下列变化中,与其他的变化不同的一项是( )
A.葡萄酿成酒 B.冰雪消融
C.湿衣服晾干 D.瓷碗破碎【点拨】葡萄酿成酒,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冰雪消融,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湿衣服晾干,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瓷碗破碎,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所以不同的是A。【答案】A3.下列各项中,前者属于物理性质,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 )
A.蔗糖的溶解性,金属的导电性
B.氢气的可燃性,氧气的助燃性
C.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木炭会燃烧
D.硫酸具酸性,水能结冰C4.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白玉为床,金做马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5.下列成语和俗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百炼成钢 D.大浪淘沙C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轮胎爆炸、石蜡熔化
B.食物腐败、干冰升华
C.冰雪消融、钢铁生锈
D.牛奶变酸、煤气燃烧【点拨】轮胎爆炸、石蜡熔化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A选项不符合题意;食物腐败是化学变化,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B选项符合题意;冰雪消融是物理变化,钢铁生锈是化学变化,C选项不符合题意;牛奶变酸、煤气燃烧都是化学变化,D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B7.某种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B8.在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 )
A.分子的运动 B.分子间的间隔
C.分子的物理性质 D.分子的构成和结构【点拨】在物态变化中,分子的运动、分子间的间隔、分子的物理性质都可以发生改变,分子的构成和结构可以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D9.在电气化时代,要注意用电安全,当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导电 B.不易燃烧
C.不易汽化 D.密度比空气小B10.“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这句广告词被美国《广告时代》评为20世纪的经典广告之一,该广告词能体现的钻石性质是( )
A.硬度大 B.不能导电
C.化学性质稳定 D.熔点低【点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说明该物质不容易变性,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能长时间保存。C11.水冷却后,除了会凝固成冰晶体外,还会形成玻璃态。它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 ℃时形成的,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减小
B.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膨胀
C.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物理变化
D.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是化学变化【点拨】玻璃态的水与普通液态水的密度相同,所以水由液态变为玻璃态,体积不变,A、B错误;玻璃态的水是由液态水急速冷却到-108 ℃时形成的,所以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C正确,D错误。【答案】C12.下列有关钠的性质和变化的叙述:(1)金属钠质软;(2)金属钠被切成绿豆大小的颗粒;(3)钠有可燃性;(4)金属钠与水反应有氢气生成。这些叙述中(用序号填空),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2)(4)(1)(3)13.下面是在上科学课“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节时,小明和小亮发生的争论,他们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1)小明认为“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如果发光、发热,一定是物理变化。”他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你支持哪个同学的观点?____________。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发生争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灯发光都不支持没有真正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变化的过程中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而不是是否有发光、发热等现象14.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院士获得了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她与她的同事研制的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构材料,它比铝还轻、比钢还硬、比碳化陶瓷更耐高温、更抗氧化烧蚀,而且克服了陶瓷的脆性。
在这种新型材料的上述性能中涉及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涉及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填一个)抗氧化烧蚀铝还轻(或比钢还硬、比碳化陶瓷更耐高温)15.关于物质制取所依据的物质的性质及其有关变化的说明正确的是( )
A.利用降温加压液化空气,并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利用了空气的物理性质及物理变化
B.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利用了水可以分解成氧气和氢气的物理性质
C.用金属钨丝制造白炽灯,利用了金属钨丝通电能发光的化学性质
D.镁条燃烧生成白色粉末是镁发生了物理变化【点拨】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利用了水可以分解成氧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用金属钨丝制造白炽灯,利用了金属钨丝通电能发光的物理性质;镁条燃烧生成白色粉末是镁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A16.下列是酒精在实际应用时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将酒精擦拭在皮肤上,一会儿消失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其燃烧
C.食品工业用酒精来酿制醋酸
D.用酒精制作乙酸乙酯香料【点拨】将酒精擦拭在皮肤上,一会儿消失,这是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其燃烧,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食品工业用酒精来酿制醋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用酒精制作乙酸乙酯香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17.常温下,实验室中的下列几组物质,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别的是( )
A.铁锈和铜绿 B.面粉和洗涤碱
C.食盐和白糖 D.白酒和白醋【点拨】A是利用颜色;B是利用溶解性;C因为都是白色,但化学药品是不允许尝味道的;D是利用气味。C18.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点拨】电灯发光,是电流通过后发热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A正确;木炭燃烧,燃烧后木炭没了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食物霉变,霉变后原来的物质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错误;燃放烟花,有多种新物质生成,如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故选A。19.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较少的氧气会转化成臭氧(3O2 2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氧气和臭氧都是同种物质
C.氧气和臭氧都是不同种物质
D.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20.生活中许多变化都产生热量,下列放热现象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
A.木炭的燃烧放热
B.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C.白炽灯泡通电发热
D.苹果腐烂发热C21.关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不可能发生物理变化
C.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也会发生化学变化
D.物质发生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A22.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水能凝固成冰属于化学性质
C.12 mL蒸馏水和20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32 mL,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D.将洗涤剂滴加到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振荡、静置,不分层,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点拨】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水能凝固成冰属于物理性质;将洗涤剂滴加到少量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中,振荡、静置,不分层,不能说明植物油可溶于水,因为植物油可以溶解于洗涤剂。【答案】C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沉淀产生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C.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D.物理变化一定不伴随化学变化【点拨】有沉淀产生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泥土水泥土的沉淀。A24.液晶显示屏在生产生活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液晶显示屏在显示字幕时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点拨】液晶显示屏在显示字幕时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物理25.维生素C俗称抗坏血酸,常用于防治坏血病造成的血管破裂出血。为了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我们将6片维生素C压碎,溶于10 mL水,然后过滤,取几毫升滤液,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1)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滤液并加热煮沸,发现有红色的铜析出。这时维生素C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的是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25.维生素C俗称抗坏血酸,常用于防治坏血病造成的血管破裂出血。为了了解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我们将6片维生素C压碎,溶于10 mL水,然后过滤,取几毫升滤液,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2)把滤液加热煮沸5秒至10秒,重复做上述实验,发现维生素C性质与未加热时的性质一样,即在100 ℃以下不会发生分解。这说明维生素C的性质在常温时__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稳定【点拨】硫酸铜和铜是两种物质;维生素C性质与未加热时的性质一样,即在100 ℃以下不会发生分解,说明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时稳定。26.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点拨】物质的种类是由元素的组成或者原子的结构决定的。【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