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课题
课题1空气
单元
第2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目标
1 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2 通过实验和阅读教材知道空气的成分;3 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4 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重点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知道空气的成分;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难点
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猜谜语导入。空气与我们朝夕相伴,离开了空气我们不能生存,你熟悉它的组成吗?人类在探索空气成分的道路上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让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一起开始探究之旅吧!
积极参与,发表观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知识1:空气的成分【活动1】回顾历史,探讨拉瓦锡实验【教师】呈现拉瓦锡有关资料,以及实验。【师生小结】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得出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活动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教师】呈现实验视频。明确实验步骤:步骤:(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2)把集气瓶的容积分成5等份,做好记号;(3)用止水夹夹紧胶管,在燃烧匙内放入过量的红磷,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把塞子塞紧;(4)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阀。【师生小结】1、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并放出热量;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到约1/5处。2、结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大约是空气总体积1/5;【师生反思】实验反思: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是什么原因呢?总结原因为:(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等等。【活动3】空气成分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它成分体积分数78%21%0.94%0.03%0.02%【活动4】物质分类1、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例如: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例如:空气等。【跟踪练习1】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答案】B【解答】A、氧气含量21%,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错误;B、氮气含量78%化学性质不活泼,故正确;C、水蒸气含量很少,不足0.02%,故错误;D、二氧化碳含量很少,大约0.03%,故错误;故选B。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水泥砂浆【答案】A【解答】A、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只有氧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B错;
C、汽水中含有水、碳酸、添加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黄砂、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3·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
,反应的原理是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
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
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答案】(1)白烟;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压强;(3)冷却。【解答】(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厚的白烟,其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反应的原理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左边集气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小,从而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通过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冷却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知识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和保护空气【活动1】空气用途【教师】PPT呈现资料,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总结】1、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钢铁冶炼,金属焊接等。2、氮气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用途:氮气
工业生产硝酸和氮肥,食品防腐,液态氮气用作制冷剂;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制作多用途电光源;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活动2】保护空气【教师】PPT呈现资料,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归纳总结】1、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和全球气候变暖和酸雨等。2、空气污染项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跟踪练习2】1·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甲烷
D.一氧化碳【答案】A【解析】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无毒且来源广,可以作袋装食品保护气。故选A。2·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
B.NO2
C.O2
D.PM2.5【答案】C【解析】SO2、NO2和PM2.5是空气污染物,O2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C。3·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请回答:(1)写出空气中某一纯净物的用途
(写一种)。(2)写出防治空气污染的一种方法
。(3)写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与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道)。【答案】(1)氧气用于富氧炼钢;(2)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3)2H2+O22H2O。【解答】(1)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富氧炼钢;(2)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可以防治空气污染;(3)氢气燃烧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所以方程式是:2H2+O22H2O。【课堂检测】1·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C.
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
氧气可以燃烧【答案】C【解析】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故选C。2·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人工降雨
B.燃放烟花
C.焚烧垃圾
D.汽车尾气【答案】A【解答】A、人工降雨是干冰升华,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正确;B、燃放烟花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C、焚烧垃圾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D、汽车尾气中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故选:A。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氧气
B.氧化铜
C.硫酸钠
D.空气【答案】D【解答】A、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B、氧化铜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硫酸钠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D、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4·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答案】C【解答】A.点燃白磷后快速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以防止空气受热膨胀逸出造成较大误差,故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故错误;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整个装置是密封的,实验效果会更好,故正确;D.磷燃烧时放热,如果没有夹紧止水夹,实验中会逸出了一部分气体,最终进入瓶内的水增多使进入瓶内的液体体积的大,使测量结果偏大,故错误。故选C。5·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
(任选一项回答)(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
。(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A.推广使用新能源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答案】(1)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2)一氧化碳。(3)abc。【解答】(1)使用电动出租车可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垃圾清扫车可净化环境;喷水雾汽车可减少空气中的尘埃。故答案为: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2)从世界范围看,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故答案为:一氧化碳。(3)a推广使用新能源,可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正确;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可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正确;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可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正确;故选abc。
【活动1】仔细阅读课本P26,然后认真完成学案。【活动2】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然后认真完成学案。学生组内讨论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学生仔细阅读课本P27,然后认真完成学案仔细阅读课本P27,然后认真完成学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阅读课本P28-29,然后认真完成学案阅读课本P28-29,然后认真完成学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活动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活动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测本节学习效果。
课堂小结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氮气:用作保护气、制氮肥
3.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霓虹灯二、保护空气
1.污染物:有害气体和烟尘
2.危害:①影响人体健康和作物生长;②破坏生态平衡;③影响全球气候。
3.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学生独自回顾本节所学能容。查漏补缺。
锻炼学生归纳能力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1张PPT)
课题1
空气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知导入
1、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空气
猜谜
2、一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空气与我们朝夕相伴,离开了空气我们不能生存,你熟悉它的组成吗?人类在探索空气成分的道路上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让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一起开始探究之旅吧!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课学习
【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
1743.8.26-1794.5.8
】
名人殿堂
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燃烧的氧学说”的提出者。拉瓦锡与他人合作制定出化学物种命名原则,创立了化学物种分类新体系。拉瓦锡根据化学实验的经验,用清晰的语言阐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和它在化学中的运用。这些工作,特别是他所提出的新观念、新理论、新思想,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拉瓦锡被后人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1743年8月26日生于巴黎,因其包税官的身份在法国大革命时的1794年5月8日于巴黎被处死。拉瓦锡死后,拉格朗日惋惜道:“仅仅一瞬间,他们就砍下了他的头,但是他那样的头脑一百年也许长不出来一个。”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汞+氧气
氧化汞
加热
实验一:把少量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
实验二: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
放在另一个较小的容器里再加强热
氧化汞
汞+氧气
加热
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氧气占体积1/5
新课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课学习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氩,以后各个稀有气体陆续被发现。
人们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还有其他成分。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新课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思路1:将其他气体除去,只剩下氧气,测定氧气体积。
思路2:将氧气除去,然后通过减少的体积来测定氧气的体积。
√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思路指引
新课学习
2、仪器和药品选择
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弹簧夹、
烧杯、
酒精灯及火柴、水
(1)仪器:
(2)、选药品的条件:只与氧气反应,不与其他气体反应。且反应不产生气体,生成物是固体。一般是红磷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瓶加水,如图做记号。
(3)夹胶管。点燃磷后,立即入瓶并把塞紧。观现象。
(4)磷灭并冷后,开夹,观现象。
新课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注意事项
新课学习
1.此装置气密性一定要好。
2.红磷要过量。
3.在实验前集气瓶中要加入少量的水。
4.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盖子。
5.集气瓶的温度必须冷却至室温才能打开止水夹。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瓶内出现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2)打开弹簧夹,水沿进入集气瓶内,约占容积的1/5。
4、实验现象
(1)、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5、实验结论
(2)、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新课学习
P
O2
P2O5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6、实验反思
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瓶容积的1/5,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5)有部分水留在导管内未进入集气瓶等等。
新课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动脑思考
新课学习
2.燃烧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 为什么
答:不能。若氮气能支持燃烧,红磷会继续燃烧,玻璃钟罩内的水面会上升更高
。
1.烧杯里的水为什么会进入集气瓶?
答: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打开止水夹后,烧杯中的水就会进入集气瓶中。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动脑思考
新课学习
答:木炭、硫燃烧的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会弥补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铁丝能在纯氧中燃烧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镁不仅与氧气发生反应还可与空气中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
3、为什么不选用木炭、硫、铁丝、镁等代替红磷?
4.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答: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归纳总结
新课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新课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现在,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已经可以精确的测定空气的成分。
新课学习
氮气(N2)
氧气(O2)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CO2)
其他气体杂质
空气
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它气体
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物质的分类
空气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它
混合物
纯净物
纯净物
纯净物
新课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物质的分类
物质按种类如何划分?
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
新课学习
如:海水
河水
矿泉水
矿石等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N2、O2、CO2(化学符号)等,他们都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而混合物则没有固定符号。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跟踪练习1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态氧
B.洁净的空气
C.汽水
D.水泥砂浆
B
A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跟踪练习1
3·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请你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
,反应的原理是
。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
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
后松开弹簧夹,
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
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白烟
压强
冷却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2)支持燃烧
(1)供给呼吸
新课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保护气、低温环境、液氮冷冻麻醉
工业上生产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
氮气不活泼,食品包装时常充入氮气以防腐;
新课学习
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熔沸点低。
密度:1.251g/L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活泼)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3、稀有气体
无色、无味,不活泼
氦气用来充填升空气球
用于激光技术
新课学习
制作霓虹灯、航标灯等多种电光源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多识一点
新课学习
稀有气体通电后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氦气:粉红色
氖气:红色,用于航空、航海作指示灯,电笔。
氩气:紫蓝色光
氪气:黄绿色
氙气:强白光,用于大型公共场所(广场、体育馆、机场等)的照明,俗称人造小太阳。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污染的原因
工业发展,排放有害气体、烟尘等。
新课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污染的危害
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变暖、酸雨等。
新课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利用清洁无污染的能源;
③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汽车安装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新课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空气质量报告
地区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张店
64
二氧化硫(SO2)
Ⅱ
良
临淄
105
二氧化氮(NO2)
Ⅲ(1)
轻微污染
博山
72
可吸入固体颗粒
Ⅱ
良
桓台
62
可吸入固体颗粒
Ⅱ
良
下表给出了2017年6月14日某市部分地区的空气质量报告
污染指数?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飘尘、臭氧
新课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关注我们身边的空气知识
新课学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新课学习
美好家园,需要我们共同创造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跟踪练习2
1·某些袋装食品需要充气防腐,下列最宜作充入气体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甲烷
D.一氧化碳
2·我国主办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其主题聚焦“空气污染”。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SO2
B.NO2
C.O2
D.PM2.5
A
C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跟踪练习2
3·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请回答:
(1)写出空气中某一纯净物的用途
(写一种)。
(2)写出防治空气污染的一种方法
。
(3)写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与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写一道)。
氧气用于富氧炼钢
减少工厂废气的排放
轻安全+氧气
水
点燃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小结
本课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能否将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小结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氮气:用作保护气、制氮肥
3.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霓虹灯
二、保护空气
1.污染物:有害气体和烟尘
2.危害:①影响人体健康和作物生长;②破坏生态平衡;③影响全球气候。
3.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板书设计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
用途:氧气、氮气、稀有气体
保护空气
空气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检测
1·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
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D.
氧气可以燃烧
2·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人工降雨
B.燃放烟花
C.焚烧垃圾
D.汽车尾气
C
A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检测
3·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氧气
B.氧化铜
C.硫酸钠
D.空气
4·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
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D
C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检测
5·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
(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
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
(任选一项回答)
(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
。
(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
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空气
一氧化碳
ABC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测评。
2.你一定去过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和树木茂密的公园或野外,你在这两处呼吸时的感受是否一样?主要原因是什么?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优质资料?一线名师?一线教研员?
赶快加入21世纪教育网名师合作团队吧!!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http://www.21cnjy.com/zhaoshang/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空气课后测评
1.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B
【解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78%,含量第二的是氧气21%,所以R指的是氧气,故选B。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
A.洁净的空气
B.自来水
C.蒸馏水
D.红磷
【答案】C
【解答】A、洁净的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A错;
B、自来水含有水,及其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混合物,故B错;
C、蒸馏水只有水没有其他物质,是纯净物,故C正确;
D、红磷含有磷和其它杂质,是混合物,故D错;
故选C。
3·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
A.红磷
B.木炭
C.细铁丝
D.蜡烛
【答案】A
【解答】A.红磷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物是固体,如装置内红磷燃烧消耗尽氧气,瓶内气压减小,水吸入装置的体积数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数,故正确;
B.木炭虽然能在空气中燃烧,也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其产物也是气体;故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
C.细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错误;
D.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但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装置中虽然消耗了氧气,却又产生了新的气体,因而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故错误。故选:A。
4·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A、氮气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故选项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故选项错误;
C、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不能使薯片变得不再松脆,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下列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的是( )
A.NO2
B.CO2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B
【解答】A、NO2是空气污染物;
B、CO2不是空气污染物;
C、SO2是空气污染物;
D、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污染物;
故选:B。
6·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空气中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答案】A
【解答】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错误,还有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故选项正确;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正确,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正确,故选项错误;
C、空气中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正确,正确,故选项错误;
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正确,工业排放的废气使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造成酸雨,正确,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答】
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图A表示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B、表示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正确;
C、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D、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8·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D
【解答】目前计入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及臭氧等。
A、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故选项错误;
B、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故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故选项错误;
D、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污染物,是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项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答案】B
【解答】A、治理工地扬尘,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B、露天焚烧垃圾,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正确;
C、使用公共自行车,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D、禁止焚烧秸杆,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0·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
【答案】C
【解答】A.通过此实验可知空气中氧气所占体积分数的,故正确;
B.由红磷的熄灭,说明了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由冷却,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上升.说明了氮气的溶解性是难溶于水,故正确;
C.因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为气体,不能用于该实验,故错误;
D.如果装置漏气时,测定的结果偏小,达不到实验的目的,所以该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装置气密性好,故正确。
故选C。
11·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丫丫,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答案】C
【解答】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中的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化学性质是相同的,故A错;
B、高原地区空气比较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故B错;
C、在高原地区,地势比较高,空气稀薄,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只是单位体积内氧气含量相对减少,使人体在呼吸时发生困难,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故C对;
D、高原地区空气稀薄,与平原地区比较单位体积内氧气的含量小,人在呼吸时就要需要吸入更多的空气,来补充呼吸需要的氧气,所以表现出人呼吸比较困难,不是因为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故D错。
故选C。
12·下列物质:A海水、B二氧化碳、C氮气、D食醋、E加碘食盐、F冰水混合物、G冰红茶、H自来水、I液氧。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
【答案】BCFI;ADEGH。
13·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稀有气体四种物质,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1)约占空气体积的78%的气体是______;
(2)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______;
(3)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气体是______。
【答案】(1)③。(2)①。(3)④。(4)②。
【解答】(1)约占空气体积的78%的气体是氮气,故填:③。
(2)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氧气,故填:①。
(3)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气体是稀有气体,故填:④。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填:②。
14·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1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反应完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答出两条即可):_____
、_____
。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
。
【解答】(1)红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氧气被消耗掉,因此反应完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故答案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氮气;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红磷中含有能燃烧生成其他气体的杂质。
故答案为: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
(3)改进后的装置直接通过聚太阳光而引燃磷,避免了再次打开瓶塞而保持装置始终密封,减少了操作中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偏差,可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故答案为: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
【答案】(1)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氮气;
(2)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
(3)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
15·多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
(1)图1为空气成分的示意图,物质B的化学式为
。
(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物质B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红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O2.(2),化合反应。
【解答】(1)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由图1空气成分的示意图可知,物质B是氧气,化学式为O2。
(2)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全国领先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
空气课后测评
1.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
A.洁净的空气
B.自来水
C.蒸馏水
D.红磷
3·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
A.红磷
B.木炭
C.细铁丝
D.蜡烛
4·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5·下列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会产生大气污染的是( )
A.NO2
B.CO2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
6·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空气中的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7·“○”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图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8·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9·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
A.治理工地扬尘
B.露天焚烧垃圾
C.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10·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
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
11·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丫丫,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12·下列物质:A海水、B二氧化碳、C氮气、D食醋、E加碘食盐、F冰水混合物、G冰红茶、H自来水、I液氧。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混合物的有
。
13·现有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氮气;④稀有气体四种物质,请用上述物质的序号填空:
(1)约占空气体积的78%的气体是______;
(2)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______;
(3)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气体是______。
14·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如图1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反应完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_____。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有(答出两条即可):_____
、_____
。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
。
15·多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
(1)图1为空气成分的示意图,物质B的化学式为
。
(2)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里物质B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红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