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同步练习
一、甲午中日战争(共5题;)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
A.?1894年???????????????????????????????B.?1840年???????????????????????????????C.?1856年???????????????????????????????D.?1851年
2.《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通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从哪场战争失败后开始?(? ) 21教育网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有学者评价,“这场战争是一场最具关键性的海上战役,孤臣无力回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它的胜负改写了中国历史”。这场战争是指(? ) 2·1·c·n·j·y
A.?中英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英法炮轰广州??????????????????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
5.《纽约时报》1911年11月6日载文:“中国的统治者……学到了苦涩的一课,明白了一个古老守旧的东方国家与一个积极学习西方思想观念的东方国家之间存在着悬殊的差距。”材料中“苦涩的一课”是指(??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共5题;)
6.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下所示,(? ? )处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1·世纪*教育网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7.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8.下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瑷珲条约》??????????????????D.?《辛丑条约》
9.“《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无力自救……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据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A.?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cnjy.com
10.《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出处:21教育名师】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三、瓜分中国狂潮(共5题;)
11.《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
A.?清朝阶级矛盾尖锐??????????????????????????????????????????????B.?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2.19世纪末,列强争夺中国的高峰是(? )
A.?争相给清政府贷款??????????????????????????????????????????????B.?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C.?争夺在华开矿筑路权???????????????????????????????????????????D.?接受“门户开放”政策,合作侵华
13.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后(?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陷入分裂局面????????????????????????????????????????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1-c-n-j-y
14.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成为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
A.?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B.?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C.?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D.?《辛丑条约》的签订www.21-cn-jy.com
15.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其目的是(? )
A.?与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B.?承认列强在华权益,缓和与列强矛盾C.?与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 ????D.?不再追随西方列强实行独立侵华政策
四、材料探究(共3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2年9月23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使用。海外媒体纷纷发表评论;中日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之际,“辽宁”号航母改变中国海军结构,改变了中日力量对比,强化远海能力,是中国强大实力的体现。抚今追昔,看到我国海军今日之强大,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110年前的中国海军以及那场耻辱的黄海大战。
(1)在黄海发生的这场海战属于哪次侵略战争的一部分?此战中,率领致远舰英勇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是谁?
(2)你知道这场战争的时间吗?
(3)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
材料二: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材料三:《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www-2-1-cnjy-com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谈谈表格内容反映的状况最终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危害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其主要观点。
(4)依据材料一,二,三,为三则材料确定适合研究的主题。
18.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中华文明,曾领先世界几千年,只是到了近代,我们落伍了。我们这一册历史课本所学的内容,就是我们落伍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内容。在近代史这一段时期内,哪些事件或人物,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它们为什么最能触动你的心灵?它们给了你什么样的感悟?或者说,通过学习近代史,你悟到了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规律?请围绕这些问题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观点明确,中心突出。200字以上。题目自拟。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解析部分
一、甲午中日战争
1. A
解:依据所学知识,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出兵占领朝鲜都城汉城。接着又发动侵华战争,1894年是旧历甲午年,因此,这次战争叫做“甲午中日战争”。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的重难点是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平时多积累基础知识,牢记基础知识。
2. C
解: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开始觉醒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维新变法。由此看来,材料“《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通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中所描述的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是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的准确把握。
3. C
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海卫战役之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发生的,C选项符合题意。ABC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准确把握,威海卫战役之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发生的。21*cnjy*com
4. C
解:1894年9月的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涌现出的民族英雄、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来源:21cnj*y.co*m】
5. B
解:依据材料“一个积极学习西方思想观念的东方国家”可知,这个东方国家是日本,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从19世纪60年代起,开始全方位学习西方,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并于1894年发动侵华战争,结果中国战败、清朝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因此,材料中“苦涩的一课”是指甲午中日战争。A项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40年,不符合题意;B项甲午中日战争是材料中“苦涩的一课”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是1900年,不符合题意;D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是1937年,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6. B
解:结合所学知识,1894年爆发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结果是中国战败,于1895年签订了《马关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故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对《马关条约》的签订的掌握。
7. B
解:依据所学知识,1895年,中日两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这就使得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时,抓住关键语句,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起来,只要准确记忆,难度不大。注意区分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相关知识。【版权所有:21教育】
8. B
解:本题是图文结合的选择题,从图片中分析可知,地理位置在渤海湾地区,,从交战双方可知是中日,判断出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结束后签订了《马关条约》。???????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空间考查历史事件,再回归到时间上去。
9. C
解:依据题干信息“ 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无力自救……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在《南京条约》等之后,在《辛丑条约》之前,《南京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解答此题需要理解和识记。解答时,一种方法是依据对题干信息的理解找出正确答案,这需要学生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大;另一种是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排除备选项,这种方法简单有效。
10. D
解:依据所学可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使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内容的掌握。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马关条约》签订后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条款 ”,结合所学可知,D选项符合题意。
三、瓜分中国狂潮
11. C
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时局图》就是对这一局面的生动表现;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抢占的各自的势力范围,知道德国抢占胶州湾,最早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1·cn·jy·com
12. B
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以干涉还辽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19世纪末,列强争夺中国的高峰”不符。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 列强争夺中国的高峰 ”。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了解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的相关内容,以此排除其它干扰项确定答案。
13. D
解: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在某次战争之后……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A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不符合题意;B项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不符合题意;C项中国陷入分裂局面和题干中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后,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
14. C
解:依据所学可知,当帝国主义在中国争划"势力范围"时,美国正忙于同西班牙争夺古巴和菲律宾, 一时无力参与。1899年,美国政府先后向英、俄等六国政府提出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以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成为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开始的标志。C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门户开放”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的时间、原因和影响。
15. C
解:注意题干信息“目的”,结合所学可以知道,1899年美国向列强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即美国与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承认列强在华权益,缓和与列强矛盾是门户开放的内容;?与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是门户开放的目的;?不再追随西方列强实行独立侵华政策与门户开放无关,故C项正确。故答案为:C。 21*cnjy*com
【点评】本要考查的重难点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识记。易错点是对基础知识理解记忆不准确,造成回答错误。解题技巧是准确理解门户开放的内容、目的、实质等。
四、材料探究
16.(1)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2)1894年(3)《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黄海发生的这场海战属于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部分,此战中,率领致远舰英勇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是邓世昌。(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发生在中国农历甲午年,即公元1894年。(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涌现出的民族英雄、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7.(1)设立银行,开设工厂,修筑铁路。(2)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4)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解:(1)依据材料一“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等信息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设立银行,开设工厂,修筑铁路。(2)依据材料二的表格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内容反映的状况使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依据材料三“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的信息可知,材料三表明《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4)依据材料一、二、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则材料都是围绕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设计的,所以适合研究三则材料的主题是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点评】本题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主线,着重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18. 民族英雄邓世昌
??? ?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邓世昌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邓世昌的遭遇也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祖国强大了,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才能不被奴役。
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近代史这一段时期内,甲午战争中的黄河海战牺牲的民族英雄邓世昌,最能触动人的心灵。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历史上称为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邓世昌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邓世昌的遭遇也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祖国强大了,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才能不被奴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主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在转化变成有自己观点的题目,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