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26 18:0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同步练习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共4题;)
1.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该王朝指的是(?? )
A.?夏朝?????????????????????????????????????B.?春秋?????????????????????????????????????C.?战国?????????????????????????????????????D.?秦朝
2.《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 ? ) 21cnjy.com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3.《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 ??)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4.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出处:21教育名师】
二、商汤灭夏(共4题;)
5.“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这是《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其中“迁夏社”指的是( ???)
A.?夏朝建立???????????????????????????B.?盘庚迁都???????????????????????????C.?商汤灭夏???????????????????????????D.?武王伐纣
6.商朝前期曾多次迁都,商王迁都至殷后,不再迁都,商朝逐渐进入兴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后来又称商朝为殷商。迁都至殷的商王是( ? ??) 【版权所有:21教育】
A.?桀???????????????????????????????????????B.?盘庚???????????????????????????????????????C.?纣???????????????????????????????????????D.?比干
7.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提供考古依据的朝代是( ?)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8.史书上记载,商汤伐夏桀时,各地人民欢迎商军“若大旱之望云霓”。这说明( ???)
A.?商军联合了周边各部落起兵????????????????????????????????B.?商军伐夏是正义之举,深得人心 C.?商朝的制度比夏朝民主???????????????????????????????????????D.?夏朝的奴隶制远比商朝残酷21*cnjy*com
三、武王伐纣(共4题;)
9.如图为西周著名青铜器利簋及铭文。这些铭文最有可能记述(? ? )
A.?齐桓公称霸??????????????????????????B.?长平之战??????????????????????????C.?武王伐纣??????????????????????????D.?盘庚迁都
10.《封神演义》依托于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展现了上古诸神呼风唤雨、动摇乾坤的通天法术。下列历史事件和“时空线索”有关的是(??? )
A.?盘庚迁都???????????????????????????B.?牧野之战???????????????????????????C.?涿鹿之战???????????????????????????D.?国人暴动
11.巨幅壁画《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如下图)已入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它反映的是3 000多年前的哪一场面?(??? )
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B.?商汤灭夏??????????????????C.?周武王灭商??????????????????D.?犬戎灭西周
12.下表为商代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是(? )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亡国君主
重要事件

约公元前1600年

盘庚迁殷? 牧野之战
A.?桀??????????????????????????????????????B.?纣王??????????????????????????????????????C.?文王??????????????????????????????????????D.?武王
四、西周的分封制(共4题;)
13.“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室,大夫有贰宗,土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 ??)
A.?丞相制????????????????????????????????B.?郡县制????????????????????????????????C.?科举制????????????????????????????????D.?分封制
14.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
15.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观察如图,可知当时实行(? ? )
A.?皇帝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16.历史学家杨宽在《先秦史十讲》一书中指出:“西周王朝之所以强大……由于天子能够控制和使用诸侯,从而控制四边的夷戎部族。”杨先生认为西周强大的原因是(?? )
A.?郡县制推动了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分封制稳定了西周的政局 C.?三公九卿制促进西周经济的繁荣?????????????????????????D.?中央集权制度使君权更加集中
五、材料探究(共3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①______”。
材料二: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国王。从此,②______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③_____”。
材料三:周初将亲属、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并受周王控制。
(1)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将材料一、材料二中的横线补充完整。
(2)材料二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
(3)材料三反映了周初实行的哪种政治制度?此项制度在当时确定怎样的贵族等级?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把人当坐骑
图二:人民的怨愤
材料二:“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
材料三:他暴虐无道,甚至派人严密监视人们的言论行动,谁有不满,就杀死谁,平民在路上只能互相交换眼色。一位大臣提醒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21·cn·jy·com
材料四:商汤去见伊尹,车夫半路上问:“您要到哪儿去?”商汤答:“我将去见伊尹。”车夫说:“伊尹,只不过是一位普通百姓。如果您想见他,只要下令召见他即可,这对他来说已经是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能明白的。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变得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并努力吃这个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商汤把车夫赶下车,亲自驾车前往。
(1)材料一,二,三分别说的是历史上哪几个朝代的哪几位君主?

(2)为什么前三则材料中三位君主的统治都被推翻了?

(3)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商汤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

(4)比较商汤和前三位君主的所作所为,你得到什么启示?

1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的哪种制度?西周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该制度下诸侯有哪些义务?

(3)此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 A
解:禹当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就有了剩余产品,私有财产更多地的出现。私有制的出现,氏族首领利用职权占有较多的剩余产品,成为剥削阶级,为了镇压被剥削阶级,建立了国家机器,夏朝建立。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夏朝时期的内容,夏朝的建立开启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王朝。
2. A
解: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故A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夏朝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对“家天下”开始的标志的掌握。
3. A
解:依据题干信息“ 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 ”中的“天下为家”,再结合所学知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因此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夏朝,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1-c-n-j-y
【点评】要解答此题,需要先理解题干信息,从中找出关键语句,之后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先找出关键语句,在牢记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4. B
解:根据材料“ 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已经具备国家机构的雏形,B选项符合题意。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在秦朝,A选项排除。材料不能得出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C选项排除。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是在秦朝,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B。21·世纪*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夏朝政治制度的准确把握,材料强调的是夏朝已经初步具备国家暴力机器的雏形。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二、商汤灭夏
5. C
解:“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意思是说夏禹传位给儿子,天下变为一家有,传于四百年,夏朝才灭亡。联系所学知识,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国君“汤”团结周围小国和部落,起兵攻夏,汤战胜桀,夏朝灭。C项商汤灭夏是《三字经》中“迁夏社”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汤灭夏的史实及学生的理解能力。 2·1·c·n·j·y
6. B
解: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摆脱困境,避免自然灾害,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故商朝又称殷朝,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盘庚迁殷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识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盘庚迁殷的史实,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7. B
解:依据课本所学,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B符合题意;ACD项与殷无关。故答案为:B。 21教育网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殷墟相关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殷墟属于商朝 ,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8.B
解:根据材料“各地人民欢迎商军‘若大旱之望云霓’”可知,当时的百姓好像大旱的时候盼望春水一样盼望商汤解救他们,表明百姓在夏桀的统治下,生活极为艰难,期望推翻夏桀的统治。B项商军伐夏是正义之举,深得人心是材料反映的内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商汤灭夏的相关知识。
三、武王伐纣
9. C
解:由材料中的时间“西周”可知,只有C项武王伐纣发生在西周时期,A项发生在春秋时期,B项发生在战国时期,D项发生在商朝时期。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武王伐纣的内容,青铜器的发明出现在商朝,掌握商朝的帝王是解题的关键。
10. B
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最后一个王商纣王在位时实行暴政,激起了各地人民的反抗。周武王继位后,决心乘商朝政治混乱,伐纣灭商。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露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历史上叫做西周。因此,和“时空线索”有关的历史事件是牧野之战,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对武王伐纣知识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以此排除其它选项最终确定答案。
11. C
解:由巨幅壁画《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名称可知是周武王灭商。周武王决心乘商朝政治混乱,伐纣灭商。他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故答案为:C www-2-1-cnjy-com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题干中的“ 《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一些小国和部落向商纣王进攻,双方在牧野交战,这场战役后,商朝灭亡。
12. B
解:此题考查商朝的兴亡的相关知识点。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商纣王自焚,商朝灭亡,所以商朝的末代君主是纣王。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商朝历史,商纣王在商朝时期昏庸残暴,最终导致了商朝灭亡。
四、西周的分封制
13. D
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分封制之下,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D选项符合题意。丞相制是在秦朝出现的,A选项排除。郡县制的出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B选项排除。 科举制属于选官制度,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C选项排除。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分封制的准确把握,分封制之下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21*cnjy*com
14. A
解:从周代世系略图中找出关键信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结合所学知识,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故A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解题关键是对分封制形成的西周贵族等级的掌握。
15. B
解:依据题干中的图片内容(如,镐京是西周的都城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形成了分封制。A项C项的内容都是从秦朝开始的。D项内容开始于元朝。故答案为: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评】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准确识记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 B
解:历史学家杨宽在《先秦史十讲》一书中指出:“西周王朝之所以强大……由于天子能够控制和使用诸侯,从而控制四边的夷戎部族。”杨先生认为西周强大的原因是分封制稳定了西周的政局。为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实行,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信息的含义。解答时,抓住关键语句“ 控制和使用诸侯,从而控制四边的夷戎部族 ”,把这句活和所学知识结合,就可以找出正确答案。
五、材料探究
17. (1)?禅让制;世袭制;家天下 (2)夏朝 (3)分封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开启了王位世袭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根据材料“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国王 ”可知是夏朝。 (3)材料“ 周初将亲属、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则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义务 ”指的是分封制,分封制下形成了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 故答案为:(1) ?禅让制;世袭制;家天下。(2) 夏朝(3) 分封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点评】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较好的考查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8. (1)夏朝的桀,商朝的纣,西周的周厉王。 (2)因为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与反抗,政局动乱,国力减弱。 (3)商汤是一位任用贤能、礼贤下士,对人才非常敬重的君主。 (4)统治者要任用贤臣,勤政爱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解:(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把人当坐骑是夏桀,夏朝国王桀对人民残暴,曾把人当坐骑;并自诩为太阳,人们怨恨说“宁愿与他一起灭亡”;材料二“ 有炮烙之法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商朝的纣王,纣王为人残暴,为了镇压人们反抗,曾经制作“炮烙之刑”;材料三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平民在路上只能互相交换眼色 ”,可以看出,这是西周周厉王时期。 (2)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前三则材料中的夏桀、商纣王、周厉王,都是对人民残暴,他们的暴政激起了 平民和奴隶的不满与反抗,政局动乱,国力减弱。 (3) 依据材料四信息,可以看出, 商汤是一位任用贤能、礼贤下士,对人才非常敬重的君主。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故答案为:(1) 夏朝的桀,商朝的纣,西周的周厉王。(2) 因为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与反抗,政局动乱,国力减弱。(3) 商汤是一位任用贤能、礼贤下士,对人才非常敬重的君主。(4) 统治者要任用贤臣,勤政爱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夏商周君主统治相关知识的理解识记。答题时应注意,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记忆。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考查的意图是要学生掌握夏商周的暴君和商汤的相关知识,开放性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19. (1)分封制;巩固统治。 (2)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解:(1)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为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先代贵族、亲戚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称为“授民授疆土”。诸侯有权管理封地内的居民,有权将自己的封地以及居民分封给自己的亲族。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的实行,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故答案为:(1) 分封制;巩固统治;(2) 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3)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点评】本题考查分封制的内容,难度一般,结合教材即可做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