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碎的骄傲:专制时代晚期的中国
------《清朝的鼎盛与危机》教案
【一、课程标准及分析】
课标内容
通过了解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课标分析
了解清时期在台湾、西藏、西北军务经略边疆的相关历程,在此基础上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与康乾盛世进行深刻认识;把握清朝实行的军机处、密折制与十三行等基本史实,与同时期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进行比较,从内外角度理解清末危机出现的多方原因。
【二、教材分析】
本课在该教材中的地位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专题《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的第二课,上承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动,作为中国古代发展的新的至高点而备受推崇;下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潮流,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融入工业文明而暗含危机。既有贯穿中国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
(二)本课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一共三个子目,分别是“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疆域的奠定”、“统治危机的孕育”。第一目主要讲述了以密折制、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的兴起、摊丁入亩的出现等基本史实,即康雍乾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盛世之象”;第二目意在说明清朝在明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疆域巩固和开拓的过程(包括台湾、西藏、西北边疆等主要方向),以及这一过程产生的推进民族融合的历史性意义;最后一目意在表现看似强大的王朝所受到的内忧外患正孕育着史无前例的统治危机。以唯物史观、全球史观作为认识康乾盛世的立意,以文明史观的画卷作为解读历史的视角,以民族复兴范式为灵魂,对三目内容进行整合,是本课的高度所在。(教材内容框架见下图)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学生通过本学期前三个专题的学习,对中国古代史有初步的了解,逐渐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对继续学习中国历史应该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同时,学生也逐渐了解历史学习的特点,思维较为活跃,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现实型”转变,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历史。这些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去学习这一课。
2.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康乾盛世的大致表现,已经学习过,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具备传统盛世的既定思维。但关于盛世下暗含的危机,学生知之不多,且并未形成全球史观的系统知识,缺乏全面把握的能力和理性认识。因此需要教师提供与西方对比的材料,运用地图、故事、表格等资料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学习。
3.在本课中用了较大篇幅展现清朝疆域奠定的历史过程,更深层次的用意在于明确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学生高中学生血气方刚,较为感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
【四、教学目标】(以五大核心素养为据、结合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参照课本,概括康乾盛世的主要表现。识记密折制、军机处、文字狱、摊丁入亩的基本史实。
结合《清朝形势图》,梳理台湾设府、管辖西藏、巩固西北边疆的大致过程,制作年表,加深自身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
根据图片、材料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清朝后期由盛转衰的历史迹象(白莲教起义),分析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贫富矛盾等),提高史料实证的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在把握十三行设立基本史实的基础上,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清朝的闭关锁国意识,辩证看待其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经验,在此基础上提高对多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感和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记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军机处、密折制、文字狱)与经略边疆的大致过程(台湾、西藏、蒙古等)
能够列出统治危机出现的主要表现,用自己的话阐述危机产生的内外原因。
(二)教学难点
1.从唯物史观角度看待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与阻碍的双重作用。
2.古今相映,在学习清朝的“盛”与“衰”中建立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与民族认同的家国情怀。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
1.教法:
讲授法、讲读法、图示法、演示法
2.学法:
听课法、阅读教材法、探究问题法、记忆法、练习法
3.教具:
黑板、多媒体、地图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4课《清朝的鼎盛与危机》,在开始这节课的学习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
[音频展示]:
徘徊着的 在路上的
你要走吗
易碎的 骄傲着
那也曾是我的模样
沸腾着的 不安着的
你要去哪
谜一样的 沉默着的
故事你真的在听吗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当你仍然 还在幻想
你的明天
老师:同学们知道听过这首歌吗?
学生:《平凡之路》
老师:非常好,今天啊,我们就从这首歌出发去探寻大清帝国从“曾经拥有一切”到“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的历史历程,想想其 凭啥“骄傲”?因何不安?又到底为何渐渐走向 “失望”的?
[设计意图]:以现实生活中熟悉的音乐拉近大清历史走向与同学们的距离,从而吸引兴趣,引发共鸣。而通过一系列的问句启发学生思考,自然过渡到课程讲述。
一、骄傲中前行 ---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
老师:如果给古代的“公务员”们举行一个劳动模范大赛,同学们认为谁会当选年度劳动模范人物呢?
学生:皇帝,他权力那么大,谁敢跟他抢……
老师:不错,这当然跟皇帝位高权重有关;事实上,皇帝拿这个奖也是实至名归的。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雍正的一天:
[PPT展示]:
/
老师:四点起,十一点睡,只有生日可以休息,可见“皇帝之劳苦功高”。除此之外,我们从图表中还能获得那些信息呢?
学生:西北军务复杂
老师:这位同学关注很仔细,事实上,这一时期,皇帝为处理西北政务,专门设置了一个机构,是什么呢?
学生:军机处。
[设计意图]:通过对直观的“作息表”观察,增强了学生对皇帝的历史可感性,与此同时还提高了对表格分析解读史料的能力,自然过渡到军机处的讲述。
(一)政治: “该集中的权利一样都不能少”(军机处、密折制双管齐下)
1.军机处—--皇权膨胀
(1)中枢机构演变历程---背景
[PPT展示]:
/
(教师根据PPT所示简要说明清中枢秘书机构的逐步演变)
[过渡]:这样一来,军机处就成为了清朝皇帝的中枢秘书机构,那么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下面几段材料,用两分钟的时间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征。
(2)“速度与激情”---特征
[PPT展示]:
材料一: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军机大臣没有定额,以六至八人为常。人数多少均由皇帝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学生A:成员少,机构简单
材料二:无论事情多复杂,一定在三句话内讲完。跪承旨意后,匆匆回到军机处。拟旨完毕,再赶回养心殿报雍正批准。
学生B:办事效率高,速度很快。
材料三:地处内廷,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太监也不得在侧。
学生C:保密性好,外界干扰少。
[设计意图]:论从史出,提高分析材料的学习能力,加深对军机处“简、速、密”特征的理解。
(3)“办大事与处卑位”---地位
老师:同学们概括的十分贴切。对军机处的“速度与激情”有所把握后,认识军机处在当时的特殊地位也就不难了。这是军机处外景,我们可以看到军机处的的屋檐还不及宫内城墙之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它和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朝代的中央机构有很大的不同,结合课本p84,谈谈你的看法。
[PPT展示]:
/
学生A:可见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的地位。
学生B: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设计意图]:根据外景对军机处地位进行探讨,发挥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肯定军机处重要地位的同时,也对其“临时机构”的地位有了定性的认识。
(4)“一人治天下”---影响
老师:这样一个“办大事却处卑位”的临时机构对于当时的政治局面又有怎样的影响呢?比较下面两则材料,思考:皇帝的决策过程发生了什么变化?
[PPT展示]: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
材料二:雍正说:办事自朝至夜,刻无停息……愿以一人治天下……
学生:皇权集中
从唐太宗到雍正,皇帝决策过程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这一点从养心殿与军机处的距离仅为50米即可看出。实质上,这就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君主专制也由此进一步强化。在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国家政局的稳固的同时,军机处所代表的皇权专制腐朽的色彩也随着社会文明的演进,日益浓厚。
[设计意图]:以军机处与养心殿的“50米”为切入点,以唐太宗与雍正的历史性比较为线索,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军机处的存在与皇权集中的联系,比较史观。
[过渡]:军机处的设置与西北地方军务需要密不可分,事实上,在清王朝在现实中还面临着其他地方的各种问题、各种需要。那么如何避免“天高皇帝远”、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呢?我们看看皇帝为此想了什么办法。
2.密折制---皇权的再一次膨胀
[PPT展示]:
雍正:若闻见不广,必至是非颠倒混淆,贻误匪浅。故许汝等奏折以广耳目。
老师:在统治帝国的13年当中,雍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紫禁城和圆明园中度过的,很少出京巡游,而如何做到在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这就要靠一项特殊的君臣交流方式,是什么呢?
学生:密折制
(1)“单独密报”“重臣要事”----含义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快,看来预习的十分充分,那你来结合课本,给大家讲讲什么是“密折制”?
学生: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即密折制。
老师:很好,请坐。PPT上呈现的就是湖广总督呈给雍正的奏折,红色字体即为朱批。由于每日批阅奏折工作量较大,皇帝对待不同臣子、不同事件的朱批数量与质量都是不一的,朱批多则千位,少则“知道了”三字,更甚者只回 “是”一字。
(2)“皇权再一次膨胀”----作用
老师:很有了密折制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诸如基层民情、官场内情、官僚优劣、地方行政,皇帝都了如指掌。有同学可能会质疑:密折制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PPT展示]:
状元出身的王云锦有一天跟亲朋好友玩“叶子戏”,叶子突然丢了一片。第二天上朝,雍正皇帝问他昨晚上怎么打发的,王云锦如实回答。雍正帝笑道:“不欺暗室,真状元郎。”然后从袖子里拿出王云锦昨晚上丢失的那片“叶子”,对他说,“拿回去把那一局接着玩儿完吧。”王云锦惊得目瞪口呆。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穿插故事增强历史学习的趣味性,也体现了历史教学的故事性。
[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密折制使得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的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其实质是皇权的再一次膨胀。除了在政治上加强皇权,认为“该集中的权力一样都不能少”;在文化上,康雍乾时期的各位君主也是不敢放松。在他们的统治下,“不该有的思想一丝都不能有”。
(二)文化: “不该有的思想一丝都不能有”---文字狱
1.目的与特征
[PPT展示]:
/
老师:从表中同学们能看出什么信息?是不是清历代皇帝都热衷于文字狱呢?
学生:从表中可知,康雍乾时期的文字狱最盛。
老师:为什么这一时期的文字狱呈现出“规模大、次数多”的特征呢?
学生: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设计意图]:看表读表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手段,据图挖掘历史信息有利于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培养。
2.表现与影响
老师:非常好。点到了文化专制的最终目的康雍乾时期不仅注重文字狱,还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八股取士、宣读圣谕、甚至以修史编书笼络知识分子以达到文化专制的目的,如《四库全书》。
[PPT展示]:
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
——鲁迅
(时间充足的话可以进一步对“焚书坑儒”与“清文字狱”以图表方式进行比较呈现,新旧知识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如下表:)
/
[总结]: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而这一系列的文化专制手段都是为了政治服务的。换句话说,政治上的高度集中必然引起了文化专制的连锁反应。但当时的几位皇帝都认为找到了了控制人心的好方法,毅然决然的在“骄傲中前行”。
[设计意图]:从唯物史观理解政治专制与文化专制的内在联系,把握历史本质,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的反映。
[过渡]:盛世之“盛”若是只有文字狱的血型与压迫,那必然是不能称为盛世的,事实上,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清朝统治者还是作了不少努力的,最重要的当属“摊丁入亩”的税法改革了。
(三)经济:“该免的税收一点都不能加”---摊丁入亩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p84历史纵横部分,完成学案“唐以来的赋役变革”
1.发展概况
[学案展示]:
唐: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 杨炎 建议颁行“ 两税法 ”。两税法是以原有的地税和户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而制定的新税法。由于分 夏、秋 两季征收,所以称为“两税法”。
明:
在嘉靖十年(1530)提出,之后 张居正 于万历九年(1581)推广到全国。新法规定: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 银两 ,按 亩 折算缴纳,即“ 一条鞭法 ”
清:
摊丁入亩 ,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 田赋 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 康熙 皇帝 “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政策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雍正 时期开始实行。
(指导学生完成学案并校对)
老师:梳理了三次主要的赋役制度改革,从“两税法”到“一条鞭法”、再到“摊丁入亩”,同学们可以看到有哪些变化呢?
学生A:以前征收实物,现在征收白银
学生B:之前按照人丁征收赋役,现在按照土地征收。
老师:同学们概括的十分全面。事实上,在唐至清这一段历史时期:赋役征收标准实现了从“实物”到“货币”,从“人”到“地”的历史性转变。其本质在于商品经济下国家对百姓人身束缚的减弱。
[设计意图]:前后学习内容联系,梳理唐以来赋役制度演变历程,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摊丁入亩”的落实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商品经济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作用的产物。
[过渡]: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场赋役大变革呢? 请同学们阅读一则史料并结合书本,以小组为单位对“摊丁入亩”进行辩证评价,给同学们3分钟时间.
2.评价
(1)积极作用
[PPT展示]:
材料一:“田亩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浙江《嘉兴府志》
学生A:标志着封建国家的赋役制度向统一的赋税制的转变,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作用。
学生B:保障了财政收入的相对稳定,也为清朝中央集权的统一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创造了经济力量。
学生C: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赋役负担,松弛了对人民的封建束缚,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老师:总之,从封建社会的角度看,这一切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封建统治,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轻微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这可把皇帝骄傲坏了。但同学们试想,这一制度的出台最终是为了满足谁的需要啊?在现实中又能真正得以贯彻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习惯,教师肯定其正确方向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引导,注意培养学生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新思路。
(2)局限性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它没有消除反而加强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社会中的阶级矛盾。从根本上讲,它维护的仍是统治阶级的利益——长久统治,牢固统治的利益。它使封建统治更加牢固。事实上,摊丁入亩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实行,首先是千百万劳动人民反抗赋役不均所进行的激烈斗争的结果;虽然名义上陆续在各省实行,但不可能认真地贯彻执行。因此,绝不能过高地估计摊丁入亩的实际意义。
[设计意图]:以阶级的观点评价政治制度的得失,有利于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
[过渡]:通过军机处、密折制加强政治控制,以文字狱进行思想控制、推行“摊丁入亩”推动税制变革,这样一来,国家的核心控制地带早已牢牢地被皇帝攥在手心。而我们都知道,“康、雍、乾”三位皇帝都是天生闲不下来的“劳碌命”,既然中心地带基本稳固,如果你是皇上,目光所及又指向了哪里呢?
学生:开疆拓土、巩固边防。
老师:很好,雄才大略的诸位君主也是想你所想呢,接下来就跟随老师一起看看在军事方面,诸“君”又是如何在“骄傲中前行”的?
(四)军事:“本应得的土地一块都不能丢”---经略边疆
1.“恩施域外心无倦”---西藏
老师:不知道同学们最近是否关注过新闻,2月2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在京会见了一位特别的人,同学们认识他吗?
[PPT展示]:
/
老师:对,他就是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那么班禅这一尊号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设计意图]:古今相应,增强历史的现实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册封达赖、班禅
[PPT展示]:
“达赖喇嘛”
顺治时期,五世达赖来京朝贺被授予尊号、金册与金印
“班禅额尔德尼”
康熙时期,五世班禅被授予尊号
老师: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清政府册封,初步实现了对西藏的管理。尽管如此还是避免不了地方局部动荡,出于不放心,皇帝又想了一招。
(2)设置驻藏大臣
[PPT展示]:
/
老师:如图是《清实录》中关于派遣驻藏大臣的记录。雍正五年(1727年),由于执掌大权的上层贵族内部发生权力斗争,西藏地方局势动荡。清政府为安定西藏局势,决定从雍正六年起,设置驻藏大臣正副各一员,正职称“钦差驻藏办事大臣”,副职称“帮办大臣”。为了将清朝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确立下来,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进一步加强了对于西藏地区的管控。
[过渡]:除了通过法律强制手段加强藏区管理,统治者十分注重恩威并施,在这种情况下,这样一项制度的诞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请同学们根据图片提示:指出是何制度并简要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提问,增强学生自身直观感受,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渲染课堂氛围。
(3)金瓶掣签制度的创立
[PPT展示]:
/
学生:金瓶掣签制。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自清乾隆以来,藏传佛教活佛达赖和班禅转世灵童需在中央代表监督下,经金瓶掣签认定。
老师:不错,正所谓“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在以上措施的管理下,清王朝基本解决了西藏问题,促进了汉藏交流与藏区发展。如果说清政府对藏的管理以“柔”为主,那么对西北边疆的巩固就显得“强悍”一些了。
2.“威慑荒遐化欲齐”---西北
[PPT展示]:
“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是亲征。”
(1)康熙帝三征噶尔丹
老师:这首诗不是别人的,正是康熙本人所作,我们一起朗读一下。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
老师:这首诗实际上反映了康熙帝亲自率领清军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的历史情景。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占据天山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康熙不辞辛劳,御驾亲征。
[设计意图]:以诗词应史实,以朗诵促情感,促进学生对民族认同感的深切体验。
[过渡]:所谓一波平,一波又起。噶尔丹后,又是谁再动干戈?
学生:大、小和卓兄弟
(2)乾隆帝力平和卓兄弟
老师:不错,乾隆时期,原受准噶尔部统治的天山南路维吾尔族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在其统治下,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小和卓亲自屠杀逃亡的士卒,也不能禁。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很快被平定,准噶尔部也最终在1757年被彻底击败。
(3)落实蒙古族、维吾尔族的管理
[PPT展示]:
蒙古族地区:任命蒙古王公任盟长、旗长
维吾尔族地区:伊犁将军;伯克管理;东部设县,隶属陕甘总督
老师:除了针对各个地区的特殊化管理,清朝政府专门设置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即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与此同时,请朝统治者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与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这样因地制宜的政策取得了较好的统治效果,促进了祖国的统一与各民族团结。
[设计意图]:简单的框架图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也注重了学习方式方法的培养。
3.由“失台”到“复台”后“平台”---台湾
老师:我国台湾地区在16世纪遭受哪一国家的殖民侵略?
[PPT展示]:
/
学生:荷兰。
老师:荷兰殖民者在台湾征收高额的人头税,把土地据为己有,垄断对外贸易,搜刮台湾资源,甚至把台湾人贩卖到海外当奴隶。谁成功“复台”?
学生:郑成功。
老师:不错,1662年,郑成功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但自从永历帝和郑成功死后,失去了号召力和政治领导,郑氏集团内叔侄兄弟失和,内讧不息,已蜕变成失去政治目标的海上武装,与清朝统治者联系不甚紧密,在这个时候,有个人出现了,他是谁呢?
学生:施琅
老师:课前预习很充分哦!1683年,在施琅的带领下,清军渡海南征,郑氏家族战败投降。清朝在台设府,隶属福建省。正如郑成功所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这一点,关于台湾府辖境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诸岛在《大清一统舆图》中清晰在录,我们今天也必须坚守这一政治正确。
[PPT展示]:
/
[设计意图]:在讲述民族英雄收复台湾的历史事实时,或明或暗的引导学生树立 “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自觉意识以实现本课情感目标。
4.东北的巩固
老师:请同学们阅读书本85页,概括出明清时期东北地区出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17世纪沙皇俄国扩展到黑龙江流域。
老师:清王朝如何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的?
学生:康熙前期,发兵围攻俄军据点雅克萨,1689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老师:那么,一方面通过武力清剿或平叛各种反对或分裂势力,另一方面又通过设置地方管辖机构,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此时的清王朝到底有多“大”呢?我们一起来瞻仰一下
[PPT展示]:
/
老师:同学们数一数清朝内地分立几个省呢?
学生:18
老师:同学们数的很快啊,在清朝疆域里,内地分立18个省,各设巡抚为长官,每两省(个别地区一省或三省)又设总督一名,为军政长官。
[设计意图]:以地图呈现与动画放映的方式梳理清朝的疆域,树立正确的空间概念。
学生:老师太多了,记不住
老师:为帮助学生记忆清代行政区划,我把它编成了诗歌
[PPT展示]:
两湖两广两江山,闽浙安直河陕甘,
伊乌盛吉黑将军,蒙旗青藏云贵川。
注:
“两湖两广两江山”指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山东、山西八省。
“闽浙安直河陕甘”指福建、浙江、安徽、直隶、河南、陕西、甘肃七省。
“伊乌盛吉黑将军” 伊犁、乌里雅苏台、盛京、吉林、黑龙江五个将军辖区。
“蒙旗青藏云贵川”指内蒙古盟旗、西宁、西藏办事大臣辖区以及云贵川
[设计意图]:通过巧记法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老师:了解了18省后,请同学们依据屏幕所示《清朝形势图》并结合课文中方位词“西跨”“西北达”“北接”“东北至”“东临”“东南到”“南包”,花三分钟时间动手设计反映清朝前期疆域四至的简明图示。
教师:总之,通过对东北、西北、西南与台湾多方位的经营与管辖,清朝逐步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包括满、蒙、回、藏、维吾尔等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大家庭。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制作,化繁为简,提高历史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探究能力。
[过渡]:通过刚刚的学习可以看到: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在政治方面军机处与密折制双管齐下,思想高度统一、税制改革稳步前进,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这一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巩固,出现了史学界所言的“康乾盛世”,,大清王朝在骄傲中奋勇前行。但繁荣的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统治危机,骄傲过头了,便会不安……
[PPT展示]:
政治: “该集中的权利一样都不能少”---军机处、密折制双管齐下
经济: “该免的税收一点都不能加” ---摊丁入亩
军事: “本应得的土地一块都不能丢”---经略边疆
文化: “不该有的思想一丝都不能有”---文字狱
“骄傲中前行”
[设计意图]:从政治、文化、经济、军事四个角度切入,学生对于“康乾盛世”有了较为深入系统的了解,这也是学习“由盛转衰”的基础。小阶段的总结有利于学生梳理课程脉络,加深知识的记忆。
二、不安中徘徊 ---统治危机的不断孕育
内忧不断、乱象萌生
[PPT展示]:
《各个时期人口最高值统计图》
老师:观察屏幕上的这张图,同学们能得出什么信息?
学生:清朝人口膨胀迅速。
老师:为什么清朝人口增速如此之快呢?我请同学来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学生:康雍乾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
老师:非常不错,这是一方面原因。还有别的原因吗?根据前面所学,特别是到了雍正时期税制改革……
学生:百姓不会隐匿人口不上报了。
老师:很好,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清朝人口呈现爆炸性增长。突然的人口、有限的土地,人口增长是福还是祸呢?请大家两人一组讨论两分钟。
学生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学生B: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社会矛盾会加剧。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生--生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注重教学的生成性。
1.“爆炸的人口”---经济危机
老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利弊的权衡都各执一词,那就让我们进一步从史料中找寻答案吧。
[PPT展示]:
材料一:
/
材料二:江广黔楚川陕之无业者,侨寓其中,以数百万计。
——《清实录·宣宗实录(一)》第33册
(引导学生解读史料后总结)
老师:从这两则材料看出,康乾盛世后期人口激增,土地兼并严重,民生困难的经济危机已经十分显著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表和文献的解读,提高学生研读史料的能力,梳理清后期出现的经济危机。
[过渡]: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是以农业立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自然也是农业。这样就不难理解人地矛盾下引发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必然也将直接作用于清朝政治,是否引起了君主重臣的反思、地方官僚的同情?在政治方面,此时的大清王朝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2.“猖狂的腐败”---政治危机
[PPT展示]:
材料一:
/
老师:如图是清朝重臣和坤的“藏宝楼”,共108间,同学们是否注意到窗子的形状各异,这是因为啊,窗子做成不同的花纹,是为了区分他的宝贝,方型的是字画,花瓶型的是瓷器。这说明了什么啊?
学生:贪污腐败严重
老师:不错,事实上和坤被抄家后财产折合白银数亿两之巨,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需要注意的是,和坤仅仅作为清朝官僚体系中冰山一角,恰好浮在水面被我们发现了罢了,那么地方小官呢?我们再来看一下材料二
材料二:
康熙征讨准噶尔费用不足,下诏鼓励富户捐纳,仅山西一省,捐县丞的有1万2千人。乾隆时,还出现过白米20石可捐一个县丞的记载。
学生:卖官鬻爵现象普遍
老师:如此一看,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贫富矛盾在此时显得更为真实客观。
[设计意图]:挖掘旧人物中的新素材,使学生耳目一新。如在和坤事例中以“藏宝楼”代替以往“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谣讲述更能体现历史的厚重感。
[过渡]:政治上的腐败、大量的浪费引起了清朝财政的亏空,而作为耗资巨大的国防军事发展也就由此转向了“死胡同”。
3.“废弛的武备”---军事危机
[PPT展示]:
/
/
[设计意图]:财政亏空带来的军事危机学生较易理解,故不设重点,通过图片刺激直观感受。
[PPT展示]:
(经济)人地矛盾 生存?
(政治)专制腐败 抗拒? 揭竿而起!
(军事)军备废弛 可趁之机?
[过渡]:从经济、政治、军事各个层面不难看出统治危机的日益深厚,同学们试想当农民缺乏土地、匮乏粮食;而此时的当权者却视若罔闻、纵情腐败;国家的军队武备却也无法维护正常的秩序。那么一场又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根、发芽、甚至威胁统治……
4.“频繁的起义”---危机下的乱象
[PPT展示]:
/ /
老师:如图是隆宗门,此门是内廷与外朝西路及西苑的重要通路,是紧靠皇帝住所的一处重要禁门,非奏事待旨及宣召,即使王公大臣也不许私入。细心的同学会发现门上有一支箭头,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阅读书本85页内容,思考一下。
学生: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攻入了北京皇宫。
老师:不错,这支箭头就相传是那时候留下来的,嘉庆帝还为此下《罪己诏》通告全国。事实上,白莲教起义的身影并不仅限于这一次。嘉庆时期还曾爆发过四川、湖北、陕西爆发的十年大起义。白莲教真有这么大影响力吗?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小视频,思考:白莲教起义因何而起?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箭头”吸引学生兴趣,突破了传统教学平铺直叙缺乏历史细节的缺陷,引出对清时白莲教起义的因果分析
[视频展示]:《清白莲起义之因果》(3分钟)
老师:看完了视频,我请同学谈一谈:你认为为什么白莲教起义会发展起来?
学生A:白莲教自身的组织形式与感染力,使它发展迅速、吸引力大。
学生B: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民不聊生、阶级矛盾加剧
老师:两位同学回答的各有侧重,全面的探究了白莲教起义持续发动的内在原因。那么,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大起义,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学生C:造成了社会动乱
学生D:根据视频,镇压起义消耗的军费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使清王朝元气大伤。
老师:请坐,正如同学所言,以川、楚、陕白巾军大起义为转折点,清朝开始由盛世走向衰落。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使学生对白莲教进行初步认识,谈话利于引导出学生对农民起义的深刻解读。
[过渡]:俗话说“祸不单行”,在严重的内忧之下,清朝统治者已焦头烂额;而此时遥远的大西洋又送来了“亲切的问候”,接下来让我们一同看看皇帝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外患将至、醉生梦死
1.闭关锁国的内涵---“两个对象”
[PPT展示]:
皇上,居住在这样的国家,多安全啊,老百姓都丰衣足食呢。
老师:根据图片信息,我们能够概括出清朝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呢?
学生:闭关锁国。
老师:这一政策有两方面的内涵,分别指向两个对象:
一是对中国人民出海贸易,侨居外国及货物出口的限制;
二是来华外国人的限制和防范。
[设计意图]:强调闭关锁国的含义指向两个对象:中、外,纠正学生片面认知。
[过渡]:见识过唐的开放与包容;即使是明,也有过“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偌大的清王朝,何以有“与世隔绝”之心态呢?
2.闭关锁国的原因---“四个因素”
(1)重农抑商的保护需要(经济因素)
[PPT展示]:
/
老师:如图,反映了我国哪一经济形态?
学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
老师:如何看待这一经济因素与闭关政策的关系?
(学生提出看法后教师总结)
老师:从根本上说,闭关政策是中国长期以来落后封建经济的产物,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反映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延续。因此清朝统治者用闭关政策才来阻挡外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侵入,来限制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已达到维护其封建经济基础的目的。
[过渡]:除了保护自然经济持续发展的目的,闭关锁国政策更多的体现了维系统治的政治需求。
(2)专制政体的压迫需要(政治因素)
[PPT展示]:
“闭关政策最根本的在于维系清朝政治的合法性” 结合前面所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教师从民族压迫与阶级压迫两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学生A: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中央集权制下的君王在政治上实行严格的愚民政策,以防人民与外界接触,了解封建统治的实质而起反叛的之心,阶级压迫。
学生B:清王朝是少数满洲贵族统治绝大多数的汉族人民,东南沿海一带的反清斗争更是此起彼伏,带有民族压迫的因素
(3)天朝上国的维持需要(心理文化因素)
老师:闭关锁国政策事实上是建立在清朝上下君民的共同心理文化基础之上的。不仅是君主,就连吃不饱饭的普通百姓也认为自己生活在最幸福的国度里。在这一点上,君臣达到了高度默契的共识:我们不需要向他人学习,我们本身就是他人学习的模范。在这样的认识下,闭不闭关、锁不锁国都显得无关紧要了。
[过渡]:在政治、经济、文化心理诸因素的合力下,君民上下开始放心大胆的将“闭关锁国”理念落实,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个维度的表现。
闭关锁国的表现---“多个维度”
老师:在闭关锁国下的大清土地上,有这样一个地方,悬挂着多国国旗,来往着世界各地的商人。同学们猜猜,这里是哪呢?
(1)“小机构反映出的大政治” ---十三行的建立
[PPT展示]:
/
学生:广州
老师:看来同学们有预习过教材。清朝起初指定4所城市为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那么什么是“十三行”呢?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完成ppt上的表格
[PPT展示]:
“十三行”名片
性质
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
时间
1757年,随着乾隆皇帝仅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上谕的颁布,清朝的对外贸易便锁定在广州十三行。
意义
是清政府闭关政策下唯一幸存的海上丝绸之路。
[设计意图]:图表的梳理清晰准确,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十三行”在清朝历史的地位与作用。
[过渡]:小小的“十三行”当然满足不了英国诸国的需要,在“欧洲中国热”和“经济利益”的刺激下,英政府迫切希望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于是他们真的来了。
(2)“小礼节折射出的大外交”----使团来华
/
老师:这张图反映的就是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值得同学们关注的是,马戛尔尼对乾隆行的是什么礼啊?
学生:单膝下跪
老师:这当然不符合中国的伦理纲常。回溯马戛尔尼事件,两国在“三跪九叩”还是“单膝下跪”上争执不休。事实上同样的问题在阿美士德使团访华的过程中也多次出现。从中我们就可看出清政府对于“礼节”之事耿耿于怀的狭隘认知。
[设计意图]:以小见大,以“礼仪”为切入点加深学生对中英外交理念的认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
[过渡]:正如美国总统小亚当斯(1767-1848)敏锐地指出:“鸦片战争的真正起因,不是鸦片,而是叩头”。因为他们早已从这一点看出了中国统治的专制本质与必然没落的趋势,也就激发了发起战争的欲望。那么,究竟这样的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我们先来看看伟人的见解。
4.闭关锁国的影响---“两个角度”
[PPT展示]:
老师:阅读下列材料,小组合作探究:闭关锁国政策会产生哪些影响?
材料一: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材料二:邓小平说:“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引导学生探究史料、提出看法,教师作如下总结:
(1)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其危害深远
首先,闭关政策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动向一无所知,使清政府在内政和外交上处于被动的地位 造成许多应有的失误。
其次,严重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闭关政策严格限制了对外贸易,这就使国内工商业被剥夺了开拓国外市场的机会,对资本的积累极为不利。
(2)另一方面,不得不肯定,它的存在有一定的自卫作用。
[设计意图]:选择不同时期、不同人物对事件评价的史料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课堂小结]
[音频展示]:《平凡之路》部分
向前走就往下走
就算被给过什么
向前走就往下走
就算被夺走什么
向前走就往下走
就算会错过什么
向前走就往下走
就算会
老师:今天,我们一同走过了大清帝国从“曾经拥有一切”到“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的不凡之路。它曾在“骄傲中前行”展现盛世辉煌;曾在“不安中徘徊”选择闭关锁国;当西方文明的号角吹响,它还能躲得过那历史的一劫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如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所讲的“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新时代的中国会一直 “向前走、往下走”。而这一切,对于清朝统治者的认知而言,还太早太早……
[设计意图]:古今相应,从闭关锁国的历史教训出发,着眼于当下,让历史的光芒照亮现在,逐步培养对家国的使命感、责任感,深化课程。
[课堂检测]:
1.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处理军政大事。关于军机处认识正确的是( )
A.军机大臣由议政王大臣会议选派
B.军机大臣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C.军机处的设置降低了办事效率
D.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2.“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副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老师(先进行难题分析、核心词的提示与讲解,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如有学生回答错误,则应再次强调知识的易错点)[设计意图]:课堂测验有助于掌握学生把握与否,与此同时,帮助学生通过错题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
[作业布置]:
作家二月河曾创作了《康熙大帝》、《乾隆大帝》等名作,他曾言“反腐可以借鉴雍正密折制度……”,对此你怎么看?结合课堂所学与学习资源,写一篇300字的小论文。
[设计意图]:通过古今联系,考察学生对课堂重点的深刻把握,达到学以致用、学懂会用的效果。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