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读出对文中项羽宁死不屈、李清照爱国情怀的赞美、敬佩情感。
2、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3、理解“人杰”、“鬼雄”,明白古诗大意。
4、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体会“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人生价值。
5、了解历史背景,感受民族豪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2、、感受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及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人复杂情感,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所以老师想和你们一起玩一个看图说诗的游戏。
我们不仅可以把诗读得很美,还可以用书法的形式把诗写得更美。请欣赏。
一、引出诗人。
1、你们真是一群善于积累的好孩子。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接下来老师还想和你们共赏一首词----《声声慢》。(视频配乐朗读)
2、你们听出了词人怎样的心情?(愁闷、孤苦)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整首词哀婉凄凉,读后使人感觉哀愁满纸。
4、想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她是一位旷世才女,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在女作家中可谓“空前绝后”、“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就是----李清照。
5、关于李清照,你知道些什么?
6、这里有一份她的资料,谁能读给大家听。刚才我们欣赏的《声声慢》就是她婉约词的代表作。
5、今天,这样一位婉约词派的一代词宗给却我们带来了她的另一首诗《夏日绝句》,又会是怎样一种风格呢?让我们从诵读开始,走进诗人的文字。
二、诵读
1、出示诵读提示,学生自由朗读。
自由诵读古诗,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指名学生读。
3、我们读一首诗,不仅要读得字正腔圆,还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这首诗的节奏我们可以这样读:老师读每一行的前两个字,你们读后面的三个字。(节奏是二一二。)
我们还可以这样读:老师读1、3行,你们读2、4行。仔细听清老师的节奏。(节奏是三二)
4、古人作诗时讲究平仄,所以我们在朗读时可读出平仄的变化。一二声的字是平声字,我们用横线表示,三四声的字是仄声字,我们用竖线表示。你们看,这首诗中的平仄相互交错,非常和谐,就像一支优美的乐曲。根据平仄的变化,我们可以用平长仄短的方法吟诵古诗。平声的字可以读得慢一点舒缓一点,仄声的字可以读得短促一些。听老师读一读。
三、译读
刚才同学们的读书声,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只是,我们刚才的读,更多的是建立在语言的直接玩味上,要真正走进诗作内容的深处,书下的注释是我们的好帮手,请看译读提示。
(1)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进行自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夏提示:
日、人杰、亦、鬼雄、至今、思、江东。
(2)、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标注出来。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学生反馈自学情况。
品读
过渡语:刚才的译读让我们理解了这首诗的大意,接下来让我们品读品读这首诗。
引导:诗人在这首诗中提到了一个人,请你们找一找。
点拨:在这首诗中,诗人对项羽怀着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句诗感受到的?
此时此刻,你们有什么疑问?
这是关于项羽的两个成语,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是------
这也是关于项羽的一个成语,大家读读。
刚才我们积累了三个成语,都是关于项羽的。从这三个成语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项羽?(力大无穷、勇猛)
项羽认为人活着,就要成为人中豪杰。诗中的哪个词向我们展示了项羽的这种英雄气概?(人杰)
就是这样一个人中豪杰却选择自刎于乌江渡口,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悲壮的历史。(出示项羽乌江自刎资料)
议一议:项羽是不可过江东吗?是不能过江东吗?结合这段资料,说说你的理由。
项羽的最终选择是-------不肯过江东。他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透过“不肯”一词,你又读出了这是-------的项羽?(宁死不屈、大义凛然、浩然正气)
项羽,无愧八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无愧于鬼雄之名。“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可”。一个“不肯”笔来神韵,一种“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
那么就让我们读出项羽的宁死不屈、浩然正气。
五、赏读
1、、人杰也好,鬼雄也好,历史上这样的英雄有很多。项羽是秦朝末年的楚霸王,李清照却生活在1300年以后的宋朝,她为什么要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败的英雄呢?
2、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知世也.”要讨论作者所处的时代,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生活的宋朝,细细赏读这首诗。
3、视频:李清照生活在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朝廷软弱无能的北宋末年,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兵大举进犯,北宋无力抵抗,节节败退,金兵长驱直入,攻破北宋都城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堂堂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北宋正式灭亡,这就是靖康之耻。战争使中原大片土地沦落金人之手,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老百姓最需要朝廷的时候,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带着达官贵族们仓皇南逃,他们逃过长江,逃过黄河,一直逃到临安,成立了一个小朝廷,历史上称为南宋。
4、这些南宋统治者们逃到南宋后,他们在干什么?
5、宋代诗人林升写过一首诗,大家还记得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6、北方的老百姓在金兵的铁蹄下呻吟的时候,南宋的统治者们在干什么?(醉生梦死、饮酒作乐)
7、 师边结合图片边讲解:靖康之乱后,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国破继之以家亡,李清照流离失所。1127年,李清照在逃亡的过程中途径项羽当年自刎的乌江渡口,她无限感慨,便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8、此时此刻,你们一定听出了诗人心中的痛楚和愤慨。谁来说一说。
9、配乐感情朗读:
师:国破家亡,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饮酒作乐,不思恢复中原,面对腐败无能的统治者,李清照悲愤不已,她大声地疾呼:“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面对金兵,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祖国大好河山已失,百姓家园以毁,李清照悲痛万分,她发出了这样的悲叹: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读: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师: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一个内敛、含蓄的女诗人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所有的女生让我们站起来,读出诗人的豪迈气概。(女生读)老师感受到了这种豪迈气魄。来,男生们,拿出你们的男儿气概,读出你们的敬佩之情。(男生读)
师:同学们,这一首诗中的“人杰鬼雄”,既是对项羽英雄气概的赞颂,又是对宋朝统治者的尖锐讽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气节的铿锵表白。让我们振奋精神,再次齐读这首诗,读出诗人这浓浓的爱国情怀。
10、在金兵入侵的动荡年代,南宋统治者仓皇逃窜,与项羽的宁死不屈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的写作手法叫借古讽今。
五、拓展延伸
正因为李清照遭遇了国破家亡,正因为宋朝统治者的苟且偷安,所以她心中的项羽是这样一位有气节的英雄。其实对于项羽的不肯过江东还有两位诗人在他们的诗中也写到了。在杜牧的诗中。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项羽应该卷土重来--------
一个问号问出了王安石心中的怀疑:大势已去,还能卷土重来吗?
下课后,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用上我们这节课一诗四读的方法,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去探究这两首古诗,看看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板书: 夏日绝句
借古讽今 诵读
人杰 鬼雄 译读
思 品读
项 羽 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