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教学内容】
本文是一篇童话,无论是种子钻出泥土,成长为一棵大树,还是大树被砍倒后被人们做成手推车,做成椅子,铺成木地板,大树都在为农人一家服务,“舒服“二字一直贯穿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了,了解童话的寓意,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到这种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快乐的心态。因此,教学中抓住含有舒服的词语的句子反复读、感悟、体会,引导学生去理解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主题。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缩、努”等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3.理解课文的寓意,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重点】抓住主要内容,复述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经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寓意,学习大树牺牲自己,把方便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方法】讲授法 朗读 讨论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出示课题。(播放ppt1)
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地板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说说想到了什么?(播放ppt2)
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播放ppt3)
2.流火,原名蒋白鸽,生于1983年,湖南衡阳人。曾担任过若干年小学语文教师,现为自由撰稿人。2003年开始在网络上写童话,已出版短篇童话集《阿呜》、《木马快递》,中篇童话《若若》《小鱼掉进进井里了》,童诗集《从前的大人和小孩》等。曾获得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第22、23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播放ppt4)
二、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
(1) 注意拼音,注意字形 (播放ppt5)
教师领读,本课生字。
suō nǔ jìng tuī zhī chāi jiù
缩 努 茎 推 吱 拆 旧
(2)注意读准, 注意区分 (播放ppt6)
1)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鼻音“茎”。
2)形近字区分:经一茎 堆一推 折一拆。
2.初读课文:(播放ppt7)
(1)默读课文,读通顺,能理解
(2)展开想象,划重点,想主题
(1)默读课文,把含有“很好”这个词语的句子画出来。(播放ppt8)
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教师小结: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播放ppt9)
“做一棵会跑的树该多好啊,那一定会很好。”树这么想着。
教师小结:读出树渴望突破禁锢,自由奔跑的心理。 (播放ppt10)
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教师小结:读出大树变成手推车后,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播放ppt11)
“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就好了。那一定会很好。”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教师小结:大树疲劳了,跑不动了,想要坐下来歇一歇了。(播放ppt12)
“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教师小结:大树疲劳了,坐着也很吃力,想要躺下来歇一歇了。(播放ppt13)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教师小结:读出大树为自己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播放ppt14)
三、精读领悟——深读课文
(2)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播放ppt15)
教师小结:
1)一颗种子——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
2)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很充实,都在为他人服务。(播放ppt16)
(3)想一想,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这篇童话想要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呢?
(播放ppt17)
教师小结:
“舒服”,是基于对他人的付出和奉献
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播放ppt18)
四、课堂小结(播放ppt19)
一粒种子是那么渺小,它努力使自己变成一颗大树,变成大树后又变成推车每天奔跑,跑不动,就变成椅子,最后连坐着也费力,就变成地板了。它为了服务别人,牺牲的却是自己。希望我们每位小朋友也能像大树一样,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欢乐。
名人名言欣赏:(播放ppt20)
1.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爱因斯坦
3.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鲁迅
4.一生奉献于两个神明,即荣誉与英勇。——蒙森
五、板书设计(播放ppt21)
那一定会很好
能做一棵会跑的树——手推车
能停下来,坐着休息——椅子
要是我能躺下来——木地板
六、作业布置(播放ppt22)
1.《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课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观点。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被砍伐后做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故事。这篇课文其实是以一粒种子的经历对学生进行奉献教育,让孩子们明白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时,我努力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入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由开始的读童话到理解童话,为探求课文的主题而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学生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课文的情境去有所发现,从而抒发对大树的喜爱,引导学生理解明白课文的寓意。
课件23张PPT。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激趣导入种子破土而出,枝繁叶茂的大树,手推车,椅子,地板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呢?说说想到了什么?激趣导入从一粒小小的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一棵树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其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激趣导入作家简介:流火,原名蒋白鸽,生于1983年,湖南衡阳人。曾担任过若干年小学语文教师,现为自由撰稿人。2003年开始在网络上写童话,已出版短篇童话集《阿呜》、《木马快递》,中篇童话《若若》《小鱼掉进进井里了》,童诗集《从前的大人和小孩》等。曾获得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第22、23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新知讲解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suō nǔ jìng tuī zhī chāi jiù
缩 努 茎 推 吱 拆 旧 (1) 注意拼音, 注意字形 新知讲解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读准平舌音“缩”,翘舌音“吱“”拆”,后鼻音“茎”。
2)形近字区分:经一茎 堆一推 折一拆。 (2) 注意读准, 注意区分 新知讲解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1)默读课文,读通顺,能理解
(2)展开想象,划重点,想主题
新知讲解整体感知——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把含有“很好”这个词语的句子画出来。新知讲解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提示:读出泥土中种子的难受,读出种子钻出泥土的决心。 新知讲解整体感知——初读课文“做一棵会跑的树该多好啊,那一定会很好。”树这么想着。
指导提示:读出树渴望突破禁锢,自由奔跑的心理。 新知讲解整体感知——初读课文跑起来的时候,手推车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真舒服。
指导提示:读出大树变成手推车后,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 新知讲解整体感知——初读课文“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就好了。那一定会很好。”手推车一边这么想着,一边费力地跑来跑去。
指导提示:大树疲劳了,跑不动了,想要坐下来歇一歇了。新知讲解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指导朗读:大树疲劳了,坐着也很吃力,想要躺下来歇一歇了。
新知讲解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指导朗读:读出大树为自己能够继续为人们服务的自豪心情。 新知讲解精读领悟——深读课文(2)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新知讲解精读领悟——深读课文(2)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1)一颗种子——一棵大树——一辆手推车——一把椅子——木地板 2)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很充实,都在为他人服务新知讲解精读领悟——深读课文
(3)想一想,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这篇童话想要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呢?新知讲解精读领悟——深读课文
(3)想一想,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这篇童话想要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呢?成长快乐,服务他人也快乐“很好”,是基于对他人的付出和奉献课堂小结一粒种子是那么渺小,它努力使自己变成一颗大树,变成大树后又变成推车每天奔跑,跑不动,就变成椅子,最后连坐着也费力,就变成地板了。它为了服务别人,牺牲的却是自己。希望我们每位小朋友也能像大树一样,给大家带来方便,带来欢乐。课堂小结1.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爱因斯坦
3.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鲁迅
4.一生奉献于两个神明,即荣誉与英勇。——蒙森 欣赏名人名言板书设计成
长
快
乐服
务
他
人
布置作业1.《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和《去年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课后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观点。小学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祝你学习进步!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