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距离》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距离》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27 21:1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距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两点间的距离,会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二、过程与方法:在讲故事和看图回答问题及实际测量的过程中,感受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两点间的距离,会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教学难点
感受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教学方法
交流研讨、分组讨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图讲故事
1.师生谈话。引出情景图。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去讲,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散步吗? 老师这儿有一幅散步图,你们想看吗?
师:多美的一幅图呀!谁愿意用动听的故事来讲述图中的内容。
请几个人讲故事。
师:同学们的故事讲的真精彩。从主人和小狗走的路中,你们发现了哪些和数学有关的问题呢!
学生可能会说:
●小狗走的路是直线;
●主人走的路是弯弯曲曲的;
●小狗走的路比主人走的路近。
2.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到目前为止小狗走的是直线比主人走的路近。
师:同学说的对,小狗到目前走的路线是直的,比较近。看来这只小狗很聪明哪!
二、新课学习
1.出示教材38页下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了解图中的情况,并讨论交流。必要的话让学生实际指一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说说你从中看到了哪些情况?
学生可能说出信息。如:
●图上有小明家和学校。
●小明家到学校中间有一个湖。
●湖上有一座小桥。
●小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
师:你观察的真认真,看到小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你给大家指一指这三条路。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提问:
师:小明到学校有几条路?用手指一指。
师:从图上我们知道,小明家到学校有三条路,你估计小明去上学校会走哪条路?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从中间的小桥走最近。
●时间多的时候,可以绕湖走,可以锻炼身体。
2.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学生可能有不同说法,有道理就给予肯定,但要形成共识:走中间的直路比较近。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小明去学校走哪条路的时候都有,但是,如果快迟到了,你们说,他会走哪条路?为什么?
生:走中间的小桥,因为那条路近,节约时间。
实际测量
1.观察示意图。估计A到B的三条线段,哪条最短?每条线大概有多长?
师:同学们能在具体情景中,判断哪条路比较近。请同学们看教材上第39页的几何图,估计一下图中的三条线哪条最短?
为了大家表达方便,给这三条线标上号。
师:各有多长?
生:这三条线段中,肯定②号线段最短。
学生估计的长度可能不一,可以多几个长度。
2.提出实际测量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完成。
师:刚才同学们估计了哪条线最短和每条线的长度,但是否正确呢?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实际测量一下三条线的长度,再比较。
3.交流测量结果。在学生交流指导形成共识后,教师总结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接着教师指出:两线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师:各组同学测量的非常认真,哪个组愿意把你们测量的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②号线最短。
师:那么我们就把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什么叫两点间的距离?
学生描述,只要意思对即可。
师:看来大家都估计对了。那你们看,A、B中间的这条线,是一条什么线?
学生可能会说:
●线段。
●连接A、B两点的线段。
师:对!根据刚才的测量,我们知道连接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你们想一想:在A、B两点之间还能画出一条线段吗?
生:不可能。
三、结论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四、课堂练习
1.课本第39页练一练:第一题,学生读题后讨论:为什么乘坐三种交通工具所行的路程不同?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从题中的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说说为什么。
2.课本第39页练一练:观察线路图,找出铁路线和水运线,再讨论。
师:图中哪条是铁路线,哪条是水运线,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说:
●从图例看出的。
●水运线比较直,所以水运线短。
3.课本第39页练一练:让学生自由画出第三条线,并测量然后全班交流。
师:你能在A、B两点间画出三条线吗?试着画一画,并测量一下你画的线。
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又一次体会两点间线段的长度最短。
五、作业布置
本节同步测练
六、板书设计
认识距离
两线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