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02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02组成细胞的分子:细胞中的无机物、糖类和脂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8-29 08:02: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组成细胞的分子:无机物、糖类、和脂质
【学习目标】
1、理解细胞中水、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及其作用
2、理解细胞中糖类、脂质的分类及其在细胞中所起的作用
3、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4、重点: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5、难点:结合水的概念及无机盐的作用;多糖的种类
【要点梳理】 
要点一、细胞中的无机物
1、细胞中的水
(1)生物体内水的含量
①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一般为60%~95%。
②不同生物体内水的含量有所差别,如水母的含水量达到97%。
③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不同,如婴儿期>成年期,幼嫩部分>成熟部分。
④同一生物不同器官的含水量不同。
(2)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作用
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
定义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
含量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5%
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
功能
①细胞内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生化反应
③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④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联系
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
要点诠释: 细胞中的水绝大部分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的主要功能阐述如下:
(1)做溶剂。水分子的极性强,能使溶解于其中的许多物质解离成离子,利于化学反应进行。
(2)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水溶液的流动性大,水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将吸收来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各组织中区,并将组织中的废物运输到排泄器官。
(3)调节温度。水分子之间借助氢键连接,氢键的破坏吸收能量,反之释放能量。人蒸发少量的汗就能散发大量的热。再加上水的流动性大,能随血液循环迅速分布全身,因此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温度起很大作用。
(4)调控代谢活动。生物体内含水量多少以及水的存在状态改变,都影响新陈代谢的进行。一般生物体内含水70%以上时,细胞代谢活跃;含水量降低,则代谢不活跃或进入休眠状态。
2、细胞中的无机盐【组成细胞的分子:无机物、糖类、和脂质】
(1)含量:1~1.5%
(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3)无机盐的生理作用:
①有些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无机盐参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酸碱平衡、离子平衡、渗透平衡
要点诠释:
(1)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 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牙齿中的重要成分;P043-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组成成分;
(2)无机盐参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哺乳动物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Ca2+,如果某个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①渗透压的平衡Na+,Cl一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则对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②酸碱平衡(即pH平衡),pH调节着细胞的一切生命活动,它的改变影响着原生质体组成物质的所有特性以及在细胞内发生的一切反应:如人血浆中H2CO3/HCO3- ,HPO42-/H2P04-等。
③离子平衡:动物细胞内外Na+ /K+ /Ca2+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细胞膜外Na+高、K+低,细胞膜内K+高、Na+低。K+、Na+这两种离子在细胞膜内外分布的浓度差,是使细胞可以保持反应性能的重要条件。
要点二、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1、细胞中的糖类
(1)细胞中糖的种类
种 类
分子式
功 能
单糖
葡萄糖
C6H12O6
细胞内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果糖
蔗糖的组成物质之一
半乳糖
乳糖的组成物质之一
核糖
C5H10O5
核酸RNA的组成物质之一
脱氧核糖
C5H10O4
核酸DNA的组成物质之一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特有的,水解为单糖,提供能量
麦芽糖
乳糖
动物细胞特有的(乳汁中),水解为单糖
多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糖原
动物细胞内贮存能量的物质
(2)糖类的功能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从能量供应方面来讲,生物体和细胞各项生命活动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糖类供给,虽然蛋白质、脂肪等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①单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葡萄糖(C6 HI2 06),它与果糖(C6 H I2 06)是生物界分布最普遍的六碳糖,虽然分子式相同,但属于结构不同的同分异构体。半乳糖(C6 HI2 06)与葡萄糖也是同分异构体,因两者结合构成乳糖而得名。核糖(C5H1005)和脱氧核糖(C5H1004)是相差一个氧的两种五碳糖,它们的结构都成环状,是区分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的重要成分。
 ②二糖
二糖在植物细胞中有蔗糖和麦芽糖。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甘蔗和甜菜中含有大量的蔗糖;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组成,发芽的大麦里含有大量的麦芽糖。在动物的乳汁中,含有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而成的二糖——乳糖。这三种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分子式相同(C12 H22 O11),但结构不同。
③ 多糖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链状大分子,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糖类。淀粉是高等植物中糖的主要存在形式,以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形式存在,长链呈螺旋状盘曲。在植物中,最重要的多糖是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组成成分。动物细胞中量重要的多糖是糖原(动物淀粉),它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两种。因此,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另外,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核糖和脱氧核糖是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2、细胞中的脂质
(1)细胞中脂质
脂质,最熟悉的是食用植物油和动物脂肪。脂质分子主要由C、H、O三种元素构成,有的脂质还含有N、P。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固醇等。
(2)脂质的种类及生理功能:
种类
生理功能
脂肪
(1)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2)很好的绝热体,有隔热、保温作用
(3)能缓冲和减压,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磷脂
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类
胆固醇
(1)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2)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维生素D
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P的吸收
3、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物 质
材 料
试 剂
操作要点
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
苹果,梨等浅色水果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
临时混合,沸水浴加热
砖红色沉淀
脂肪
花生子叶
苏丹Ⅲ(Ⅳ)染液
切片,高倍镜观察
橘黄色(红色)
蛋白质
牛奶,豆浆或蛋清稀释液
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
先加试剂A,再滴加试剂B
紫色
淀粉
马铃薯等
碘液
直接滴加碘液
蓝色
要点诠释:
(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
①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使用
②苹果或梨组织液要临时制备,因组织液容易被氧化成褐色,将产生的颜色掩盖
(2)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①先加A液,再加B液,且B液不能过多,防止CuSO4遮盖反应颜色;若A、B同时加入会生成Cu(OH)2沉淀,使双缩脲试剂失效。
②如用蛋清则必须先稀释,防止蛋清粘于试管壁,反应不彻底
(3)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①切片尽可能薄,方便显微镜下观察
②染色时间不宜过长
③酒精脱色时间不能过长,防止脂肪颗粒溶解成油滴
【典型例题】 
类型一:细胞中的无机物
例1、(2018陕西杜桥期中考)幼小植物体内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不断增大时,植物体内新陈代谢活跃,生长迅速;自由水/结合水比值不断减少时,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减弱,生长缓慢。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①结合水是构成植物细胞结构的一部分 ②结合水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③自由水是各种代谢活动的介质 ④自由水参与某些代谢反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水在细胞中含量较少,与其他物质结合,是构成细胞结构的一部分,不参与细胞代谢活动,自由水以游离状态存在,可以自由流动,运输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是良好的溶剂,能够参与细胞代谢活动。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生物体内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功能。
【举一反三】:
【变式一】
关于生物体中的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物种,含水量不同
B.同一物种,同一年龄的不同个体,含水量大致相同
C.同一个体的不同器官,含水量不同
D.同一器官的不同组织,含水量一定相同
【答案】D
【变式二】
对于生物体内自由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代谢旺盛时含量最丰富的物质
B.不发生化学反应
C.生物体各种反应的介质
  D.植物越冬时,自由水含量降低
【答案】B
自由水是可以参与代谢的以游离形式存在的水,代谢旺盛时含量多,可以作为各种反应的介质,还可作为水解反应、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的反应物。夏季,植物体内温度较高,代谢异常旺盛,自由水含量也很高,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进入冬季,代谢缓慢,自由水含量迅速下降,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使自由水含量降低,防止严寒环境下发生结冰,抗寒能力增强,以适应寒冷的冬季。
【变式三】
如果一个正在进行旺盛生命活动的细胞,假定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含水量不变,则温度对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例有何影响,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减小.自由水比例增加
B.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增加,自由水比例减小
C.温度降低,结合水比例减小,自由水比例增加
D.温度降低,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不变
【答案】A
例2、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加Mn2+能使硝酸还原酶激活,缺乏Mn2+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A.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对维持和调节细胞内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答案】A
【解析】 “缺乏Mn2+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也就是说植物的代谢就会出现障碍,没有无机盐在细胞形态上的影响,也没有提到对渗透压的影响,酸碱平衡就无从谈起了,据题意Mn2+是许多酶的激活剂,缺Mn2+酶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所催化的生化反应停止,生命活动受到影响,所以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无机盐的作用,注意本题中提到的情景和关键词。
【举一反三】:
【变式一】
人的红细胞必须生活在含有0.9%的氯化钠溶液中,若将红细胞置于浓盐水中,红细胞则会失水皱缩,从而丧失输送氧气的功能。这些事实说明( )
A.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
B.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C.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
  D.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
【答案】B
【变式二】
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该现象说明液泡内的Na+参与( )
A.调节渗透压
B.组成体内化合物
C.维持正常pH
D.提供能量
【答案】A
通过题目可知,植物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使细胞液中的溶液浓度大于外界土壤中的溶液浓度,才能使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调节其内部渗透压。
【变式三】
医生给严重腹泻的病人注射一定量的 0.9 %的 NaCl 溶液,其目的是
A .补充无机盐 B .补充能量 C 补存水分 D .供给营养
【答案】C
类型二: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例3、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答案】A
【解析】细胞内的还原性糖有葡萄糖和果糖(单糖)还有麦芽糖(二糖)。麦芽糖水解产生一个葡糖和一个果糖,都有还原性,可以和斐林试剂(本尼迪特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蔗糖没有还原性。纤维素是有葡萄糖单体缩合而成,不含果糖。乳糖分子量大,必须经过水解形成单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才能被小肠上皮吸收。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糖的性质、功能和鉴定。 
【举一反三】:
【变式一】
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C.糖元是所有生物体储备的能源物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答案】C
【变式二】
(2018大连期末考)下列脂质物质中,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吸收的是(? )
A.脂肪 B.磷脂 C.维生素D D.胆固醇?
【答案】C
【解析】维生素D具有能够促进钙和磷吸收的功能。
【变式三】
下列关于纤维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B. 分子式可表示为(C6H10O5)n
C. 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D.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答案】C
例4、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中,加人斐林试剂时必须要( )
A.先加人斐林试剂甲液,后加人乙液
B.先加人斐林试剂乙液,后加人甲液
C.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
D.以上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答案】C
【解析】斐林试剂的甲液是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为0.1g/mL的溶液;乙液是硫酸铜的质量浓度为0.05g/mL的溶液。只有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才能生成浅蓝色的Cu(OH)2。而还原性糖就是与Cu(OH)2在加热条件下,才能生成砖红色的Cu20沉淀,起到鉴定还原性糖的作用。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
【举一反三】:
【变式一】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花生子叶切片上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混现用
【答案】B
【巩固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和生长迅速时,通常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值( )
A .会升高 B .会降低 C .不变化 D .波动不大
2. 某患者得了脂肪肝(即肝细胞中有过多的脂肪),那么肝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
A .脂肪 B .蛋白质 C .水 D .无机盐
3. 马拉松长跑运动员在进入冲刺阶段时,会有少量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汗液的排出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 ( )
A .水 B .钙盐 C .钠盐 D .尿素
4. “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 Fe2+进入人体后能( )
A .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 .调节血液的渗透压
C .参与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形成 D .促进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5. 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 )
A.糖类 B. 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6. 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 )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B. 都含有C、H、O、N 4种元素
C.其组成单体都是葡萄糖 D. 都是还原糖
7. (2018陕西杜桥期中考)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之一
B.葡萄糖是重要能源物质
C.淀粉和糖原是各种生物体的储存能源物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8. 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9.( 2018炳辉中学月考)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形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取样时间
检测试剂
检测结果
A
第10天
斐林试剂
不显色
B
第20天
双缩脲试剂
不显色
C
第30天
苏丹Ⅲ试剂
橘黄色
D
第40天
碘液
蓝色
10. 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非选择题
1. (填空题)根据糖类水解后形成的物质,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 等几类。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其中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都是六碳糖,后者是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的产物,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的能源物质;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五碳糖。
在植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最重要的多糖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在动物细胞中,最重要的二糖是________,最重要的多糖是_________
2. (填空题)脂质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其中固醇又包括胆固醇,其作用是______;
性激素的作用是 ;维生素D的作用是____ 。
3.(2018峨嵋二中期中考)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表:
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灰分





染色反应
甲基绿溶液





斐林试剂





苏丹Ⅲ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注:“+”表示有(溶解);“-”表示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4. (实验题)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类和淀粉。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___________试剂、淀粉可用___________来检测。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4)实验步骤:
     ①鉴定还原性糖:___________。
     ②鉴定淀粉:___________。
(5)实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实验现象:___________。
     结果分析:___________。
(6)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
5.有机化合物中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团,它们对水的亲和力不同。易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亲水基团(如—NH2 、—COOH 、—OH ) ,具有大量亲水基团的一些蛋白质、淀粉等分子易溶于水;难与水结合的基团称为疏水基团,如脂质分子中的碳氢链。脂质分子往往有很长的碳氢链,难溶于水而聚集在一起。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等量亲水性不同的两种物质分散在甲乙两个含有等量水的容器中,如上图所示。容器中的自由水量甲比乙________。
(2)相同质量的花生种子(含油脂多)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自由水含量较多的是________种子。
(3)以上种子干重的百分比计算,种子萌发时干燥大豆种子的吸水量比干燥花生种子吸水量______。
(4)北京地区小麦干种子的含水量约为14%,此时活细胞内水分(  )
     A、全部是自由水       B、全部是结合水
     C、主要是自由水       D、主要是结合水
  (5)种子入库前必须对其干燥处理,降低种子中的____________水,这是因为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____________,这样的种子在条件适宜时,仍能萌发成幼苗。而晒干后的种子,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____________,干种子内所含的主要是____________水。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自由水是新陈代谢过程中生化反应的良好介质。新陈代谢越旺盛,生化反应就越多,自由水的含量就会升高。
2【答案】C
【解析】此题最容易迷惑人的是脂肪肝中的脂肪较多,误认为 A 选项。其实,无论何种生活状态下的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3【答案】B
【解析】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钙盐,如果钙盐的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4【答案】C
【解析】Fe2+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少铁元素会使血红蛋白不能合成,引起红细胞运输氧的能力降低,导致机体氧供应不足,这一病症称之为缺铁性贫血。
5【答案】A
【解析】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6【答案】C
【解析】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多糖,其单体都是葡萄糖。
7【答案】C
【解析】核酸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其分子组成中分别含有核糖与脱氧核糖,A正确。葡萄糖可以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是重要的能源物质,B正确。淀粉是植物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的储能物质,C错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D正确。
8【答案】C
【解析】“用非酶法处理”,给出信息:不考虑外加物质(蛋白质)影响;双缩脲试剂颜色反应检测蛋白质,斐林(或班氏)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糖,选出糖蛋白。
9【答案】C
【解析】通过题中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在第10天时,可还原性糖的含量占干重的18%左右,利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蓝色沉淀,A错误。第20天时,糖和脂肪含量的总和大概占了干重的50%左右,其余部分应是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出现紫色反应,B错误。第30天时,脂肪含量约占干重的50%,会与苏丹Ⅲ试剂反应,出现橙黄色,C正确。第40天时,不存在淀粉,所以碘液不会变化,D错误。
10【答案】A
【解析】解析:由于水中的含氧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而该动物要获得足够的氧气,那么含氧量下降会使得该动物的血红蛋白含量升高,因此可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随水温升高而升高。
二、非选择题:
1【答案】 单糖 二糖 多糖 半乳糖 果糖 葡萄糖 光合作用 核糖 脱氧核糖
蔗糖 麦芽糖 淀粉 纤维素 乳糖 糖原
2【答案】脂肪 磷脂 固醇
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和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形成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3【答案】血红蛋白  脂肪  染色质(体)   纤维素(半纤维素) 
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解析】A.猪血中A为红色,灰分中含有Fe元素,说明是血红蛋白,遇到双缩脲试剂成紫色;B.马肝中脂肪遇苏丹Ⅲ染液的颜色反应为橘黄色;C.蛙表皮染色质(体)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成紫色,DNA遇到甲基绿溶液成绿色;D.棉花中含有纤维素;E.霉菌中纤维素酶,加入盛有D纤维素的试管中分解成麦芽糖等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4【答案】
(2)斐林试剂、碘液
(4)①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放于载玻片上,滴加1—2滴斐林试剂。将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② 将一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放入载玻片上,滴加工工业—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5)学生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回答,但一定要求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一致。(如:观察到有砖红色沉淀,说明有还原性糖存在;如没有砖红色,说明没有还有性糖存在。如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有淀粉存在;如没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没有淀粉存在。)
(6)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时要来回移到,以免加热不匀而爆裂。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还原性糖的鉴定
5【答案】
(1)少 (2)花生  (3)多  (4) D  (5)自由水 增加 降低 结合水
【解析】
(1)甲中的物质分子呈分散状态,与结合水的接触表面积大,因此结合水的含量多,自由水含量少,乙中的物质分子聚积在一起,与甲的情形正好相反。
(2)花生种子(含油脂多)里有大量的疏水基团,难与水结合,因此含结合水量较少;而大豆种子(含蛋白质多)时有大量的亲水基团,易与水结合,因此含结合水量较多。当它们含水量相同时,含结合水少的花生种子里含自由水的量就会多。
(3)种子吸水是通过吸胀作用来完成的,大豆种子中有许多亲水基团,所以吸水量要大。
(4)晒干的种子失去的是自由水,干燥种子里的水主要是结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