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学习目标】
1、简述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分布和作用。
2、描述叶绿体的结构、说明叶绿体的功能。
3、重点:理解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实验原理与方法。
4、难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要点梳理】
要点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原理
(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或丙酮)中,所以用无水乙醇可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2)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色素分离。
实验程序【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实验结果
四种色素被分离出来,它们的位置、颜色及排列顺序如下表:
色素
颜色
吸收光
滤纸上的位置
叶绿素
叶绿素a
蓝绿色
红光
中下层
叶绿素b
黄绿色
蓝紫光
最下层
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
橙黄色
蓝光
最上层
叶黄素
黄色
蓝紫光
中上层
要点诠释:
叶绿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但对其他光也有吸收,只是吸收量少。
结果分析:
①从色素带的宽度可知色素含量的多少依次为: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黄素>胡萝卜素; ②从色素带的位置可知色素在层析夜中溶解度大小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 a >叶绿素 b; ③在滤纸上相邻两条色素距离最近的是叶绿素a 与叶绿素b ,距离最远的两条色素带是胡萝卜素与叶黄素。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裁取定性滤纸时,注意双手尽量不要接触纸面,以免手上的油脂或其他脏物污染滤纸。
(2)根据烧杯的高度制备滤纸条,让滤纸条长度高出烧杯1cm ,高出的部分做直角弯折。
(3)画滤液细线时,用力要均匀,速度要适中。
(4)研磨要迅速、充分。 a.因为丙酮容易挥发; b.为了使叶绿体完全破裂.从而能提取较多的色素;c.叶绿素极不稳定,能被活细胞中的叶绿素酶水解而被破坏。
(5)制备滤纸条时,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这样可以使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均匀,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要点诠释:
(1)为什么色素提取时加丙酮? (使色素溶于有机溶剂)
(2)为什么加二氧化硅? (使研磨充分)
(3)为什么加CaCO3? (防止叶绿素受到破坏)
(4)为什么滤纸剪去两角? (使色素带整齐)
(5)为什么滤液细线画的越细越齐越好?(使色素带整齐)
(6)为什么不要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滤液溶于层析液中不能形成色素带)
(7)为什么色素会在滤纸条上分离开? (色素溶解度不同)
(8)为什么用培养皿盖上烧杯? (防止丙酮挥发)
(9)为什么滤纸要避光保存? (色素见光分解)
(10)为什么试验后洗手? (接触了有毒的化学药品)
(11)色素带在滤纸上排列先后顺序?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功能
要点诠释:
将绿叶中的4种色素溶液,分别放在阳光和三棱镜之间,从连续光谱中可以看到不同波长的光被吸收的情况: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这些色素吸收的光都可用于光合作用。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现绿色。因此,温室或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蓝紫色的玻璃、塑料薄膜或补充光源。
色素是脂溶性物质,不同色素的溶解度不同,叶绿素中含N、Mg等各种元素,各种色素中叶绿素最多,因此绿叶呈绿色。
(1)根据物理知识,什么颜色的物体透过(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叶绿素a为蓝绿色,反射蓝色、绿色光,吸收其余的色光,同理叶绿素b反射黄色光、绿色光,吸收其他颜色光。
(2)叶绿体中的绝大部分叶绿素a、全部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功能是吸收、传递光能,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吸收转化光能,因此,叶绿体中色素的功能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除绿色植物外,含叶绿体的非绿色植物如褐藻(海带等)、红藻(紫菜等)等,不含叶绿体的原核生物蓝藻、某些细菌(如绿硫细菌、紫硫细菌)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绿硫细菌、紫硫细菌等的光合作用不放氧。
要点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1、叶绿体的结构
2、叶绿体的功能
(1)实验过程: 极细光速照射 好氧细菌集中在叶绿体被光速照射的部位
水绵 黑暗
好氧细菌 无空气 完全曝光 好氧细菌分布于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
(2) 实验结论
①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②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实验巧妙之处
①选用水绵和好氧细菌作为实验材料:水绵具有细而长的叶绿体,而且叶绿体螺旋状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研究;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②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和氧气的影响,从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③选用极细的光速照射,并用好氧细菌检测,这样就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中释放氧气的部位。
④进行黑暗和曝光的对比实验,从而明确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
⑤设置验证实验:将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再一次验证实验结果。
(4)验证叶绿体功能的其他资料
结构
特点
结论
叶
绿
体
基粒
扩大了内膜表面积,含有吸收光能的色素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叶绿体是高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类囊体
基质
含有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要点诠释:
叶绿体的结构是如何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类囊体是一个个由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的膜,面积大,其上分布着四种能吸收光能的色素;且基粒、内膜、基质中都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这些特点都适合于进行光合作用。
【典型例题】
类型一:各种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
例1、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答案】B
【解析】叶黄素缺失,则对蓝紫光的吸收减少,对红光的吸收无明显差异,排除A,C项。色素分析带从上往下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缺失则色素分析条带从上往下缺第二条,故D项错误。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以及色素层析的结果。
【举一反三】:
【变式一】
把叶绿体色素溶液放在自然光源和三棱镜之间,从镜的另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的主要区域是( )
A.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B.黄光和蓝紫光区域 C.绿光和红光 D.黄光和绿光区
【答案】A
【解析】叶绿体色素吸收可见太阳光用于光合作用,可见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色,可以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叶绿素对可见太阳光有两个吸收高峰,在红光区和蓝紫光区,而类胡萝卜素只有一个吸收高峰,在蓝紫光区,则红光区和蓝紫光区被吸收,故变暗。
【变式二】
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 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
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D.液泡中的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
【答案】C
【变式三】
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如果将一瓶叶绿体色素提取液放在光源和三棱镜之间,连续光谱中就会出现一些黑色条带,这些条带应于( )
A.绿光区 B.红光区和绿光区 C.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D.红光区和蓝紫光区
【答案】D
类型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
例2、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
A、滤纸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实验结果
B、滤纸上的滤液细线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C、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实验失败
D、滤纸上的几种色素混合起来不分散
【答案】C
【解析】分离色素时,一定不要让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触及到层析液,这是因为色素极容易溶解在层析液中,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以及注意事项。
【举一反三】:
【变式一】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主要说明了( )
A、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
B、叶绿素的含量是类胡萝卜的4倍
C、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的颜色
D、四中色素扩散速度不同
【答案】C
【变式二】
用纸层析法能够将叶绿体的四种色素分开的原因是( )
A、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
B、四种色素随滤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
C、四种色素随滤液在滤纸上渗透速度不同
D、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渗透速度不同
【答案】A
【变式三】
如果没有丙酮和菠叶菜,要保证分离后色素带清晰,可以用来代替的最佳实验材料是( )
A、酒精和麦苗 B、酒精和大白菜
C、蒸馏水和大白菜 D、蒸馏水和麦苗
【答案】A
类型三:捕获光能的场所——叶绿体
例3、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在囊状结构的膜上
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
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
【答案】A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都分布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但是酶的分布比较广泛,因为在叶绿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存在各种化学反应,而几乎每一个化学反应都需要酶来催化,所以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在叶绿体上各有分布。
【举一反三】:
【变式一】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
A. 叶绿体的外膜上 B. 类囊体的薄膜上
C. 叶绿体的内膜上 D. 叶绿体的基质中
【答案】B
【巩固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对绿色开花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光是 ( )
A. 红光和黄绿光 B. 黄光和蓝紫光 C. 红光和橙光 D. 红光和蓝紫光
2.通过纸层析分离叶绿体色素,结果在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 )
A.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B.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
C.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D.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
3.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 )
?A.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 ?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
?C.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 ? D.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
4.用纸层析法将色素进行分离,在滤纸条上出现的最窄的一条色素带的颜色是?(??? )
?A.黄色 ?B.橙黄色??? ?C.黄绿色???? ?D.蓝绿色
5.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要加丙酮,其原因是???(??? )
A.让色素溶解????????????????? ?B.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C.便于将叶片研磨成匀浆??????? ?D.促使叶绿体中色素分离
6.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胡萝卜素??? ?D.叶黄素
7.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叶绿素是???(??? )
?A.光合作用的原料?B.光合作用的产物?C.能量转换器??? ?D.氢的接受器
8.将几株相同的天竺葵放在不同的光下生长,其他条件都相同,一段时间后,生长状态最差的应是(??? )
?A.蓝紫光下的天竺葵???????? ?B.黄绿光下的天竺葵
C.红橙光下的天竺葵???????????D.红光下的天竺葵
9. 下列作用不属于叶绿素的功能的是???(??? )
?A.吸收光能 ??B.利用光能使水分解?
?C.利用光能合成ATP? D.固定和还原二氧化碳
10.一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将水绵(丝状绿藻)放在暗处,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这时好氧性细菌将明显聚集在?(??? )
A. 红光的投影区域内 B. 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
C. 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 D. 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
11.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 )
A. 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 B. 分解葡萄糖 C. 产生ATP D. 在线粒体内发生
非选择题
1.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液进行层析,随着层析液从滤纸的中央向四周扩散,形成四个色素环带,排在最里圈的色素是 。
2.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向研钵中加入SiO2的目的是???? ,加入CaC03的目的是 ;在盛有层析液的烧杯上盖上培养皿盖的目的是
,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带是? ,其颜色是 。
3. 仔细阅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写出详细的实验方案。
(2)某同学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时,操作情况如下所述,结果实验失败,请指出其错误所在:
①将5g新鲜完整的菠菜叶,放人研钵中,加人丙酮、石英砂、CaC03后,迅速研磨。
②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均匀地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并连续迅速地重复划2~3次。
③把划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并不断摇晃,以求加快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几分钟以后取出观察,发现在滤纸条上无色素分带现象,而其他用同一滤液作实验的同学的滤纸条上却色素带明显。
其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可能是
4.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素
II.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号
叶绿素溶液(mL)
调pH至
处理时间(min)
溶液颜色
①
3.0
Y
10
绿色
②
3.0
7.0
10
绿色
③
3.0
6.0
10
黄绿色
④
3.0
5.0
10
黄褐色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 ,原因是 。
(2)表中Y应该为 ,原因是 。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 食品,否则 。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2【答案】A
【解析】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在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的颜色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代表的色素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
3【答案】C
【解析】“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不属于“"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里的内容。
4【答案】B
【解析】纸层析法将色素进行分离,在滤纸条上出现的最窄的一条色素带是胡萝卜素所在的色素带,颜色是橙黄色。
5【答案】A
【解析】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要加丙酮,让色素溶解。选A。
6【答案】C
【解析】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胡萝卜素,在滤纸的顶端,溶解度大,扩散得最快。选C。
7【答案】C
【解析】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中的色素要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可以看做是能量转换器。选C。
8【答案】B
【解析】植物生长是靠叶片内的叶绿体吸收光,从而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为有机物而生长的,而叶绿体对绿光的吸收能力最弱,所以选B。
9【答案】D
【解析】固定二氧化碳和还原C3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所以选D。
10【答案】C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水绵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所以好氧细菌将集中在红橙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所以选C。
11【答案】C
【解析】植物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都会产生ATP。
二、非选择题:
1【答案】叶绿素b
【解析】最里面的颜色是黄绿色,是叶绿素b的颜色,说明在层析液里的溶解度最小。
2【答案】为了使研磨充分;防止在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受到破坏;防止层析液挥发 叶绿素b 黄绿色
【解析】向研钵中加入SiO2的目的是使研磨充分,加入CaC03的目的是防止在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受到破坏;在盛有层析液的烧杯上盖上培养皿盖的目的是防止层析液挥发,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带是叶绿素b,其颜色是黄绿色。
3【答案】
(1)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方案:
①将5g菠菜叶片剪碎入研钵中,并加少许Si02(研磨充分),CaC03(防止叶绿素破坏)和2mL丙酮(色素易溶于丙酮,可提取色素)。
②在漏斗基部塞少许脱脂棉,将糊状研磨液倒入漏斗轻轻挤压,将滤液收集到小试管中,管口塞棉塞,防止丙酮挥发。
③将干燥的定性滤纸,顺纸纹剪成长1Ocm,宽1cm的长条,剪去两角(防止两边层析色素扩散过快,)在距这端lcm处用铅笔画一横线。用毛细吸管吸取滤液,在滤纸条上沿铅笔线画线,要整齐、细匀(色素带扩散均匀、平直),干后重复3次(色素重叠、含量多,层析色素带效果明显)
④将滤纸条上端打折后,轻轻挂靠在盛有3mL层析液的烧杯内壁上,注意插入层析液的下端,一定不要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否则色素溶于层析液,层析失败)。之后在烧杯口上盖上培养皿盖(防止挥发)。由于四种色素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不同,胡萝卜素(橙黄色)扩散速度最快,色素带最窄,位于最上方,往下依次是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色素带最宽),叶绿素b(黄绿色)滤纸条夹于书中,避光保存。用肥皂将手洗净。
(2)解错:
①未去除粗叶脉和将叶剪碎,这样降低了叶绿素的提取率;
②上一次滤液细线未干燥,即进行下一次画线,使滤液线过粗或线上色素量较低;
③由于摇晃,层析液接触滤液细线,溶解了色素。
4【答案】
(1)二氧化硅(SiO2) 使研磨更加充分
(2)8.0 以1.0作为pH梯度进行实验
(3) pH小于6.0 叶绿素会由于酸性pH值而被破坏